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jpg 

創新,需要強大的執行力。爭鮮餐飲集團從1996年成立至今,從一家壽司店、一個品牌,拓展成壽司、火鍋、定食等數個日式餐飲品牌;從餐廳、商場經營到線上商城,多角化經營讓爭鮮餐飲集團去年營收衝破50億元。

連續性創新,來自董事長陳津秋對於創業的熱情。總是對新事物感興趣,陳津秋不僅腦子充滿創新點子,對市場更是觀察入微,80年代以津秋實業外銷成衣,開啟平價服飾市場後,堅信「平價的威力」,1997年11月自日本引進機器、食材,成立第一家「爭鮮迴轉壽司」,開始跨足餐飲事業。

勇敢嘗試 多元發展新事業

學建築,當過老師、工地主任的爭鮮集團執行長孫榮謙,因為賣房子結識陳津秋並被延攬至津秋實業,從賣衣服開始,一路跟著董事長開餐廳、雜誌社、麻辣火鍋、網咖等公司,「15年來,一直在創業。」孫榮謙坦言,雖然開了許多家店,但關的品牌比開的還要多,進入公司後,關的品牌大概15個,平均一年關一個品牌,現在仍持續經營的品牌約八、九個。

沒通過市場考驗,關掉一個品牌的「學費」約兩、三千萬元,但為建立企業的創新文化,熱愛創業的陳津秋不僅不怕員工犯錯,甚至也常丟新點子給員工,讓員工勇敢嘗試新事業,光是2007年,爭鮮就一舉推出四個全新餐飲品牌:爭鮮日式火鍋、爭鮮迴轉火鍋、日式定食8、鳥太郎迴轉燒鳥等新平價品牌,去年也打鐵趁熱,看好持續成長的外食人口,推出熟食新品牌「挑食樂」。

餐飲品牌不斷推陳出新,爭鮮集團累積了多個餐飲品牌後,跨足商場經營。孫榮謙表示,經營了五、六個餐飲品牌後發現,若將各品牌的門市統一經營,加起來也有三、四百坪,等同一個賣場,評估後決定直接經營賣場,成功取得台北新世界的賣場經營權,引進旗下餐飲品牌後,爭鮮將剩下空間進行招商,第一年就為爭鮮賺進5億元的租金。

目前爭鮮經營的買場包括台北新世界、頂溪捷運站商場等五個商場。

強調新鮮、平價,面對原物料持續上漲,爭鮮堅持不漲價,並選擇「產地直送」降低成本,甚至因採購量大,成立批發業務並經營虛擬商城,銷售多餘的原物料。

降低成本 原物產地直送

孫榮謙以鮭魚卵為例,爭鮮一年需要70萬頓,因此每年7月鮭魚卵價格最軟的時候,就派採購到日本、加拿大、美國或是挪威等產地找廠商下一整年的訂單,因為量夠大,可以選擇最有利的時機和廠商議價,因此同等級的原物料,爭鮮可以用較低的價錢進貨。

掌握進貨成本較低的優勢,三年前,爭鮮又從採購業務延伸出業務批發的新事業。孫榮謙指出,早期採購只是供應各餐飲品牌,但是後來發現可以將多餘的原物料賣到市場,所以成立新的業務批發部門,並成立爭鮮購物商城銷售海鮮、半成品的壽司,目前業務批發部門業績已經做到4億元,預計兩年後要做到20億元以上。

「市場很大,做不完啦!」孫榮謙指出,現在採購回來的原料不僅可以滿足餐廳和線上商城的需要,還供貨給其他餐廳,接下來會將批發業務推廣到國際餐廳和賣場連鎖店。

戰戰兢兢 常保憂患意識

下一步,爭鮮要往國際貿易發展。同樣採「產地直送」的模式,爭鮮這次不出國找產地,反而直接到台灣漁村找漁貨。孫榮謙表示,台灣屬於飛魚卵的主要產地之一,因此今年開始和台灣漁村合作,將飛魚卵外銷到鄰近的日本和韓國,預計今年業務批發的業績將可成長六成。

常保憂患意識,是爭鮮的生存之道。孫榮謙表示,雖然與去年相比,今年1到7月的營收每月創新高,但其實每天還是「挫著等」,年才過了一半,就開始擔心今年第四季營收是否會如去年重挫,因此最近開始逼迫經理級以上的人,提出9至12月的營運計畫,如果不合格,就重新提計畫報告,就是要他們「逼」出對策因應,「面對危機,有準備,才能從容不迫,不慌陣腳。」

處於競爭激烈的餐飲業,爭鮮不斷用創新思維,搶得新的市場先機,並從錯誤中累積創業的心法,進而轉化為企業經營的致勝法則。

【2009/09/06 經濟日報】

 

MUJI_127x90.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