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經濟學.jpg 

高學歷高失業率、薪資不漲反跌、物價蠢蠢欲動,吃口飯竟成了件難事。人口老化、生育率創世界最低,不婚、不孕、不育成了台灣人口結構的危機。曾幾何時,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不再,貧富差距惡化亦讓台灣的中產階層失去了未來,台灣的產業發展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

明報周刊.bmp 

景氣復甦了嗎?看著高科技產業、房仲業者的尾牙熱鬧登場,年終四到六個月是基本的,十二個月的年終才是豐厚。但,轉到另一個場景,看到的卻是庶民因債務攜家帶眷燒炭自殺,而有更多數的庶民不禁要感嘆,這個年還真的是很難過。

產業政策攸關著國家的經濟走向。過去四十年,台灣以出口為導向,創下所謂的台灣經濟奇蹟,產業結構由勞力密集、技術密集,走向當前的資本密集,一路而來,政府對企業均有多項的租稅減免獎勵,以利追求年年的高經濟成長。從一九六○年的「獎勵投資條例」,到一九九一年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這項為外界所詬病的政策,原應在去年底終結,政府卻又再端出「產業創新條例」,讓企業財團繼續得以借屍還魂的享受租稅減免,然這樣的產業政策只不過是再次陷入所謂經濟成長的迷失,其後果將是嚴重扭曲了租稅公平及擴大國人的貧富差距。

不可否認的,在勞力密集時期,台灣藉外銷出口大賺外匯,著實讓人民享受過一段美好的日子,企業與民眾在財富上可以說是雨露均霑。但隨著技術密集及資本密集時代的到來,人力的需求就非企業財團的唯一考量,以致近年來失業率屢創新高,同時財富亦落在少數人身上,這也是為何貧富差距在過去二十幾年來持續不斷的惡化,而這種現象也絕非景氣復甦可以充分解決的,因為國家的產業政策已無法解決當前失業人口數的問題。

而究竟什麼是台灣庶民要的經濟產業,答案很簡單,就是長期為政府所忽視的觀光產業,一個零污染、永續性,全民化的產業。

台灣是個海島型國家,四面臨海,戒嚴時期因兩岸敵對緊張,海岸線幾乎是軍方在管理,解嚴後才交由海巡署,相對的,海洋的觀光事業發展也是少的可憐。以花蓮的「海洋世界」為例,前後公文走了近十年,若非企業執著,今日的台灣可能還見不到一座像樣的海洋生態觀光園區。

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對全球觀光旅遊的研究評估顯示,未來十年台灣的觀光產業成長幅度為每年三個百分點,比全球平均的百分之四,以及東北亞地區的百分之五點五都要來的差。同時,在二○一八年,台灣觀光旅遊業的就業人口將會小幅衰退到五十萬六千人,僅占就業人口數的百分之四點六。反觀泰國、印尼的觀光就業人口數,在二○一九年時將成長到二百多萬人,充分顯見政府對台灣觀光的嚴重漠視。

好山、好水、好人情,這是台灣觀光業驕傲。自從政府大幅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政府每天計較的是來台人數,可為台灣創造多經濟效益,殊不知要如何去扶植觀光產業的發展,永續的經營。台灣有世界讚賞的美食、有很好的創意行銷人才,更有異國所沒有的特殊廟會文化,善用這些既已存在的資源,創造一個國際性的觀光產業,有效解決日益失衡的就業問題,這才是台灣庶民想要的經濟環境。

 

【完整內容請見《 明報周刊》2010年第84期】

 

image.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