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時代」雜誌探討未來十年的十大觀念。記者高智洋翻攝.jpg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封面以「未來十年的十大新觀念」為題,剖析政治、經濟、生活科技等領域的十大趨勢,文中認為美國不會式微,會和中國形成相互依賴、亦敵亦友的新軸心。

5475208-2296722.gif 

文中指出,就政治而言,許多人看衰、唱衰美國,但美國末日預言絕對是無稽之談,理由是美國化仍將是未來趨勢。

儘管美國因金融海嘯而蒙塵,這項危機其後更加凸顯美國的競爭力、靈活度與適應力。雖然八大國集團在全球經濟危機期間擴大成廿國集團,新成員的勢力仍不足以挑戰「美國之道」(American way)。

希臘債務危機爆發,證明貨幣聯盟集團的政治、財政若步調不一致,是件危險至極的事,美元的全球貨幣準備地位也因此屹立不搖。下一個實力大國中國以採購美國債券賭美國未來。而中國、巴西、印度的中產社會崛起,創造了一個更安定的世界,也是美國商品與文化的新市場。

這些都證明美國末日論是謬言。單比財力,現今的美國確實不如人,但若以財富與全球影響力相加,美國並不輸人。美國的力量也在特定地區頗受歡迎,例如南韓、日本、越南樂見美國成為制衡中國的力量。

至於中美關係,兩國將於未來十年維持亦敵亦友關係,並在全球管理與支配上形成不可或缺的兩大軸心國。國際上不必期望中美可能出現類似廿世紀美英之間的同盟關係。中美將維持時而競爭時而合作,或者兩者同時存在的關係。

「未來十年的十大新觀念」,認為美國不會式微,會和中國形成相互依賴、亦敵亦友的新軸心。圖為美國總統歐巴馬(右)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去年在倫敦會晤的檔案照。(法新社).jpg 

不過,中美關係不會是平等的婚姻關係,美國仍將是全球第一大國。中國將持續施展力量,於全球尋求石油、木材、礦產資源以維繫經濟成長。美國不會打壓中國崛起,但應鼓勵中國多支持全球的共同利益。

另外,時代雜誌認為,就中東而言,後殖民的政治邊界至今仍問題叢生,但是鐵路、油管的連結,可提高彼此的貿易與相互依賴。巴勒斯坦與庫德斯坦等新國家可能仍難誕生,但他們可能透過能源、運輸計畫,共同和平追求地區經濟發展,揚棄不安定與暴力的現狀。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

時代雜誌預測未來十年人類的生活和科技發展趨勢:網路頻寬將取代石油,成為眾人爭奪的新黑金;電視在貧窮地區更普及,將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但未來十年可能是無趣的年代,不會出現徹底改變人類生活的突破性科技發明。

報導中說,加州一名華裔人士曾收到網路公司帳單,發現兒子的上網費高達兩萬兩千美元(台幣七十萬元);紐約一家人到地中海搭遊艇度假,iPhone自動為他們檢查電子郵件,海削四千八百美元(台幣十五萬元)。這些事情不只是企業的貪婪,也說明網路頻寬在美國是稀有資源,由於需求很大,已出現短缺現象。

美國人對智慧手機和網路電視的喜愛,不下於汽車和冷氣。一些家庭的寬頻費用已趕上能源支出,寬頻公司具備成為壟斷事業的條件,甚至可能爆發頻寬資源危機。

時代雜誌並指出,儘管推特、臉書、谷歌和Kindle電子書已進入現代人生活,但電視仍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尤其在貧窮地區,未來十年電視普及度將達到世界平等。

一九九五年世界只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家庭有電視,二○○五年上升到六成,而美國的電視比人口還多。未來五年,非洲將有五百萬家庭擁有電視。到了二○一三年,全球將增加一億五千萬台電視,超過三分之二家庭有電視。

電視有助成人教育,電視更普及後促進資訊流通,對專制政權有壓制作用。

另外,我們生活在快速轉變的時代,是史上科技發明速度最快的年代,但時代雜誌指出,其實人類在科技發展處於停滯時期,現今科技的新發明並未如早期的發明如電燈、冰箱、瓦斯爐和水電設施那般徹底改變人類生活。

真正的革命性科技發明很少。而且在發明與實際用於生活上還有一大段時間差。即便未來在奈米科技和生物科技上有突破性發展,但也許要在幾十年後才能享受成果。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20100322_107.jpg 
經濟/工作重創意 更宅更彈性

時代雜誌認為,未來十年,美國在經濟上將出現全新型態的在家工作模式,這兩年的金融風暴也將使民眾喪失對大企業和精英階級的信任。

新興的後資訊經濟將造就無數的落伍者。在新的經濟體系下,專業人士照樣工作,部分尖端的服務將在海外執行或由機器代勞,價格更低廉。這不意味工作將會消失,卻會以全新面貌呈現。

美國嚴重的失業問題將導致施政預算極度緊繃,反之,千禧年世代將比前人更具有彈性與創意,勇於突破窠臼,接受新觀念。

展望未來,無數的家庭可能以價格極為低廉的可攜式燃料電池為居家及車輛充電。組織嚴密的農民將以先進的綠色科技與農耕技術打造替代性的分銷系統。許多年輕人擁抱新興的地下經濟模式,消極反抗老年化社會的力量,同時打造自己的烏托邦。

報導中說,長時間通勤並盯著電腦的工作形態將會消失,居家為主的工作形態取而代之。社區將取代典型小家庭,為成員提供多項基本服務。這種新形態反映人們對自給自足與獨立的渴望。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image.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