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E.bmp 

烏龜的腹甲與背甲可能是分別進化的
最古老的龜類化石日前在中國出土,這項發現顛覆了古生物學家對此物種的起源和生態的了解。
半甲齒龜的化石發現於中國南盤江盆地的沈積層中,有兩億兩千萬年歷史,比先前在德國發現的化石還要早一千四百萬年。半甲齒龜的化石顯示此物種是在海洋環境中進化,然而,先前發現最古老的龜類化石則被認定為陸生動物,使科學家相信龜類是在陸上進化的。
這些爬蟲類化石和現存龜類的龜殼結構相似,提供古生物學家龜殼進化過程的重要線索。中國發現的物種腹甲(龜殼腹部平坦之處)發展完整,但沒有外殼。研究人員表示,這顯示龜殼的上、下兩部分是分別進化的,也就是先進化出腹甲。然而,這個說法牴觸了一般深信的假設,也就是龜殼的形成是由皮內成骨(骨質外皮)所結合。這項發現已發表於《Nature》雜誌。
研究作者之一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的李淳,他表示:「(化石)可以看成是龜類進化過程中失落的連結。我們發現龜殼並非由骨質外皮所結合而成。這是首次有化石證據顯示,龜類也許源於水中,而不是陸地。」
不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羅柏‧雷茲和傑森‧海德並不同意這樣的詮釋。他們認為,沒有外殼的烏龜是為了適應水中的生活。
「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發現,但我們並不同意,」雷茲表示,「因為,若與許多化石發現相較,現在生活於水生環境的龜類,龜殼其實縮小了。因此,這個化石也可以用另一種說法詮釋,其實這個化石的形成是因為特殊的情況,龜殼其實是在變小之中。」
即將前往德國杜比根大學任教的古生物學家華特‧喬伊斯,對於此項新發現同樣興奮,但也認為龜殼的起源仍有爭議,這個化石的發現並沒有回答所有問題:「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資料,這項發現有利有弊,因為所有的問題又回到原點了。」
另一位研究作者奧利維爾‧里波是芝加哥費爾德博物館的地質學家,他則認為龜殼縮小是錯誤的論點,因為化石比較接近幼龜胚胎的龜殼,而非現有水生龜,這支持他研究小組的詮釋,認為龜殼的兩部分是分別進化的。
「如果你看生存於現代、龜甲較小的水生龜殼,會發現它們和化石上的花紋並不吻合,」他說,「我們的化石看起來比較類似幼龜胚胎的花紋。」

  • 講義
  • 2010-02-05
  • 第9902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