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歲的喬琪亞(中)在牌局中笑著(照片/紐約時報提供).bmp 

每天動腦,可能降低老年失智的發生。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於所謂的「超級記憶力俱樂部」產生高度興趣,像蘿絲和喬琪亞這種超過九十歲,卻毫無老人失智徵兆的人,比例不到兩百分之一。

untitled.bmp 

在加州拉谷納退休安養社區的橋牌室裏,一群女士正在玩牌。以她們的年紀來說,打橋牌不是興趣,而是一種生活形態,是每日的安慰與挑戰,是最後的一絲營火。

 

九十二歲的蘿絲‧康寧說:「我們是為了健康才打橋牌的。」九十九歲的喬琪亞則補充:「打橋牌能讓我們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於所謂的「超級記憶力俱樂部」產生高度興趣,像蘿絲和喬琪亞這種超過九十歲,卻毫無老人失智徵兆的人,比例不到兩百分之一。這裏的居民提供科學家足夠的樣本數,研究人類的腦部如何隨著年齡增長,依然保持敏銳的狀態。

 

加州大學的克勞蒂亞‧卡瓦絲博士表示:「他們是地球上最厲害的老人,透過他們的基因、每日生活形態,讓我們知道每天動腦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每一種動腦活動的效果都不同,證據顯示,有同伴參與的活動可能是影響的關鍵。」

 

南加大在一九八一年開始致力於研究老人神智的敏銳度,位於南洛杉磯的拉谷納社區就是其研究的中心。拉谷納有兩萬居民,其中一萬四千名超過六十五歲,超過九十歲的則有一千名。

 

這類研究往往需要花費數年才看得到成果,而所得證據更改變了科學家了解老化大腦的方式。證據顯示,每天動腦超過三個小時,參與類似玩牌的活動,可能降低老年失智的可能性。

 

目前,研究人員也在釐清其中的因果關係:這些老人是因為腦筋清楚才玩牌,還是因為玩牌導致腦筋清楚?

 

研究也顯示,超過九十歲的居民中,罹患老人失智症狀的比例並不會增加。九十五歲的老人中,僅有百分之四十的男性、百分之六十的女性經診斷為老人失智症。使老人頭腦維持清晰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基因遺傳,有的研究甚至納入老人過世之後的腦部樣本分析,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人員就保存了超過一百個腦部標本。

 

拉谷納社區的居民經過嚴格篩選,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能夠自己照顧自己,頭腦也得非常清楚。不論入住時是六十五歲還是九十五歲,他們就像大學新鮮人一般,在社區裏交新朋友、談戀愛,養成新的習慣。唯一和大學生不同的是,他們不管過去或未來,「我們只活在當下」,九十多歲的里昂‧曼莫醫師說。

 

許多研究發現,在老人失智的過程中,正是這個對於當下形成記憶的能力率先失去。

 

在拉谷納社區裏,許多居民在牌桌上進行精密的數字計算。橋牌需要超強的記憶力,每桌四個人,兩人一組,好的玩家會記住隊友打出的每一張牌,隨時調整自己的出牌策略,一旦忘記、玩輸了牌,就可能會考驗到與隊友之間的感情,甚至影響社區裏的人際關係,「隊友打錯牌之後,你就不能繼續信任他」,八十九歲的茱莉‧戴維斯說,「聽起來很殘酷,但這會影響到所有玩牌的人,你身不由己」。

 

然而,失智症的其中一項悲劇是,那些症狀會很快就奪走了患者的自我意識,他們非自願地捨棄日常生活的一切,卻束手無策。

 

目前為止,飲食與運動是否對於九十歲以上老人罹患失智症造成影響,科學家尚未找到證據。然而,有些研究人員則持不同意見,認為動腦的活動──包括看書、解字謎等,才能延緩失憶與失智的症狀,與朋友的社交活動也非常重要。心理學家則發現,原本健康的心智可能在獨居後迅速變得空白而茫然。卡瓦絲博士認為,與愈多人互動愈好,橋牌則同時提供了動腦與互動的刺激。

 

不過不少居民認為,真的很會玩牌的人即使失憶了,也能靠著直覺打牌,科學家懷疑有些人因為長年玩牌,在腦中畫下了失憶的緩衝區,不過,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這個說法。

 

卡瓦絲博士的研究小組發現,許多沒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人都有名為APOE2的變異基因,可能是他們頭腦維持清楚的原因。艾胥肯那茲猶太人的百歲長者則有超過一般人三倍的CETP基因,顯然增加體內所謂的好膽固醇分子。

 

對超強記憶力俱樂部的成員而言,未來的意義並不大,最重要的是維持這種不必依靠他人的生活形態。

 【文/Benedict Carey;節譯/陳靜妍】

【完整內容請見《講義雜誌》2010年1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