belongnews@gmail.com



目前分類:99 (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高雄市前鎮區的易牙廟,奉祀美食神祇「易牙祖師爺」,有學者推動申請「易牙祭」為世界文化遺產。(本報資料照片).jpg 

台灣人喜歡拜拜,當然不只逢廟才拜,平時居家早晚一柱香祭拜公媽,每遇初一、十五要拜謝神明,每年三節或搬家入厝要拜地基主,過年送神更要好好籠絡灶王爺,早拜晚也拜,無非祈求闔家平安,諸事順遂。

     在民間信仰的習俗裡,萬物皆有靈,每個場域各有不同司掌的神明,自己家裡當然不例外。許多台灣家庭認為,家門外是土地公的管區,門內則由「地基主」負責庇護房舍、住宅。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地「廟」聞▲台中逢甲商圈一坪大的財神廟,小到僅能容納一名香客在廟裡擲筊。(鮮明攝).jpg 

台灣人最愛拜哪種神?答案可能眾說紛紜,但對於經商者而言,「財神爺」極可能名列前茅;然而,民間祭拜的財神不下十幾種,你拜的是哪一種?

     元宵炸寒單 玄壇元帥旺商家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線搶光 ▲金門沙美萬安堂月老殿提供「紅絲線」,常被信眾拿光光。(李金生攝).jpg 

 雖然台灣社會風氣開放,遲婚、不婚者比比皆是;然而,向神明求姻緣的善男信女,似乎從未減少過,從台灣一些知名情人廟或月老祠的香火,就可見一般。

最紅媒人伯 ▲由於傳說中很靈驗,日月潭月老亭成就的姻緣,保守估計已有上萬對。(沈揮勝攝).jpg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屁屁,要忍耐…▲卑南族成年禮的軍事化訓練中,晚輩要服從長輩指導,其中打屁股也是重要儀式之一,長輩拿起棍子,毫不留情地打屁股,訓練他們服從與忍耐。(黃力勉攝).jpg 

「吾家子女初長成」,以往是全家動員的大事;雖然隨著社會變遷,法律上認為滿十八歲才是成年人,然而無論是漢人社會或原住民,近來都努力回復或保存成年禮的傳統,尤以南市「做十六歲」的開隆宮最為知名。

     台南市文獻委員會鄭道聰考據,「做十六歲」與府城特殊的歷史發展背景有關,「府城五條港地區當年商行雲集,來往船隻貨物都由苦力工搬運,其中不乏童工,但只能領半薪;等到工人家的小孩屆滿十六歲,外婆家就準備衣服、鞋帽、項鍊、腳踏車及豐盛的食物,為外孫大肆慶祝,並請來工頭及親朋好友歡宴,證明小孩已經長大,可以領取全額工資。」鄭道聰說。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天宮收驚 大小都平安▲台北市行天宮的免費收驚,讓無數信徒趨之若鶩,廟內永遠大排數條人龍,就是為了祈求關聖帝君的香火庇護平安。(本報資料照片).jpg 

你家的小寶貝夜啼不休嗎?或是體弱多病、很難照料?每個新手父母都可能經歷這段震撼教育;台灣的民間信仰裡,從收驚、拜床母,或當神明契子(乾兒子或乾女兒)、給婆姐陣摸頭,也充滿各式各樣的「小偏方」。

     最普遍的是拜床母,相傳每張床都有床母,小孩若半夜睡不好、容易驚嚇,可於滿月時以油飯、雞酒祭拜床母,祈求嬰兒好睡好帶,還要焚燒名為「床母衣」的紙錢,一面口念「暗時好睏日時好」,此後每逢七夕「七娘媽生」都要祭謝床母,直到孩子十六歲成年為止。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警分局神落戶▲屏東潮州分局後院大榕樹下,有一間供奉「落難神明」的小廟,成為當地員警與百姓的信仰中心。(本報資料照片).jpg 

當你經過台北市士林基隆河畔的「三腳渡碼頭」,會發現一座神奇的小廟,因為當地易淹水,整座廟裝了可升降的電梯;你不知道的是,這座小廟供奉了七十幾座神像,大多是被毀容、丟棄的落難神明,而這一切,正反映了台灣社會的賭風與特殊信仰模式。

     民國七○年代大家樂風行全台,許多「數學不及格」的神明報明牌失準,慘遭賭客凌遲後丟入河裡,一路漂流到基隆河三腳渡碼頭,被當地漁民打撈救起時,往往男神像斷手斷腳、女神像被毀容,善良虔誠的漁民們不忍神明落難,於是盡力修復,供奉在附近的土地公廟內。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肝義膽第一▲警大校長侯友宜專門收藏各種關公雕像,在警政署長任內,甚至請人製作關公像,頒「關公獎」,鼓勵有功員警。(本報資料照片 王遠茂攝).jpg 

俗諺:「有拜有保庇。」台灣形形色色的行業中,各有不同守護神,俗稱「祖師爺」,各擁其主,五花八門,其中最有趣,也是最特殊的,莫過於警界拜關公、風月場所的守護神「狩狩爺」豬八戒,以及賭徒專拜的「韓信爺」。

     警界破案靠關公 刀把得向外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山寺早期曾是霧峰林家私設佛堂,一度成為龍華派齋堂,後來靠著僧人法師努力造就現有佛寺規模。(林欣儀攝).jpg 

台灣久久》菜公菜姑好修行 齋戒誦經撫人心

你聽過「吃菜教」、「菜公」和「菜姑」?你知道台灣許多老地名都和「齋教」有關?台灣齋教盛極一時,各地曾經超過兩百多座齋堂,雖早已式微,但老一輩的記憶中,都還記得各地遍布的「菜堂」(齋堂),以及一群持齋守戒的帶髮居士身影。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悼先人 歸來兮▲雲林口湖的百年「牽水狀」祭典,超渡水難的亡魂,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水難祭儀(本報資料照片 陳志東攝)。牽水狀祭典同時也衍生出「戰水英雄」的神話,右圖為「九頭十八手戰水英雄」神尊。(本報資料照片 張朝欣攝).jpg 

 台灣民間信仰除了敬畏神佛,也有悲憫亡魂的儀式。每年各地的中元普渡,這是民間最熟悉的超渡安魂盛況,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廟宇或傳統祭儀,供奉意外身亡或客死他鄉的無主孤魂與亡魂,也讓人間增添了一份悲憫心意。

撫慰孤魂 ▲中元普渡是最熟悉的超渡安魂盛況,供奉意外身亡或客死他鄉的無主亡魂,也讓人間增添了一份悲憫心意。(本報資料照片).jpg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鬥陣 ▲東港王船祭由鎮上各千歲爺的七角頭共同組成,他們的衣著各有專屬顏色,更讓迎王祭典增添在地特色。(本報資料照片 林和生攝).jpg 

 生活是語言的土壤,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日常口語,來自於宗教信仰或儀式,例如,「交陪」是指寺廟間往來迎送、「鬥陣」原意是文武陣頭相互較勁;還有「角頭」與「老大」,也與寺廟文化習習相關。

▲朝皇宮從地方小廟,變成「椪舍學堂」興學百餘年的大廟,而今轉型為台南社大台江分校。(黃文博攝).jpg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鯤鯓代天府前巍峨的大牌樓出自名家,設計者為薪傳獎得主王錦木。(陳易志攝).jpg 

小廟如何變成巍峨大廟?歷史與地區變遷的百年長河,如何反映在民間信仰的具體象徵上?台南縣的南鯤鯓代天府從一間茅屋小廟,三百多年後變成占地卅三點五公頃的宗教信仰中心、全台灣的「王爺總廟」,正是最好的例子。

     五府千歲 信眾不遠千里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麵粉袋衣褲▲美援麵粉袋做的衣褲,反映1950年代台灣物資的匱乏,也見證基督宗教的愛心。(本報資料照片張朝欣攝).jpg 

你還記得喝牛奶與發麵粉的回憶?在一九五○、六○年代,基督教和天主教在各地設立許多發送站,發送美援物資,那是一段物資缺乏的歲月,陪著許多人成長的記憶,見證基督宗教的善心,因此留下「麵粉教」的印象。

▲台灣基督教福利會執行長曾正智牧師,回顧福利會當年發送美援物資的歲月,近年轉型從事志工訓練服務工作。(王遠茂攝).jpg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寫台灣佛教第一人▲二○○○年印順長老(右一)九十五歲壽誕,在弟子證嚴法師(左一)的陪同下,開懷地切下生日壽糕。(本報資料照片).jpg 

台灣宗教自由多元,幾乎沒有主流教派或神祇,而且不同信仰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激盪出既複雜又豐富的面貌,最好的例子就是佛教。而印順法師鼓吹的「人間佛教」,對台灣佛教的入世化、世俗化,更留下無限深遠的影響。

     因緣際會留台 倡人間佛教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亞運動會,中華隊蔣澎龍奮戰。(本報資料照片).jpg 

打開台灣桌球史,老一輩球迷記得李國定、陳寶貝、姚足等國手的風采,中生代球迷難忘「三冠王」許榮展、「小霸王」吳文嘉及「三冠后」張秀玉,新生代球迷則對蔣澎龍、莊智淵等名將耳熟能詳。至於林忠雄帶領「台南幫」創造全(區)運廿一連霸的不敗神話,已成為後人難以企及的傳奇。

三冠后▲桌球選手張秀玉16歲時勇奪三冠后。(本報資料照片).jpg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跑對手 ▲1988年7月12日瓊斯盃中韓大戰,在保特瓶滿場亂飛之下,韓國球員抱頭逃離球場,創下瓊斯盃籃賽12年來首次比賽中輟的憾事。(本報資料照片).jpg 

瓊斯盃籃球賽已再度開打,台灣籃球史上最叫座的國際對決戲碼,無疑是與兩大宿敵南韓、日本的球場恩怨情仇。當年瓊斯盃中韓、中日大戰的盛況,老球迷都記憶猶新。愛國精神的激昂情緒、高手過招的緊張刺激,讓「決戰日韓」寫下一次又一次的經典戰役。

     提起籃球場上的愛國精神,海軍陸戰隊少尉出身,從一九五二年起創下連續當選九屆國手記錄的賴連光,曾經如此回憶當年代表中華民國征戰各地時的心情:「有一場比賽在南美洲,我們上午到,下午馬上開始比賽,大家趕著累呀,但一進場看到那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一搖,華僑一加油的時候,大家精神百倍…我們軍職在身,榮譽感很重,每一場球都是拚到底的」。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站上鋒頂▲陳金鋒在大聯盟熱身賽,揮出第2支全壘打並協助道奇贏球。(美聯社).jpg 

台灣棒球百年歷史中,一代又一代的旅外好手在日、美職棒揚威。從早期拿下日本職棒打擊王、盜壘王、MVP的吳征昌,到近年締造美國大聯盟連兩季十九勝的王建民,以及今天首度參加大聯盟明星賽的郭泓志,這些棒球好手的逐夢過程已帶給台灣人無限感動。

     「有民眾失足從中華商場樓上摔下來,驚呼聲中竟未受傷,因為路上都是人肉護墊」,這是一九六九年金龍隊勇奪威廉波特少棒賽冠軍,返國乘坐吉甫車遊行時的萬人空巷盛況,金龍隊員蔡景峰的回憶,突顯國人對於棒球英雄的崇拜與期待,旅外球星則扮演了重要角色。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腳立功▲1967年第四屆亞洲盃東區足球預賽,中日、中韓大戰最大功臣林尚義,趁中場休息時間,坐在濕濘的場地上喝水。(本報資料照片).jpg 

南非世界盃足球賽已進入最後四強決戰,你可知道,台灣曾在「香港腳」協助下勇奪一九五四、五八年亞運足球金牌,並於一九六八年亞洲盃足球預賽擊敗南韓隊?而當年揚威國際的木蘭女足隊,更在一九九一年首屆廣東世界盃女足賽踢進前八強,可惜後繼乏力淪為「足球沙漠」窘境。

     「香港腳」相助 遠東九連霸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帥! ▲王思婷把台灣網球帶向國際職網之林。(本報資料照片).jpg 

從日治時期揚威東瀛的「軟網球聖」柳金木,到世界排名曾高居第二十六的王思婷,再到「黃金女雙」詹詠然、莊佳容獲得大滿貫賽亞軍,以及盧彥勳近日奮勇打進網球聖殿溫布頓八強,台灣網球好手一代接一代在球場上揮出希望,背後卻有著無限辛酸。

     軟網球聖 柳金木無師自通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業惟艱高琮富(左起)、葉國一、林百里、溫世仁等「三愛幫」齊聚一堂的檔案照。左為三愛電子早期製造的電算機。(本報資料照片).jpg 

一群狂熱的工程師,造就了台灣成為電腦王國。

     一九七一年,林百里與溫世仁在實驗室裡研發出計算機,後來進入三德集團老闆兒子高琮富經營的三愛電子。溫世仁擔任廠長,林百里是總工程師,「第一年投資二五○萬元,沒想到賺了一千萬元。」做石綿瓦的老闆發現,「這幾箱貨竟比一萬坪工廠出的貨還要值錢,頓時感受到電子工業的潛力。」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挑戰 ▲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中)展現活力,要讓集團再攀高峰。(本報資料照片 陳信翰攝).jpg 

一九三五年,日本總督府舉辦台灣博覽會,帶來人潮與商機,前一年甫開幕的義美商店足足忙了一個月。義美食品董事長高騰蛟在回憶錄中指出,「大家幫忙把蛋捲裝入鐵盒,經常忙到深夜一、二點。那時,雞蛋捲、鳳梨酥、綠豆糕、鹽梅糕都是熱門伴手禮。」

樂趣 ▲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說,食品業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無限發展。(本報資料照片).jpg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