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VS. Puma伸展台上的運動競賽.jpg 

Puma與adidas兩家系出同門、卻60年不相往來的運動品牌龍頭,刻意在品牌發源地——德國南部小鎮Herzogenaurach來了場友誼足球賽,adidas總裁海納和Puma總裁塞特茲更破天荒地在鏡頭前一笑泯恩仇。

9月21日聯合國世界和平日當天,Puma與adidas兩家系出同門、卻60年不相往來的運動品牌龍頭,刻意在品牌發源地——德國南部小鎮Herzogenaurach來了場友誼足球賽,adidas總裁海納和Puma總裁塞特茲更破天荒地在鏡頭前一笑泯恩仇。

 

枱面上笑嘻嘻地握手言和,但枱面下卻繼續暗中較勁,Puma接連於倫敦與米蘭女裝周搶先曝光Alexander McQueen和Hussein Chalayan操刀的2010春夏女裝系列;而adidas則趕在2009年結束前,發表和倫敦品牌PPQ、法國藝術家Fafi跨界合作的Originals Women系列,兩家品牌把伸展台當跑道,開始一場你追我跑的競逐戲碼。

 

兩大品牌60年來首次在同一場活動現身,這場在迷你小鎮舉行的球賽卻引來大批國際媒體聚集,Puma總裁塞特茲和adidas總裁海納都穿上同時繡有兩家logo的足球裝和球鞋開球,雙方員工更混隊參賽。賽後兩方還和樂融融地一起看了由「和平日」發起人Jeremy Gilley拍攝的反戰電影《和平後的一天》,頗有響應和平日的大和解意味。

 

然而兄弟登山各自努力,adidas和Puma 60年來的較量只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有趣的是,從併購、時尚化、找時裝設計師助陣到crossover和名人代言,雙方幾乎都循著一樣的模式發展與競爭,誰也不讓誰。60年前火爆分家,60年後,握完手廝殺仍舊繼續。

 

關於魯道夫與阿道夫如何鬧翻的真相無法確切得知,有一說是對於納粹政權立場的對立,也有一說是躲避空襲時發生的口角誤會,還有傳言是出於公司財務分配不均,但可以確定的是兄弟倆在戰後便隔著歐克拉河兩岸,各自設立Puma和adidas,就連全鎮鎮民也跟著分成兩派各擁其主。

 

【文/吳國瑋】

 

【完整內容請見《 明報周刊》2009年第74期】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jpg 

 

 

adidas和PUMA逾半世紀的仇恨,因為改名… 達斯勒 (Dassler)家族兄弟翻臉【2009/09/19 聯合報】

 

 

 

 

adidas和Puma的誕生,其實是源自一場「兄弟鬩牆」的家族仇恨。

1920年,達斯勒家族 (Dassler)兄弟檔魯道夫 (Rudolf)與艾迪(Adi)共同經營達斯勒製鞋廠,哥哥魯道夫負責行銷、弟弟艾迪負責設計研發,兩者相輔相成、倒也相安無事,但後來兄弟因理念不同反目。

1940年代,弟弟以自己的名字Adi將公司改名為「adidas」,種下分裂的種子,哥哥忿恨難消,在一1948年自創Puma品牌,與弟弟打對台,從此兩家運動品牌水火不容,儘管公司總部都位於德國的Herzogenaurach小鎮,卻涇渭分明、互不往來。由於這對兄弟鬩牆的故事太精采,還有作家出了一本名為「球鞋大戰」的書紀錄歷史。

如今,達斯勒兄弟早己不在人世,他們一手創立的品牌adidas和Puma也都在80年代末期易手轉賣,目前以集團化方式經營,已沒有任何達斯勒家族的成員負責經營管理。其中adidas集團旗下擁有Reebok、Rockport等品牌,公司資產規模僅次於美國的Nike;Puma目前則隸屬法國PPR精品集團旗下,該集團擁有GUCCI、YSL等精品。

 

 

 

 

adidas和PUMA逾半世紀的仇恨,因「和平日」而化解了。當兩家公司執行長捐棄彼此成見,為見證「和平」緊握雙手之際,同時提升了兩家運動品牌的形象,可說是一場「雙贏」的演出。

在台灣的PUMA、adidas也指出,這個「和平日」活動只限在德國總公司,其他國家分公司並未接獲「共襄盛舉」指令,因此不代表兩家企業從此就是「哥倆好」。

adidas和PUMA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美國的Nike集團,當Nike見到德國兩家品牌竟然大和解時,恐怕會深感威脅吧!

 

 

聯合報╱本報記者 陶福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