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_B.jpg 

品牌企業是台灣公司發展的目標,但品牌究竟價值為何,總讓人心有疑慮,有品牌就比較值錢嗎?看看鴻海股價長期來高高在上,而苦打品牌的宏碁、華碩股價及每股獲利屈居其下,總讓人懷疑品牌的效益,但未來兩、三年台灣品牌效益一定會發光,投資人可拭目以待!

什麼是品牌價值,舉一個比較極端的名模例子,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尚未成名前,只是一個小模特兒,參加平面廣告的拍攝,可能只有日薪三、四萬元的代價,甚至有時會因為開價太高而無法參與,工作並不穩當;但一夕暴紅,現在成了名模特兒後,成為華航代言開價千萬,工作量多到推不掉,價碼更是百倍翻升,成名果真是一本萬利。

台灣企業走品牌之路大都跌跌撞撞,政府缺乏如韓國扶植大財團的決心,中小企業以代工起家,大多數的公司都以接國外品牌訂單,賺取加工微薄穩當利潤為主,小格局思考下,企業必需依賴設廠、找工人,賺取的勞力成本管控的勞力管理財為主,這樣的公司,最後必須依靠持續擴大、和海外買主打好關係,一旦海外買主一變心,不再下定單,可能所有的資本廠房投資都化為烏有。

今年最好的案例就是華碩痛定思痛下決心走向品牌、代工分家之路,雖然一開始因為分割後如何掛牌上市引發外資質疑,但最終外資仍肯定這是一條康莊大道,長線看好華碩前景大舉買進,和已經在品牌路上走出成績的宏碁一樣,就此股價扶搖直上。

台灣走品牌失敗案例不少,如早期的網球拍光男(Kennex),近年來因購併德國手機大廠西門子慘賠的明碁(現改名佳世達),以及在1990年間宏諅也在併購多家美國電腦公司後,財務實力不足,品牌實力不佳,也曾經慘賠的經驗,但這些慘痛經驗,並未打敗台灣企業家進軍品牌市場決心,宏碁股價在今年初站上百元,創辦人施振榮身價上看一百六十億元,品牌理念的堅持,終於得到最大的回報。

品牌一旦夠國際化,產生的附加價值就可觀,宏諅目前已是僅次於惠普的全球第二大筆電及桌上型電腦大廠,而分割後的華碩也將列名第六大,台灣長期在組裝加工,高知名度的品牌可以以較少的人力,不須設廠(因為筆電代工廠台灣多的是),大多數的費用花在品牌價值維持,長期而言,回收的利益自是可觀。

宏諅去年每股獲利遠不及鴻海,目前每股股價大約低了五十元:但想像五年後,全球只有不到六千名員工的品牌宏碁,和隨著購併擴大,可能全球有百萬名員工的鴻海集團,除了有多工廠設備必須提折舊,同時必須忍受品牌大廠每年要求降價相比,到底誰會賺更多錢哪?也許現在正是投資人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未來投資標的重要時刻了!

  • 贏家時代雜誌
  • 2010-03-08
  • 文/資深媒體人許啟智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