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少,是我故意的,徐詩偉著,早安財經.jpg 

(本文轉載自徐詩偉新書《管得少,是我故意的》,中文譯本由早安財經出版)

一堂很顛覆,但能助你脫離苦海的管理課

如你很累很沮喪,拜託你看看這本書!

你有沒有想過:假如管理學真的有效,為什麼上班的人大都苦多於樂?為什麼我們會走到M型社會這步田地?為什麼管理學課本上所承諾的美好未來,幾乎從未在我們的生活中實現?更重要的是:你跟我,可以怎麼辦?

這,正是你需要這本書的原因:打破現有的管理迷思,我們才有可能擺脫無止境的壓力!要燃起你的工作熱情,不是管得更多,而是管得更少……

親愛的,你確定自己懂管理?

這不是一本教科書。也不會正經八百地告訴你,管理學中隱藏著什麼成功的祕密。 不過,這本書可以幫助每一位小上班族與大老闆,認識管理的本質,可以讓所有企業人--管人的與被管的--明白,自己的工作方法與態度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然後,學會面對問題,擺脫上班「苦」的宿命。

這本書也可以是商學院的大學生或研究生的參考書,很適合那些只想花很短時間搞清楚管理學的人,或是對管理學有著崇高信仰、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的朋友。本書可以被當作一本學術界中「非正統學派」的管理學書目。

假如你是以下幾種人,建議你把這本書讀完:

1.你在大學--或MBA與EMBA--上過管理學,但覺得那些管理學教科書太硬,或是無聊到不行。

2.你覺得那些傳統管理學書中的理論與概念,不知道為什麼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總是派不上用場。

3.你想了解管理學到底還有什麼花樣。

4.你想搞清楚管理學,但不想花時間花大錢去弄個學位。

5.你常常聽到某些人提到那些商界或是管理界大師,但是始終搞不清那些是什麼人,以及他們到底有哪些英勇事蹟。

6.你在公司裡,常常聽到上級管理階層的人,或是管理顧問公司的人,說一大堆專業術語,但你卻一點也不認為那套玩意兒有用。或是,你覺得那些人說了半天廢話,而你一句也聽不懂。

7.你是個肩負管理責任的主管,但一直弄不清為什麼你所學過、所讀過的管理學高論,始終無法應用在你的員工或部屬身上,你想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你不懂管理大師們的心 身為一個管理學者,首先我得承認,管理學是門奇怪的學科,而我,就是想為這個奇怪的學科寫本書。

這本書談的是管理學,但卻不能拿來當作商學院的教科書,因為這本書很淺白,而且幾乎沒有用到管理學常用的專業術語。但,這並不是因為作者很懶,或是想要標新立異,故意寫本奇怪的書,來跟坊間常見的管理書籍作區隔。

我們常見到的管理書籍,通常內容是很豐富的。尤其是教科書,更是動輒數百頁,裡頭放滿了各種圖表與成功案例,只要讀一點點,就會讓讀者產生一種「有為者亦若是」的衝動。但我有幾個理由要寫這本書,而你或許也有幾個理由,需要讀一讀這本書的管理觀點。

我的第一個理由是:我發現,其實很多人根本懶得去讀管理書。就算勉強自己看了幾頁這些管理學書刊,最後不是覺得索然無味,就是覺得自己不是什麼當主管的料。或更甚者,讀了半天管理學,卻仍然搞不清為什麼書中那些人用了這些管理方法,可以成為眾所矚目的管理大師,而自己卻老像是在東施效顰,好不悲哀。

我的這本書就是想告訴讀者:其實,管理學的內涵,可能與你所以為的有些不同。而你無法有效應用那些成功的管理技巧,可能也不是你的錯。因為,管理學的起源,其實是一種社會控制的手段。這種手段的形成,其實過程中充滿了衝突與抗議。

而且,在早期,管理學是一種道德大有疑問的東西,譬如說,現在很流行的「人力資源管理」。或許有人會這樣想:人力資源,跟「道德」有什麼關係?有的。因為「人」是有價值的,怎能被當成「資源」使用呢?資源是可以拋棄的,人是可以被任意拋棄的嗎?

為什麼辛苦了半天,卻掉到「M型社會」去? 我寫這本書的第二個原因,是想讓大家知道:其實,管理學裡有一種重要的內涵,這種內涵可能存在你我的心中,卻被主流管理學界幾乎完全忽略了。

早期的管理學,從管理先賢泰勒先生(F. W. Taylor, 1856-1915)開始的「科學管理學派」,一直到二十世紀一九三○年代興起的「人際關係學派」大師們,幾乎都不是管理學者。他們是工程師、心理學家,或是社會學家。

但是,看看現今的管理學大師,他們幾乎清一色是商學院出身。就算有很多來自「實務界」的管理大師們--例如很多大企業的大老闆--並不是出身管理學界,但是他們管理方法的源頭,也很可能是出自管理學大師之手。

然而,在這個什麼都聽管理大師的時代,管理這件事,其實有許多應該被探討、卻沒有受到注意的問題。

舉例來說,現在的管理學總是告訴你許多的成功案例,告訴你哪些倒楣的公司因為忘了實踐某些偉大的管理理論,從此嗚呼哀哉。但是,看看現在你我生存的公司裡,每天發生的商業與管理活動中,總是充滿著這些事情--辦公室的不倫戀、主管對員工的性騷擾或不當對待、大家對每日朝九晚五(好吧,我知道,有更多人是朝八晚八)的厭倦。

還有,管理學不斷告訴我們,公司該如何提升業績,但卻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很多人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為什麼上班族辛苦工作了半天,整個世界卻掉到了一個所謂的「M型社會」去?這一切,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管理學,到底是在幫助我們,還是在害我們?

我們將「管理」琅琅上口,情況卻越來越糟 最後一個原因,是我想要提醒大家:我們所生存的世界裡,今天處處都充滿了管理學。但是我們有沒有可能忽略了,這些偉大的管理學理論,幾乎清一色是白種--也就是英文中常說的「盎格魯薩克遜」--男性學者弄出來的產品?而這產品,真的適合我們東方黃種人使用嗎?

這麼說,絕不是因為我有種族偏見。我們目前的管理學,可以說全是一些英國佬和美國佬製造出來的東西,但是今天,這個老外所發明的辭彙,卻幾乎無所不在出現在你我生活中。當你身體不舒服,有些醫學中心會告訴你,你需要健康「管理」;很多婚姻名嘴也會告訴你,你需要婚姻的經營與「管理」,甚至是性生活「管理」。在你的公司裡,更有很多人愛把管理學的術語掛在嘴邊,譬如目標「管理」、時間「管理」、知識「管理」等等。

但奇怪的是,假如我們這個世界已經充滿了管理,充滿了知識,為什麼世界似乎越管越糟?拿地球暖化的危機來說吧,大家似乎已經公認,這是人類過度的商業行為所帶來的結果,但問題是:人類的商業行為中,又有哪件不是在管理者的領導之下發生的?在很多國家發生的連動債券危機,不正是一群管理學界的天之驕子--華頓商學院的畢業生--發明的產物嗎?

你在讀這本書,而且讀到這裡,你一定聽過當前管理學上最熱門的「知識管理」,你很可能也認為自己屬於所謂「知識型員工」。

但你有沒有發現,很多知識型員工,其實老在「M型社會」的底部爬不上去呢?還有,這幾年來市面上出現一系列的黑心商品,當中哪一樣不是使用「知識管理」的結果?至少對於我來說,懂得把三聚氰胺混在奶粉中,增加蛋白質數據,可是件了不起的知識應用啊。

我們到底錯在哪裡? 種種跡象都顯示,我們似乎需要另一堂新的管理學,來糾正我們的錯誤,並且告訴我們,到底該如何管理。

不過,看看這本書的篇幅就知道,我不打算告訴大家一整套的另類管理理論。我只想告訴讀者們,其實管理學有另一種可能性,而我試圖幫助大家,能開始思考這個可能性。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世界上的食譜統統都是只吃肉類的肉食主義者寫的,當然我們只能吃到肉類食物,吃不到半點蔬菜。

現今管理學的問題,可能就在於此:書寫管理學的大師們,最關心的課題是所謂的「經濟效率」,所以,管理學所探討的,自然是以商業績效為主。 當然有人會說,其實我們已經有一門學科,叫作企業倫理,或稱作「企業社會責任」,這些概念簡單說,就是教導我們不可以只想到商業績效。包括我們的政府,也會發一些企業倫理獎狀給一些公司和學者。

但問題是,我認為企業倫理根本沒解決問題,也沒人認真把什麼企業倫理當一回事。很多企業只是把企業倫理掛在嘴上,或是拿來當作一種行銷手段而已。

這樣說,或許很多人會抗議。但請容我先舉個例子解釋一下。

我曾在美國的某份報紙上讀到一篇文章,作者認為,美國政府應該要限制含糖飲料的銷售。因為,生產這種飲料的大企業,絲毫不顧幼童健康,在學校或是學校附近大賣含糖飲料。這則新聞,看起來是個很新的議題,是現代社會中的消費者,對於企業負起社會責任的要求。 但,這篇文章其實是一九三七年、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的報導。

地球暖化。這看來是個新議題吧?今天,大家開始對環境重視,要求企業注意溫室氣體,也要求汽車製造商們注意汽車的環保。但,這個議題其實早在一九七○年代就出現了,美國早在八○年代,就有很多政治人物主張,應加強環保與對抗溫室效應。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是我們這些大汽車商們,最近常在廣告中告訴大家,他們的車子多麼環保。但是,為什麼這些綠色車商卻同時大賣一點也不環保的休旅車呢?怪就怪在這,搞了快四十年,萬物之靈的人類,仍讓問題迅速惡化中!

 

管得少,是我故意的.bmp 

知識管理這個概念的流行,其實還有些其他的原因。我必須點出一個常見的誤解,因為,知識管理這個概念可絕對不是什麼管理學的新產物,而是源自於十九世紀的經濟學。

【前言】

你有沒有想過:假如管理學真的有效,為什麼上班的人大都苦多於樂?為什麼我們會走到M型社會這步田地?為什麼管理學課本上所承諾的美好未來,幾乎從未在我們的生活中實現?更重要的是:你跟我,可以怎麼辦?

假如知識這麼值錢 為何你還是累得像狗

當代管理大師和企業管理者,很多人都認為知識管理是未來企業成功的不二法門。有位很有名的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曾經出版過一本非常暢銷的書,叫作《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他算是最早把知識管理這個概念發揚光大的學者之一。他認為,一家成功的企業,必須是家「學習型組織」,必須具備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包含了:

.組織成員間的對話、溝通、討論。
.解決衝突和慣有的防禦心:成員往往因為怕丟臉,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藉由成員間的互動,可以化解衝突,讓大家勇於提出意見,也有助於成員思索。
.團隊合作的學習行為:管理者要創造出有利於學習的環境,讓成員樂於分享知識。

彼得.聖吉創造了一大堆術語,譬如「深度會談」、「正念」等等,也引用了一些新物理學的名詞,譬如混沌理論、複雜科學等。他所提出的結論大約是說,西方的企業組織要學習東方的企業文化,要創造一個東方式——尤其日本式——的團隊學習環境。最後,再創造一個「典範」的移轉。這,就是一個理想的學習型組織。

我建議你不需要真的花時間,去研究《第五項修練》(話說回來,今天大概也不會有多少人對那本書感興趣了),因為那本書充滿了對東方哲學的誤解。而假如你讀到這裡,對我所解釋的管理學有所領悟,應該就能發現到,彼得.聖吉的書,正好反映了一個管理學者對後官僚組織意識形態的嚮往。而後官僚式組織這個概念的流行,有一部分也是受到學習型組織的影響。

知識管理這個概念的流行,其實還有些其他的原因。我必須點出一個常見的誤解,因為,知識管理這個概念可絕對不是什麼管理學的新產物,而是源自於十九世紀的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派有個很重要的假設,那就是所謂的「邊際生產力遞減」法則。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解釋:假設我經營一家公司,有五位員工和一部機器,公司的資本額是一百萬。假如有一天,我希望讓公司的產量提高二十%,我只要多雇一位員工,就能達到目的。

但是,接下來假如我再雇用一位員工,整個公司的產量就未必能增加這麼多了,也許只能增加十%;等到我再多雇用一位員工時,產量甚至不會再上升了。這是因為,在其他生產要素——公司資本額、機器等——不變的情況下,每一項生產要素的投入,其所增加的產量是「邊際遞減」的。除非,我把公司資本和機器也比例式的增加,否則,單獨持續增加某個要素,所得的利益一定是遞減的。問題是,我的資源是有限的,當然不可能無限制地把所有生產要素,都按比例式來提升。

不過,假如知識——或科技——也算是某種重要的生產要素時,狀況可能就不同了。因為,知識或科技的使用,可以讓整個產能往上提升。假如我教導員工使用某項革新的技術,讓每個員工每日的產量提升十%,五位員工加起來,就是五十%。於是,我不需要多雇用員工或是多買機器,就能達到產量提升的效果。這,就是今天知識經濟的魅力所在。

使用科技和知識的好處,是經濟學家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於一八九0年提出的,他用了「創新」(innovation)這個詞,認為企業若能夠運用知識(馬歇爾是指科學知識,因為經濟學基本上認為,只有科學知識才能促進生產力),便能夠對抗邊際生產力遞減的法則。因為,知識既然來自於人的腦袋,當然是一種可以被無限度開發的資源。

著名的芝加哥學派經濟學者梭羅(Lester Thurow),是當代「知識經濟」這個詞的創造者。他是這麼理解的:「玩知識經濟,誰都比不過美國。是美國人發明這個遊戲的。美國火車頭再度拉動全世界,若非美國的市場正在成長中,帶動了全球出口貿易,一九九九年會爆發全球衰退。美國當前的經濟實力配上軍事霸權,是美國前所未有的盛世。」梭羅對知識經濟的概念有著無比的迷戀,他甚至這樣說:「將來最富有的人擁有的不是土地資產,而是知識,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這樣的狀況。將來擁有知識的人,絕對不會被人當成奴隸。」不過,就像大多數的經濟學者,梭羅並沒有提出如何在實務上管理知識或利用知識。

 

f_1265607885503.jpg 

 

企業文化,就是一種壓抑性的東西,因為它所要求的,是員工徹底的自律,要員工徹底把自己的利益放一邊,全然地接受企業的目標。

【前言】

你有沒有想過:假如管理學真的有效,為什麼上班的人大都苦多於樂?為什麼我們會走到M型社會這步田地?為什麼管理學課本上所承諾的美好未來,幾乎從未在我們的生活中實現?更重要的是:你跟我,可以怎麼辦?

提倡企業文化,就是為了要壓抑你

我想讀者現在大概會有點迷惑,究竟企業文化是怎麼回事?到底有沒有這個東西?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很多文化研究牽涉的範圍很深也很廣,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先理解一下,「文化」到底是什麼?讓我用些簡單的概念來說明吧。

「文化」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很晚,而且解釋的方式也很多。譬如說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就傾向把文化和文明這兩個概念混在一起談。他認為,文明的起源,其實是來自於社會試圖對部分人性的壓抑。

怎麼說呢?讀者試想一下,原始社會中,人類還沒有建立法律,一個部落若要延續發展,必須要對部落中某些人的某些行為有所限制。佛洛伊德認為,多數的原始社會至少會限制兩種行為——暴力與亂倫。這不難理解,在社會中,總有些人的體格優於一般人,可以很輕易的欺負別人,那麼,當然要對暴力行為有所限制才行,總不能任由某些人仗著體格優勢,到處欺負人吧。至於禁止亂倫行為,更是一個社會延續的重要因素,我想不需要多做解釋了。

後來,德國的法蘭克福學派學者,把這個觀念更進一步的加以發展。根據赫伯特.馬庫色(Herbert Marcuse)教授的說法,在當代社會中,壓抑大幅度地延伸。譬如人一出生,就必須接受文化的洗禮,告訴我們該遵守什麼,什麼該做,什麼又不可以做。在資本主義的工業社會中,人們所感受到的壓抑就更巨大了,而馬庫色認為,這些對人類行為或是心靈的限制,大都是非必要的。

譬如說,我們朝九晚五、拚命的工作;我們幾乎無時無刻不受到商業廣告的洗腦,認為所謂的成就,意謂著富裕的物質生活;認為成功的人,就該買什麼車,就該買什麼房子;認為穿戴了某些東西,就會讓一個人獲得別人的尊重等等。

看看你周圍,現在是不是有很多人,努力工作存了一筆錢,然後去買個名牌包或某種奢侈品來犒賞自己?根據馬庫色的說法,這都是基於一種人性的壓抑,因為很多人似乎認為,個人的價值都是來自這些外在的物質,因此,為了得到他人的尊敬,得到社會的認可,必須拚命工作賺錢,好讓自己買得起這些名貴的東西。也有學者指出,現代人對名牌物品的迷戀,就像是人試圖穿戴上某種形式的制服,想像這些東西能讓自己進入另一個社會階層。

馬庫色直接質疑了資本主義對物質和人性的假設,並主張解放壓抑,後來間接促成了一九七0年代的性革命(請參見本書末的延伸閱讀)。這場性革命的最主要貢獻之一,就是讓人們開始接納人、文化和性的多元性,之後人們對同性戀的態度也逐漸轉變,女權運動也出現相當大幅度的進展。

當然,也許有讀者未必認同馬庫色的想法,但是這裡我想說明的重點在於:文化的起源,其實是「壓抑性」的,是規範人的行為和想法的一種重要產物。就像魯迅在作品中曾說過的一句話:禮教吃人。儘管現在很多社會已相當開放,還是有很多文明中的規範依然非常嚴苛——譬如很多中東伊斯蘭教國家對女性的壓抑,就是文化壓抑的一個典型例子。

企業文化,就是一種壓抑性的東西,因為它所要求的,是員工徹底的自律,要員工徹底把自己的利益放一邊,全然地接受企業的目標。請看看以下對話吧:

企業文化理論誕生之後……

女:親愛的,你今天做了什麼?
男:我改良文化,帶領員工進入完美新世界。
女:為什麼呢?
男:我們公司的文化有問題,員工懶惰,又不肯超時工作,也沒有把公司目標放在人生目標的第一位,所以我改造他們。
女:怎麼做?
男:我重新設計理想的組織文化,讓員工相信,他們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鼓勵員工把客戶當成最好的朋友,也願意無條件為公司付出。最後員工全都懂得自律,每天自動加班。

一個高階主管如果想創造、或是改造一個新的企業文化,當然得宣稱自己是基於全體的最高利益出發(我們暫不去討論這個高階主管出於自利的可能性)。說穿了,也就是希望員工無條件為公司付出,徹底認同公司的目標與利益,而把個人利益放一邊去。可是,現實中,事情可沒那麼簡單。

把一些標語掛在牆上,或是每天開個策略會議,加強員工的服從度,當然很簡單。只是員工可未必真的會被洗腦,也未必真的會天真地把自己的利益放一邊去。所以,管理者往往得設法用些別的技巧,例如前一章我們提到的激勵理論,就提供企業一種創造文化的方式。

試想一下,假如一家公司把每個員工的底薪壓到極低,每個人大部分的薪水都必須來自於績效,那麼可想而知,這家公司很可能就出現一個瘋狂追求績效的企業文化來。當然,如果情況更嚴重的話,可能就會產生道德上的問題。

(本文轉載自徐詩偉新書《管得少,是我故意的》,中文譯本由早安財經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