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WEEK.jpg 

談到近來的經濟,多少讓人感到洩氣。歐洲的危機持續著,就業數據令人失望、股市下跌──還有通貨緊縮的可能。

通貨緊縮──通膨的邪惡雙胞胎──相當罕見,在本地已經有近八十年未曾發生過了,而且,不像「國家經濟研究局」會針對經濟緊縮召開「衰退測定委員會」,並沒有任何委員會宣告通貨緊縮已經回來了。

 

經濟學家普遍同意,通貨緊縮指的是由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下滑所看到的普遍性物價下跌的情況。 「我不知教科書裡是否有定義,但在我宣布通貨緊縮已發生之前,我得先看到全年消費者物價格指數下降。」加大柏克萊分校經濟學教授布拉德德隆表示。消費者物價指數在過去12個月裡上升了2%,但4月和5月各下降0.1%和0.2%。在2010年的前五個月裡,基本上是持平的。

 

通貨緊縮有什麼不好?畢竟,很多東西跌價就是個驚喜。通貨膨帳被幾代以來的經濟學初學者和央行視為妖魔,因為它會侵蝕了存款的價值。然而,在我們一生裡的多數時候,溫和的通膨卻是種常態。好吧,原來通貨緊縮同樣也有好的和壞的兩種。

 

壞的通貨緊縮,就是我們在大蕭條時期遇到的那種。「上一次顯著的通貨緊縮發生在美國1930年代」羅格斯大學經濟學教授邁克‧波爾多說。「在1929到1933年間,物價平均跌了15%」。那一次的通縮是由於在產出、需求和信用各方面的衰退,造成現金太少、工資太低,而商品和工人則相對太多。大蕭條時代的工資和物價下滑是災難性的,因為這使得公司和消費者降低了償債的能力。

 

不過,也有好的通貨緊縮,當時物價下跌,但經濟卻蓬勃繁榮。在因經濟火熱而被稱為「咆哮20」的1920年代裡,物價每年下跌約 1%。 在1870年和1896年之間,物價一邊下跌,經濟一邊成長──其間繁華與蕭條起起落落。原因在於:如鐵路,電報,電力與裝配線等創新發明,使得農民、企業家和製造商的生產與運輸成本更低且更有效率。

 

要如何對通貨緊縮作出價值判斷,部分取決於你身處資產負債表的哪一邊,以及更大的經濟情勢的發展方向。以固定利率借款的人─如政府、許多公司和業主,─會歡迎通膨並擔心通縮。在工資和物價年年溫和增長之下,背著現有債務會比較輕鬆。此外,在大量的經濟能量未能發揮之際─如工廠歇業、失業者滿街─些微的通貨膨脹正是一劑良藥。而不斷下跌的物價,則會抑制投資和承擔風險的意願。更進一步來說,許多經濟學家和各國央行都認為,最理想的通貨膨脹率是略高於零。「經驗顯示,2%或3%的通膨率最能讓經濟充分發揮潛力,並維持最大的就業率,」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約瑟夫‧加格農表示。事實上,聯邦儲備局──我國的首席通脹戰士──確實希望物價上漲。聯邦儲備局的任務之一是「穩定物價」,這代表著穩定而可靠的年通貨膨脹率。不用多作解釋,因為聯邦儲備局制定的貨幣政策,正是以每年1.5%到2.0%的通膨率為目標。

 

新的CPI數據將會在7月中旬出爐。如果是負數,那將會是連續第三個月下降,這勢必引起有關通貨緊縮的廣泛討論 (自從1930年代以來,還沒有看過連續4個月下降的記錄)。但是在考慮通貨緊縮的風險時,我們不應該只看消費物價指數。當經濟成長率大體上超過3%時(如同今日),不必對物價溫和下降的現象太過擔心。 「增長遲緩或停滯再加上通縮,那才可怕。」邁克‧波爾多說。換句話說,要小心的是成長停滯。

 

【本文譯自《NEWSWEEK》JUL12/2010,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