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公園完工後成了萬華另一重要地標,但至今對許多外來客而言,仍是一處「生人勿近」之地。(攝影/莊坤儒).bmp 

不久前歡慶建成270週年的艋舺龍山寺,是萬華的信仰中心,其周圍的「艋舺公園」與「龍山寺地下街商場」,則是台北「軸線翻轉」的指標建設,也是改造萬華「核心區」的重要行動。

untitled.bmp 

2005年,艋舺公園完工,長達12年的工事圍籬終於得以拆除;然而,由隔閡和疏離構築的無形圍籬,仍然橫亙在萬華居民之間、橫亙在萬華人與台北人之間,需要更細緻的對待,才能在不改變萬華獨特氣質的前提下,讓軸線翻轉、東西融合。

沿著捷運板南線,過了繁華的台北站、時尚的西門站,一踏出捷運龍山寺站,敏感的外地人立刻可以察覺到周遭空氣中隱隱流動的詭密氣氛:

捷運站周邊,大批遊民或坐或站圍成一圈,多數人面無表情呆立,蓬首垢面的精神病患則互相推搡取樂;大街騎樓下,一群群中年男子沿柱聚集,一面賭咒幹譙、一面對過往行人拋出警戒的眼神;巷中麵線價實料真,但濃濃的腳ㄚ子味令人難以下嚥;這裡也有地攤,賣的卻是「賊仔市」跳蚤貨,觀光客若不識相拿出相機,立刻會遭到惡言攔阻……

然而,穿過不友善的表象,揀一家明亮的招牌小吃店坐定,一面享受風味絕佳的珍珠餛飩和蝦丸,一面聽到鄰座客人詢問越南籍店員的有趣對話:「喂,妳到底是真結婚還是假結婚?要怎樣證明?說來聽聽嘛!」土直的搭訕中聽得出真誠關懷,令初識艋舺生猛滋味的外地人不禁莞爾。

(攝影/莊坤儒).bmp 

新胭脂‧舊味道

萬華,一個外人不易融入、但融入後就不願離開的老城區,龍蛇雜處中情義處處;近年來儘管市府耗費鉅資,企圖為它打造新樣貌,然而,萬華還是萬華,它的本質似乎難以撼動。

萬華龍山寺核心區的改造,是以打造台北西區「宗教觀光勝地」為目標,從龍山寺捷運站、艋舺公園、區政中心到新龍山商場,有吃有玩、有進香有購物,一氣呵成。

又稱為「萬華12號公園」的「艋舺公園」,北隔廣州街與龍山寺對望,總面積約1萬3,000平方公尺,早於1927年即闢建為公園,為台北市於日治時代即規劃的24座大型都會公園之一。

爾後隨著商業活動發展,1956年,公園廣場被「借」為臨時攤販集中區使用,成了傳統市場、小吃、算命占卜攤商聚集的舊「龍山商場」及「西三水街市場」,數十年來人潮川流,一直是龍山寺香客及觀光客最愛造訪的地方。市場中的「龍都冰果室」、「小南鄭記碗粿」等,都是遠近馳名、至今不衰的老店。

儘管生意興隆,然而為了解決早年攤商緊鄰,且多以鐵皮屋頂加上木造結構的安全顧慮,也為了彌補周邊公共綠地空間、停車場不足等問題,1993年起,隨著龍山寺捷運站開工,市府遂一併拆除了舊有的龍山商場和西三水市場,並以「公園」(艋舺公園)與「商城」(捷運地下街加新龍山商場)兩大區塊做區分,重新規畫設計。

不請自來的老面孔

如今公園與地下街早已落成,檢視成果,卻發現盲點未除。

首先,艋舺公園內並沒有如預期的,因攤商遷移而展現新氣象,反倒因地緣與地利之便,遊民不分晝夜聚集、就地倒臥,即使大白天也少有民眾敢帶著孩子入園玩耍,使用率很低。鄰近商家透露,近來還有私下兜售六合彩明牌的小販出沒,吸引賭客群聚討論、聽取「秘笈」,更讓一般人遠遠走避。

萬華文史工作者柯得隆解釋,萬華遊民存在歷史已久,不過以往大多隱身在公園舊攤商之間的陰暗巷弄中,現在攤商盡去,無處躲藏下,反而「曝光」在市民穿梭的開放空間中,因此引來更多側目。

為了解決這棘手陳痾,目前除由社會局持續加強遊民的輔導、安置外,艋舺公園的主管單位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則無奈表示,公園是開放空間,除了禁止從事擺攤、買賣等交易行為,民眾有權自由聚集,保全人員也沒有權力驅趕遊民,只能柔性勸離,或是報請社會局前來關切。

龍山寺地下街2樓商場,歷經店家紛紛關門歇業的蕭條景況,如今標租給單一團隊經營,藉由鎖定老人客層的傳統消費重現商機。((攝影/莊坤儒).bmp 

現代空間裡的古老雜燴

至於捷運龍山寺地下街商城落成後,人客稀落、門可羅雀,這又是為什麼呢?

主管單位台北市市場處指出,當初為了配合新營運方針,地下街的空間配置一改過去傳統市場一人一攤、攤位狹窄陰濕且各自經營的模式,而採分區集中方式,總共規畫為「命理古玩」、「百貨精品」、「輕食」、「生鮮熟食」等,共計4區48間,每間10~30坪,並希望攤商自組團體聯合經營,以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提升整體的品質與商機。

這種以現代經營概念為出發點的模式固然很好,可惜與套用的對象不合。也是萬華人的輔大社會學系副教授戴伯芬從自身的消費經驗分析,小攤商們空有「聯合」卻缺乏「整合」的結果,導致一間20來坪的店裡,可能左側進門賣內衣,右側卻賣玉石文物,不僅格局動線不對勁,消費者來到這裡,也常搞不清楚這樣一間琳瑯滿目但定位模糊的店面,到底在做哪門子生意?

市場處則表示,由於目前的經營者都是早期的傳統攤商,年齡層偏高,不擅長產品的形象塑造與包裝行銷,加上商品與鄰近的三水街、廣州街等同質性高,對消費者而言,特別走入地下街的誘因不足。

意涵與現實的落差

另外,不論公園或地下街,從入口的「靈獸」雕塑,到「海上蓬萊」、「三龍戲珠」噴泉,以民俗宗教意象貫穿的設計隨處可見,顯示市府企畫團隊的細膩與用心。

然而,這樣精美昂貴、知性、高科技化的設施,放在艋舺這種落魄滄桑、風塵味十足的地方,總覺得格格不入,依戴伯芬的說法則是「人性化尺度不足」,成了另一個讓居民卻步的理由。

「如果在設計之前,可以再多思考人與空間的關係──誰會來使用公園?有什麼活動會在此發生?再放入真正適合的設施,或許也可避免現在的窘境。」

戴伯芬建議,未來或許可將公園廣場視為龍山寺廟埕廣場的延伸,供做搭台看戲、假日市集等用途,先吸引人潮進來,再慢慢提升品味。

萬華要現代化、精緻化、觀光化?還是要那種落拓、草莽但迷人的舊日風采?冬陽和暖中,何妨走一趟龍山寺周邊,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吧?

【完整內容請見《台灣光華雜誌》二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