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時尚正流行.jpg

現在穿什麼最「潮」?從一向引領時尚潮流的好萊塢明星身上能找到答案。

 女星安潔莉娜.裘莉、茱莉亞.羅勃茲不但自己套上有機棉T恤,小孩也穿戴一身有機棉製的衣褲、襪子、帽子……。

 近幾年環保意識抬頭, 時尚界也跟著掀起一陣綠色風潮(Eco Chic),尤其訴求栽種過程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的有機棉產品,在消費市場上成長快速,根據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的資料指出,2006年全球有機棉產品的零售總額達11億美元,相當於360億台幣,較2005年成長了85%。美國有機交易所(Organic Exchange)更預估成長趨勢將一直持續,2010年的零售總額將會達到68億美元,相當於2300億台幣。

多家知名品牌早已投入愈燒愈熱的有機棉市場,像是Nike、adidas、Timberland、Levis相繼推出有機棉製的T恤、運動服、休閒鞋、牛仔褲……,而精品品牌GUCCI、YSL等也推出有機棉系列T恤、提袋,聯手將有機、環保意識推向時尚最前線。

 如果你重視自己和家人健康,也樂意擔負環境責任,不妨考慮把有機棉放入購物清單裡。

 環境付出高代價

 棉花一向給人天然、健康、舒適、純淨的印象,但事實上,多數我們穿用的棉製品不但和這些形容相去甚遠,更且是毒害生態環境的可怕殺手之一。

 最令人震驚的是,以慣行農法栽種棉花,使用相當大量的農藥。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MA)指出,全球棉花種植面積約佔全球農地的3%,然而,全世界使用農藥總量的四分之一全灑進棉花田裡了,其中還包括一些毒性強、可能致癌,如有機磷類、有機氯類的農藥,嚴重污染土壤、地下水,並造成一年數萬名的棉花農生病或死亡,對自然生態及人類健康都造成莫大危害。

 

使用大量農藥並非生產棉花的唯一問題,為維持產量及品質,栽種過程中也施加許多化學氮肥,長久下來使土壤鹽基化,生產力降低,終有一天可能再也種不出作物。

 

而且,從棉花收成到成衣,中間也存在健康及污染危機,例如為了讓原本顏色略帶淡褐的棉花(原棉色)變得潔白如雪,多半會以氯進行漂白,過程當中產生致癌物,並對環境造成污染;用來為衣服染色的染料裡,也含有砷、汞、鉛等威脅健康的重金屬;為了防止衣服「變皺」,通常會加入具刺激性的致癌物甲醛。

 

慣行農法使環境、栽種者、消費者三方受害,因此,利益人類健康及環境的有機棉漸漸受到重視,國內外許多廠商投注心力開發商品。

 

比起5 ~ 6 年前, 台灣消費市場上的有機棉產品相當少,款式選擇有限,且幾乎全是進口品,價格偏高,多數消費者很難親近,而現在,國內幾家紡紗廠及有機通路,如里仁、主婦聯盟等,都已經自行進口及製造相關商品,從嬰幼兒用品、貼身內衣褲、襪子、T恤、毛巾床單,到有機棉牛仔褲,選擇多樣化,價格也比進口便宜至少2~3成。

 

在國內推動有機農業的里仁公司,5年前就投入有機棉市場,並研發製作服飾,理韓敬白說,發現原來棉花要用這麼多農藥,就決定推動有機棉,「這對環保生態真的有重大意義。」…

 

【文/謝曉雲 攝影/陳郁文《康健雜誌》10月號】

 

嬰兒寶貝的有機棉編織小物設計.jpg 

有機棉的故事


文/黃淑德 [引用 主婦聯盟會訊第178期]

  8月21-27日,總部在西德的「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於加拿大舉行「第14屆世界大會」,許多有機農業精英於會中分享他們社區或國家內的努力與面臨的問題。繼上期的介紹,本期繼續刊出與會所得,與讀者分享。

有毒棉,你吃得到
   棉花收成量的4成是纖維,其餘的6成是棉籽,這些棉籽最後都將進入我們的食物鏈,這如何發生的呢?

   棉花採收後須去掉棉籽,棉籽先搾油,棉籽油被廣泛使用在加工食品(餅乾、玉米點心等,有時只標示植物油);搾完油的棉籽粕則用來製成動物飼料,變成雞、豬、牛等肉用或乳用動物的食物。棉花種植使用許多農藥,有些脂溶性農藥往往就堆積在含油的棉籽粕中,最後仍將殘留在牛肉的脂肪組織與奶油中。普遍使用棉籽油的加工食品有餅乾、洋芋片(進口)沙拉醬汁、烘焙食品等等。

農藥使用最多的農作物
   全球棉花的種植佔約全球農地的3﹪,卻使用了超過25%的農藥,除了採收前的落葉劑外,使用了相當多的劇毒性殺虫劑與除草劑。棉花田的大量用農藥常常造成地下水被農藥污染、大量化肥壤土地鹽基化(生產力降低),而棉花的加工過程更依賴許多漂白劑、染料、整染安定劑等化學藥劑,因而排放大量廢水。

   這個紡織服飾的產業在1990年代也遭到許多批評,例如「生產一件T恤所需的棉,使用了1/3磅的農藥」這樣的事實開始被採用成標語。環境團體因而開始鼓勵生態友善的天然纖維的種植與織染加工,這也帶動「有機棉織品」、「天然色棉」的種植。天然有色棉是透過雜交育種,培育出具有棕色、淺粉紅、淺綠等不同天然有色棉花品種,可以省去使用染色料的污染製程。

有機棉的種植與市場
   有機棉的全球交易量每年約有6,000噸,這只佔全球棉花產量的0.03%;遠低於其它的有機認證食品。原因是有機認證的棉花市場通路尚未普及,所以種植量反映了市場的需求;而且因為紡織品從原料棉到成衣仍有很長的加工鏈,所以唯有成衣品牌或特定用途所需(如:環保團體像綠色和平要訂製一批做為募款或造勢運動),才可能增加棉花農戶的種植信心。

   目前全球有機棉花的產地集中在土耳其(佔29%)、美國(27%)、印度(17%)等三國,其他有機棉的生產國尚有:祕魯、烏干達、埃及、塞內加爾、坦桑尼亞。歐洲與北美洲則是有機棉產品的最大市場,歐洲國家中以德國與瑞士為最大的消費市場;日本雖然居後,但對有機棉的需求成長很快。美國有機棉的市場以每年約22%成長,但仍低於一般有機食品每年約 36%的需求成長。

推廣有機棉的挑戰
   以北加州的棉花種植的研究顯示,有機棉的收成比「慣行農法」(使用大量化肥農藥的農耕方式)的棉田收成少了1/3,以同樣重量的棉花而論,有機棉花的栽種成本要高出一般棉花的50%;這是以美國的機械耕種法來比較的。

   但在非洲、南美洲的研究則認為農友免於農藥的毒害、減少購買農藥的支出、回復地力等仍對農友有吸引力;但是如何改變農友的遇病虫就噴藥的習慣、尋找穩定可靠的原棉銷售管道、資金寬貸等等都是推廣有機棉種植的關鍵因素。透過群體的有機棉種植計畫,也增加了女性參與耕作的決定權,甚至開發手工紡紗、植物染的一些原棉加工的試驗。

   在工業化國家的有機棉產品,主要以嬰幼兒衣著(特別是貼身內衣)及床被、環保團體的T-恤為主,特別強調不染色、不漂白的原棉本色。其銷售管道則以網路銷售及郵購特定商店居多。

基因改造(GMO)棉花的出現與潛在污染
   美國為全球主要的產棉國家,但現在有將近6成棉田種的是基因轉殖的棉花,這種殖入耐除草劑或具有蘇力菌產毒基因(Bt Cotton)的抗蟲棉花是可能造成更深的生態破壞的。孟山都公司推銷它的GMO棉花品種聲稱是「綠色產物」,大家往往以為種了GMO的棉花就不需要用農藥的鄉愿想法。透過棉籽油、含棉實的飼料,一些異蛋白、細菌與病毒的基因片段、抗生素抗藥性的因子都將透過食物進入我們的肚子。這些耐除草劑的棉花品種,則讓農藥公司更賺進大筆鈔票,主要來自特定除草劑的銷售量;但卻對土壤與地下水則是造成更多的累積殘留。

有待消費者的覺醒
   全球的成衣業是項分工細密的跨國產業,如果大家仍迷信「美國棉」、「美國牛仔褲」等品牌擁護,則基因改造棉花與成衣將永遠成為主流商品。唯有重新檢視衣著的加工流程,才可能真正了解我們所付出的整體環境成本與社會成本,這些是價格標籤上所沒有的。

 

 

 MUJI0323_430230logo.gif

CA2NCYZ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