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2009 / 11 / 09 星期一 10:03

11月2日下午,北京,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文著協)辦公室,谷歌圖書搜索戰略合作部亞太區首席代表哈特曼·埃瑞克伸出手來,文著協常務副總幹事張洪波握住了這隻手。

這是對壘雙方的第一次握手。自谷歌數字圖書館「版權風波」以來,這是谷歌代表與文著協代表首次會面。

張洪波所代表的文著協是中國唯一的文字作品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於去年1月成立,主管單位為新聞出版署。

關於這次進行了三個小時的會晤的情況,張洪波11月4日告訴本報記者:「關於如何賠償被侵權作家、出版社,還沒有實質性的進展,這是接下來要商討的事情。」

埃瑞克也於此前的3日下午向本報記者表示,雙方算是建立起了對話渠道,「接下來的事情,還需要慢慢談。」

據張洪波透露,雙方商定於16日再次見面。

事件源起於谷歌此前已飽受抗議的數字圖書館計劃,作家、出版商們發現,未給自己的授權許可,谷歌就將自己的作品掃瞄到了網上。文著協的統計稱,至少有570位中國權利人的17922種作品被收錄。

這激怒了一批中國作家。文著協代表中國作家要求賠償。加入這一索賠陣營的,包括遲子建、畢淑敏、張潔,以及豐子愷的女兒豐一吟、冰心的女婿陳恕等。

在谷歌對事件保持了長時間沉默之後,如今,對話終於開始,衝突似有緩和跡象。但谷歌看來並未放棄它的目標。「我這次來到中國的目的,就是要聯合作家、出版商和圖書館,一起實現我們的目標。」講一口流利中文的埃瑞克對本報記者說。

「800人只是冰山一角」

埃瑞克此次中國之行來去匆匆,但談判還是取得了一定進展。

「埃瑞克承認谷歌數字圖書館存在侵權行為,希望通過溝通解決。」張洪波向記者介紹2日下午會晤的情況時說,「他們(谷歌)將提供一個目錄,包括被谷歌收錄的所有中國作家的作品,這個目錄將公佈到谷歌的網站上。」

此前,谷歌提出的和解方案是,如果同意和解協議,作家要自己登錄谷歌網站查詢其作品是否已被谷歌數字圖書館收錄,然後提交權利聲明。

據介紹,截至11月4日,已有800多位作家加入文著協的維權陣營,涉及數萬本書的維權需求。

而埃瑞克在會晤中告訴張洪波:「這些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作者的更多圖書被谷歌收錄。

「目前加入文著協陣營的多為文藝類圖書作者,還有數量更大的技術類、社科類圖書的作者沒有加入,」張洪波說,文著協的調查顯示,僅中國社科院就有132名學者的1000多部圖書被谷歌收錄,「這類書的作者通常維權意識不強。」

現在,文著協給著作權人提出兩種選擇,一種是同意谷歌此前提出的,尚未通過美國法院聽證會的和解方案。根據這一方案,谷歌至少為每本書賠償60美元,今後谷歌會支付給著作權人銷售收入的63%。二是不同意和解方案,可以提訴訟或是仲裁請求,文著協可以代理。

張洪波表示,文著協希望代表中國作家與谷歌達成和解協議。但之前谷歌與美國作家協會及美國出版商協會達成的和解協議,不適用於中國作家或是中國文著協。如果選擇和解,需要重新針對中國文著協簽定和解協議。

而埃瑞克則表態說,目前在美國的和解協議也不是最終協議,需美國法院召開聽證會批准。

美國法院原計劃11月6日召開聽證會,現推遲到11月8日。屆時埃瑞克將返回谷歌總部,聽證會後再來中國。

事情的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版權內容的實際情況比較複雜,」張洪波說,谷歌此前在中國與50餘家出版社簽定了合作協議,授權谷歌將圖書放在網上供讀者有限預覽或是全文預覽,有些則是與美國大學公共圖書館合作,未經中國出版社授權許可。

即使是與出版社簽定過合作協議的圖書也存在爭議。根據合同協議,有些圖書電子版權屬出版社,有些屬作者。

「網絡阿波羅計劃」的由來

10月30日,埃瑞克來到中國。當天,他坐在谷歌辦公室裡對本報記者說:「數字圖書館是惠及十億網民的計劃。」

據埃瑞克介紹,早在2001年,谷歌兩位創始人布林與佩裡認為,在互聯網的訊息只佔人類訊息的一小部分,更多知識以紙質的形式分散於世界各處,應該將他們搬到網上去。這就是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最初構想。

2004年,谷歌覺得自己已有足夠力量發佈這一被網民稱為網絡「阿波羅」的計劃。根據這一計劃,網民在谷歌「圖書搜索框」中鍵入關鍵字,就能找到與之相關的所有書籍。

截至目前,根據圖書在線預覽結果的不同,谷歌圖書館內的圖書分為三類:全書預覽、有限預覽、摘錄視圖。全書預覽可在線閱讀所有內容,有限預覽只能閱讀部分內容,一般為20%,摘錄視圖只提供掃瞄片段。

還有一類圖書,不提供任何內容,只提供書名、作者、出版商等簡單信息。

埃瑞克將圖書分為三類,一類為時間久遠,沒有版權的圖書,已成為人類的共同財產,如《紅樓夢》、《莎士比亞全集》等,這類圖書占所有圖書比例約為20%,二類為有明確版權歸屬的圖書,這類占圖書中的大多數,三類為版權歸屬有爭議的圖書。

對於第一類書,谷歌提供全書預覽。對於第二類和第三類書,則分為兩種合作模式,一類為合作夥伴項目,與出版社或作者合作,授權谷歌提供有限預覽,二是圖書館計劃,與各種圖書館合作,或是只提供簡要信息,或是提供摘錄視圖。

無論哪一類的書,谷歌除提供相關內容與訊息外,還提供該書的其他購買與閱讀途徑,包括圖書館、銷售商、線上書店。對於線下渠道,比如新華書店,網民選定地點,比如王府井,谷歌地圖還提供到達路徑。

谷歌提供的上述所有信息全部免費。而對讀者更大的誘惑是便捷。埃瑞克說:隨著無線互聯網的普及,上網本、MID、智能手機、iphone等各種終端的出現,未來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讀到數億冊電子圖書,這相當於每個人隨身攜帶一個巨大的圖書館。

谷歌發佈的數字表明,截至2008年底,谷歌數字圖書館已有圖書800萬部,2009年底預計將達到1000萬部。「最大的受益者是讀者。」埃瑞克稱,但利益分配問題阻礙了這一宏偉計劃的實施。

文字鏈收益和談判底牌

眼下,谷歌通過數字圖書獲得的主要收益是廣告,廣告主要通過文字鏈實現。

在谷歌圖書搜索結果的展示頁面上,包括三類信息:圖書內容,圖書購買信息,廣告鏈接。目前僅對廣告鏈接進行收費。在有限預覽或是全文預覽的圖書中,谷歌提出的方案是將文字鏈廣告收入中的63%分給作者,或是出版商。

引起爭議的是摘錄視圖。埃瑞克說,這些圖書主要與美國公共圖書館合作,從這些圖書館將圖書掃瞄,然後放到網上,供網民瀏覽。公共圖書館屬非商業機構,不會分享谷歌的收益。谷歌也沒有與著作權人,即作者,或是出版商進行合作。

谷歌未來的收益不止廣告費用。除了付費閱讀外,谷歌還可以將流量賣給新華書店,或線上的當當、亞馬遜,獲得更多收益。

「數字圖書館一旦掌握了龐大的讀者、作者群,今後由此衍生的服務模式將非常多。」美國楊立律師事務所律師楊立認為,這塊市場,將是未來爭奪的重點。

那麼,在圍繞這塊市場的利益分配角逐中,雙方談判的底牌是什麼?

張洪波表示,與谷歌談判的目的不是不讓它轉載,圖書電子化是未來的趨勢,而是因為電子圖書為谷歌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而著作權人卻無法分享。「這是巨大的不公平。我們希望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機制。」

埃瑞克也強調谷歌有誠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目前谷歌在全球已有300萬家出版商合作夥伴,在中國有50餘家出版商合作夥伴,未來甚至會與作家個人進行合作。

「在谷歌數字圖書館美國訴訟中,出版人面對的是一場耗資巨大的官司和資金雄厚的互聯網巨頭,」國際出版人協會主席Herman Spruijt10月26日對本報記者說,「但我相信司法部門不希望數字出版市場被一家公司所壟斷。」

至於訴訟的最終目的是否逼迫谷歌能出更高的購買價格和收益分成,Herman Spruijt回答「並非如此」。

「我們只是為了維護一個原則,即一定要對出版人手中的內容的價值有清晰的認識。」Herman說,「同時也是為了提醒出版人,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準備迎接出版數字化的挑戰,因為這是未來的大方向。」

           谷歌Google釋出善意 最新快速瀏覽功能 將與出版界分享營收   鉅亨網李家如 外電報導   2009 / 09 / 15 星期二 

 

 

 

 

Google的公司文化是那句有名的Do no evil(不作惡),企業要賺錢,很難完全不為惡,無論是有意或無意之惡,而且「惡」的意思很多地方見仁見智,加上樹大招風,動見觀瞻,話題就多。Google嘉惠世界之處,有目共睹,但風波不斷,且24日被迫在創辦以來首次破天荒貼出道歉啟事。

以下就是Google引發的一連串風波:

‧美國第一夫人猴臉事件:上Google搜尋歐巴馬‧蜜雪兒,可以看到很多蜜雪兒的玉照,但首先蹦出來的是一張猴照,極多網友不以為然,向Google反映。

‧梅鐸砲轟:「新聞公司」老闆梅鐸今年4月,以及本月中旬,多次開砲:「我們應該任由Google偷光我們的版權嗎?」梅鐸甚至直指Google是「偷竊狂」,自己不做新聞業,只會把新聞公司旗下《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的內容納入其搜尋器,行為如同「寄生蟲」。他的對策:媒體22日報導,梅鐸找微軟合作,新聞公司所有報紙內容要離開Google ,改走用微軟的Bing。

‧自我新聞檢查:2006年1月,Google表示順從中國的新聞、思想檢查,自動將獨立、台灣、天安門事件等字眼剔出搜尋範圍,被「記者無國界」指為「真正可恥」。Google表示自律勝過完全撤出大陸,但那是「不作惡」信條被取笑得最厲害的一次。

‧政治味:最近用failure(失敗者)或miserable failure(悲慘的失敗者)、Who is the Failure(誰是這個失敗者)之類詞條搜尋,最快蹦出來的一度是白宮政府/行政部門/總統-歐巴馬。

‧反猶疑雲:爆發於2004年,有人搜尋Jew,第一個跳出來的搜尋結果是反猶團體「猶太觀察」,指猶太人控制金融、媒體、是全球恐怖主義幕後黑手。不少人要求Google撤掉「猶太觀察」。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