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簡史.jpg

儘管現今分類學大大地現代化了,從業人員運用去氧核醣核酸序列、複雜的演化理論和超級電腦幫所有物種分類、命名,分類學家的工作卻依然在持續減少。攸關分類作業的自然歷史珍藏不是不公開,就是被丟棄。

 

為生物分類、命名並非冷門學問。過去幾十年源源不絕的研究顯示,為自然世界分類、命名是種普遍、根深柢固且基本的人類活動。這活動我們丟失不起,因為少了它,我們就無法認識這個活生生的世界,以及我們在其中的定位。

 

分類學是瑞典植物學家林奈18世紀正式創立的科學,而人類學家則是最早體認到分類學也許不止於此的人。人類學家研究非自然科學家如何分類、命名生物,創造所謂的民俗分類學後,開始發覺全球各地的人們創造分群並為生活在其四周的分群命名時,遵循非常刻板的模式,看似無意識地遵從一套不成文的規則。舉例來說,菲律賓的伊隆戈人以身體部位為華麗的野生蘭花命名,因此有些地方盛開「大腿」,別處盛開「指甲」、「手肘」和「拇指」。新幾內亞的洛斐佛人把食火雞這種體型巨大的鳥歸類為哺乳動物。

 

實際上,乍看之下,人與人之間似乎連形成共識的空間都快沒了,遑論一組普世遵循的規則。然而,深藏的相似之處近來開始變得明顯。

 

美國北伊利諾大學人類學家西塞兒‧布朗研究過188種語言的民俗分類學,發現人們一再辨認出相同的基本類別,包括魚類、鳥類、蛇類、哺乳動物、「蟲類」(意謂蠕蟲和昆蟲)、喬木、藤蔓植物、草本植物和灌木。蟲類不是演化凝聚的物種群,也非生態或其他因素凝聚的物種群,然而人們卻一再辨認出這些奇特的東西,並幫它們命名。

 

同樣地,雖然更合乎邏輯的方法無窮無盡,人們卻始終用兩個字的種小名標示較大群生物中的特有生物。因為太熟悉了,以致很難注意到。在英文裡,各種櫟樹中我們區分出針櫟,熊類中區分出灰熊。馬雅印地安人對稱為美洲野豬、像豬的野生動物很熟悉,當他們見到西班牙人的豬時,稱牠們「村裡養的美洲野豬」。我們自己也用分為姓和名兩部分的名字,如莎莉‧史密斯或李文。連科學家都遵守此一做法,堅持用兩個拉丁字命名生物。

 

分類學牢不可破,最令人意外的證據來自生過病或出過意外而腦部損傷的患者。想一想英國研究人員稱為J.B.R.的大學生的案例,醫生發現J.B.R.在皰疹導致腦部腫脹而逐漸復原時,再也認不出有生命的東西。

 

他還是認得出沒有生命的物體,像手電筒、指南針、水壺和獨木舟。但這個年輕人認不出袋鼠、蘑菇或毛茛。世界各地都有醫生發現有類似問題的患者。最近,研究這類患者腦部的研究人員一再發表論文指出,發現患者大腦顳葉部分有損傷,以致有某些研究人員假設,大腦可能有個特定區域專司分類。

 

人若喪失為生物分類並命名的能力,就簡直不知該如何活在世上,如何去認識這世界。我們所有人都正在放棄分類學,即為生物分類並命名的學問。我們刻意變成可憐的J.B.R.,喪失分類和命名的能力,因此和這個活生生的世界失去連結,也失去在這世上的位分。

 

怪不得我們當中沒有幾個人真能看出外頭有些什麼。要改變這一切其實不難。找個生物體,任何生物體都行,好好去感覺一下,感覺它的形狀、顏色、大小、觸感、氣味和聲音。然後幫它找個名字,不論是學名,數不盡的民俗名之一,或者自己創造一個。

 

這麼做,就是要改變一切,包括改變你自己。因為一旦你開始注意生物體,一旦你給特定的獸類、鳥類和花起了名字,你就不能不看到生命世界和箇中的秩序,就在它一直所在之處,盡在你身邊。 (夏嘉玲譯)

 

關鍵字句

 

本文附了兩張栩栩如生(vivid)的手繪圖,摘自19 世紀德國動物學家海克爾的著作《大自然的藝術形式》(直譯,Kunstformen der Natur),都出自他的巧手。

 

海克爾畫出第1 分詳盡的生物演化樹狀結構系譜圖「演化樹」(evolutionary tree)而備受讚譽(was greatly lauded),是當時最為人稱道的自然史畫家。

 

大圖是各種蜂鳥(hummingbird)齊聚一堂。蜂鳥因振翼時發出嗡嗡聲(humming)而得名。它們能快速振翼(每秒15 到80 次,因體型大小而異)懸停空中,便於吸食花蜜,也是唯一可以打倒檔向後飛的鳥。

 

目前生物分類分成界(Kingdom)、門(Phylum)、綱(Class)、目(Order)、科(Family)、屬(Genus)、種(Species)7 個階層,如人在生物分類上的地位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

 

目前生物命名遵循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提出的拉丁文雙名法,通常由兩個字組成,前一個是屬的名稱,後一個是種的名稱。(夏嘉玲)

 

 【夏嘉玲/譯】

【2009-09-01/聯合報】

科學月刊 4月號 2010 第484期.jpg 

科學月刊 4月號/2010 第484期
 
刊別:月刊級別:普遍級
出版地:台灣語文:繁體中文
條碼:9770250331001
出版社:科學月刊社
出版日期:2010年04月05日

為了讓人們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並推行相關工作,聯合國大會將2010年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年」。
不過世界各國對此議題的關注,並不是從今年才開始——
早在1993年《生物多樣性公約》正式生效之際,生物多樣性在國際間就已受到高度重視;
然而,台灣卻一直到2000年才提出第一份相關草案,儘管起步似乎有點遲了,2001年《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通過後,生物多樣性總算在台灣生根立足;這十年來,在政府、學界和民間的辛勤耕耘下,終於開花結果。

想知道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如何與國際接軌?種原如何記錄保存?
全台的天然植群圖要怎麼繪製?外來入侵種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請看——
台灣生物多樣性 10年有成!

 

無所不在的生物多樣性

最近到附近新開的日本料理店,點了最喜歡的鮭魚親子丼,晶瑩肥美泛著一點油光的鮭魚,配上望眼欲穿的滑溜鮭魚卵,每每予人「以後吃不到怎麼辦」的感慨。雖然不是每個人的食慾都那麼重,不過食色性也,正在看科月的你,一定也有鍾愛的食物吧。那麼你是否想過,這些美好的飲食經驗,都是因為「生物多樣性」?

環顧四周,我們每天生活所需的食衣住行,樣樣離不開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包含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的多樣性,其中基因多樣性是育種的原動力,不僅讓農牧業者能夠培育出質量俱佳的品種,也是科學家用來發展各種基因工程應用的材料。而物種多樣性就更讓人熟悉了,舉凡超市架上琳琅滿目的生鮮商品,或是動植物園裡爭奇鬥豔的生物,甚至醫療藥劑的原料,都是物種多樣性帶來的好處。至於生態多樣性的重要,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估算的了,簡而言之,生態多樣性提供了所有生物棲息、繁殖和演化的場所,從中受益的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

然而,生物多樣性卻因為人類活動,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

今年2月,「華盛頓公約組織」(CITIES)在卡達杜哈舉行的會議上,美歐聯盟提議禁止黑鮪魚國際交易,以保護這種因過度捕撈而瀕臨絕種的珍貴魚種。但經過各會員國投票,這項提議最終仍被否決了,消息傳出後,引發保育界一片撻伐。姑且不論這談判桌上的問題,究竟是個保育問題還是政經問題,如今許多物種正以超過自然滅絕50~100倍的速度消失,卻是不爭的事實。

為了挽救不斷喪失的生物多樣性,聯合國大會早在2006年通過決議,將2010年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主要目的除了增進民眾了解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福祉的重要性,以制止目前多樣性損失的趨勢,也希望藉此慶祝成功的保育事蹟。

在台灣也有一群人,為推動生態保育工作不遺餘力,從2001年《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以來,歷經十年寒暑,終於寫下屬於台灣自己的保育故事。本期科月封面故事「台灣生物多樣性 10年有成」,特別感謝農委會林務局許曉華技正協助籌策,並整合各部會組織的工作成果,讓讀者得以一覽台灣生物多樣性推動的豐厚成果(第268頁)。

而在諸多成就中,科月更精選四項具代表性的故事,要跟讀者分享。其一是台灣加入「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將台灣生物多樣性正式帶上國際舞台的故事(第276頁)。其二則是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的成立,這個種原庫保存了7萬6991份種原材料,堪稱現代農業的諾亞方舟(第281頁)。第三項成果,是結合了國內七所大學各領域的學者、歷時6年才完成的浩大工程——台灣現生天然植群圖的繪製(第286頁)。最後一個故事,講述的是台灣如何控管外來入侵種,以保護原生在這塊土地上各種生物(第293頁)。

台灣面積雖小,卻擁有超過5萬種的生物,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平均值的116倍。如何把美麗的台灣,一代代傳承下去,將是好幾個10年的課題,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