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jpg 

一場金融風暴來襲,中國企業趁機大肆海外併購。旺盛的擴張企圖心,卻敵不過現實的「中國人管外國人經驗還不夠」!兩家企業的結合,未必是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中國企業有政府庇蔭,根本不用自己打市場,國際訂單仍源源不斷。.jpg 

金融風暴以來,中國企業毫不掩飾,一再上綱的海外併購企圖。 吉利趁機吃下了富豪(Volvo),四川小民企騰中,則想鯨吞通用旗下的悍馬(Hummer)。在騰中併購失敗的幕後,就凸顯了中國人「不差錢就買」的心態。

1980年代,日本企業全球接連併購毫不手軟,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中國企業則接下了這個棒子。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衰退,造成歐美企業股價狂跌,更成了他們物色對象的好時機。

不過,兩家企業結婚,結局不一定是美好、幸福的。

海外收購逾6成失敗

根據麥肯錫的統計,過去20年全球大型企業合併案中,真正取得預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國則有67%的海外收購以失敗告終。最好的例子是,全世界都看得到:TCL買下法國Alcatel,被證實是個災難!

北京漢能投資集團董事長陳宏分析,資金不是問題,但如何整合併購對象、了解當地政策、勞資關係,甚至是跨國行銷業務,「中國人管外國人經驗還不夠!」

同時間,國際間對於中國市場無止境消耗資源、中國企業旺盛的擴張企圖,始終持有高度疑慮,也導致不少併購案破局。包括中鋁入股插旗力拓、中海油併購美國Unocal,都是失敗收場,顯見中國國企還有不少併購學分要修。

《經濟學人》分析,這些「向外走得辛苦」的企業,都與中國政府有密切關係,總是會令歐美國家擔心,背後藏有政治目的。同時間,在中國政府一再抱怨「貿易保護主義」阻礙商業併購運作,但其實中國也不讓外資來碰中國的公司,「互惠性」明顯不足。

另外,這群荷包滿滿的中國併購急行軍,很多都忽略了一個關鍵,就是成熟度。 在北京經營10年之久、威盛(2388)中國區總裁徐滔觀察,中國企業發展時間相對短,想要藉併購迅速取得資源、人才、技術、品牌、全球能見度,本來就無可厚非,但是「真要開花結果,現在還看不到!」

好比有錢買衣服不是問題,但要如何穿得對味、穿出時尚感,中國企業還要多學學。

有能力走向國際嗎?

無止盡的海外併購,也牽扯出另一個問題:中國企業真有能力走向國際嗎? 老資格的矽谷創業家、建漢科技(3062)董事長李廣益認為,下一步真要走出去,是有問題的。

他舉華為當例子。中國政府在非洲,援助很多落後國家的基礎建設,都指定採用華為的通訊設備,有了政府庇蔭,華為根本不用自己打市場。

另外,中國有人人垂涎的世界市場,對於多數本地企業來說,能夠掌握13億人口內需,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事,很少會把心思放到海外。一大票中國企業靠境內市場,就做到世界前500強,但要談跨國行銷、發展全球品牌,都還有很多課程要補修,聯想就是一個例子……

※理財周刊501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高通概念股 全方位解析
◎封面故事:高通、英特爾對決 台廠是關鍵
◎封面故事:搭上iPad題材列車 勝華近期走強
◎新聞熱線:佳龍斥資20億擴廠 產能率增倍
◎新聞熱線:降資費刺激消費 中華電樂觀以待
◎特別企劃:教育基金10倍獲利法
◎特別企劃:存款、保險、基金 最受父母青睞
◎權證教室:新綠能商機成形 聚焦3大亮點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501期】

 

 新.日本前景.jpg

 

 

<我的陳文茜>美國人 又來了(陳文茜)

2010年03月20日蘋果日報 


我人生前50年,短短的50年裡,已聽到2次全球經濟中心由西半球向東移的大趨勢論調;2次事隔25年,2次發聲皆來自美國。


第一次差不多於1985年時達到高峰期,當時《Japan as No.1》的書籍剛出版,撰寫書籍者為一位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各大報紙紛紛發表社論,有的充滿畏懼,有的充滿憤怒。也就在那一年日本為了平衡對美貿易順差,壓力下簽署「廣場協議」;之後美歐聯手拉抬日圓,漲幅近三分之一,吃掉了日本大半外匯,日本正式進入泡沫經濟時代,也終結戰後最大繁榮期。
現在事後看來,日本人真是癡傻!1988年還高興地抱著現金買下洛克斐勒大廈,甚至打主意入主紐約地標「World Center」。「歐元之父」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孟代爾去年9月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專訪,明白點出當年「日本人做了愚蠢的決定」;日本從此經濟消失20年;前10年泡沫經濟留下壞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Japan No.1」正式結束神話;後10年經濟停滯,只靠出口微成長。現在美國人又來了!金融海嘯剛發生時,向全球賣出有毒金融產品的美國人曾短暫懺悔一下,但也就那麼一下。一年後美國人又大聲了,而且聲調、語氣、論述都複製1985年的版本。這一次他們的對象,是中國。
第一部曲,宣告並預言「中國即將統治世界」;第二部曲,高唱人民幣嚴重低估論,130名國會議員聯名指控中國操縱匯率;第三部曲,美元不聲不響地與其他國家貨幣競貶,由於美元仍居全球不可替代的國際貨幣地位,美元貶值等於美國人將他們的債務丟給包括中國、台灣等持有龐大美元資產的國家分攤。
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有一批學者積極研究日本消失的10年,很怕美國重蹈日本之路。這些美國學者當然不會有足夠的客觀性,願意把時間再往前推10年,看著勤奮的日本人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
美國沒料到中國這次變精明,他們也正研究日本消失的10年;北京請益西方孟代爾、史迪格里茲等經濟大師當國師。這一次中國官方早已吃了秤砣鐵了心,人民幣絕不上當,不會重蹈「廣場協議」陷阱。中國不向美國帶頭的國際壓力屈服,人民幣不會大幅升值,讓中國經濟從此也走上日本的不歸路。


中國謹慎 不當傻子
日本人隔海看著這場主角換人但戲碼熟悉的人民幣大會戰,感慨恐怕很深。日本民間是全球購買最多雷曼債券的受害國,事後他們沒有從美國得到一絲補償。日本唯一賴以出口稱霸全球的TOYOTA汽車,又因煞車出包在美國不斷被放大至政治層次;美國國會史上第一次出現一位外國CEO,至國會被質詢羞辱。世界上有沒有一個國家有權請雷曼CEO或馬多夫,至該國接受國會質詢或批評?日本人最親美也受害最深,但他們沒有一絲絲權力表達憤怒。
中國小心謹慎地看待後金融海嘯的時代,最壞的已過去,因此全球一致行動的時代已結束;從此是各國角力的開始。中美不可能全面鬧翻,但也不可能為了換取對美貿易,中國再誤上賊船。從去年開始。中國官方幾乎駁回多數國企對美併購案,中國不想當個傻子,投資美國,再被當地工會套牢。一位了解中國核心政策的朋友告訴我,中國官方領導人的原語談話,「連自己多少斤兩都搞不清楚!被騙光了,還以為自己是贏家!」
按照最新2010年新數據,西方至今仍佔全球經濟總額2/3;談亞洲崛起,不如正確地說亞洲只分了一杯羹。至於所謂「中國統治世界」,別跟著美國瞎鬧了!

 

【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 2010年03月20日蘋果日報】

 

mj_thisisit_150x68.gif 

chopin_150x68.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