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jpg 

自離開博物館工作後,從最初的負笈英倫國際拍賣公司開設之藝術鑑賞研習,和英國大學研究所藝術與考古碩士課程,到進入藝術媒體或親赴現場,或遠距觀察報導倫敦、紐約、巴黎、香港、北京等各地之中國藝術品拍賣,十餘年來與中國藝術市場結下不解之緣,近一年來更因職位變動之故而頻繁飛赴北京,每每在拍賣現場或歸來時與圈內朋友們分享心情,眼看著市場現況,今非昔比,大家總是感觸良多,有朋友說,也該是有人出來說話的時候了。

以展覽為常態.行銷拍品

過去,拍賣公司如果推出私人收藏專拍,總是引起話題,更是美事一樁,因為這意味著此收藏家個人知識和品味的展現,是其多年收藏功力向收藏界繳交成績單的時候,其他有識之藏家、買主莫不翹首以盼,摩拳霍霍期待承接這批經過刪選沉澱後的精彩藝術品。收藏家在用心建立收藏的過程中,付出了無數的心血,並經歷了許多眼力的考驗,所累積出的優異成果、受到各方讚譽,甚至受到代表學術殿堂的博物館邀請展出,或收錄於重要學者的重要著作之中,對藏家與其收藏而言,無異是種肯定並且是榮耀的象徵,這些紀錄也因此成為該藝術品的履歷表,並間接成為收藏上拍時爭取高價的幫手,這是一種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過程。

然而,隨著中國市場興起與拍賣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拍賣公司尋求拍品面臨激烈競爭,於是古董商庫房裡的存貨,也能以收藏專拍面貌現身。投資風氣當道,加之獲利之心急切,倒果為因,一切反其道而行,來源出處,展出紀錄,著作發表……都成為包裝行銷的手法;更因新興買家的盲目輕信,操作手法也就日益粗糙拙劣,甚至虛假捏造。像是古董商甚至收藏家有計畫地,將未來要上拍的存貨或收藏安排至博物館、美術館展出,並出版展覽圖錄,運作時間從過去的十數年,縮短至三、五年,甚至一年乃至一個月,展出場地也從小型私人美術館到重要公立博物館。

過去,拍賣公司偶一為之地替關係深厚的古董商或收藏家舉辦收藏巡迴展,多年之後將整批展品上拍;如今,則有拍賣公司在自家展覽空間常態性、規模化地為徵集到的各方私人收藏舉行主題特展,並同時以高額權利金,吸引需要營運經費的重要公立博物館之重量級館藏參與聯展,企圖拉抬即將上拍、但水準參差的拍品。

過度包裝.小心為上

學者專家為高價名物或有爭議拍品撰寫專文錦上添花或背書,以取信於藏家買主,此方法雖已行之有年,只是在過去多為聊備一格的基本動作。如今在新興買家不具備鑑賞能力、且信仰名牌的情況下,拍賣公司砸重金,聘請知名專家學者針對拍品撰寫鑑定專文,主要的學術推論過程如何,似已退居次要地位,專家學者的知名度反而躍居於前,出現了拍賣官於該拍品開拍前宣告知名專家學者的專文鑑定,拍得高價後,又於拍後新聞稿裡再次強調的現象。

如今藝術市場競爭越加激烈,藝術品單價隨著投入資金日益龐大而更加高昂,不可避免地,積極爭取獲利的拍賣公司行銷手法也勢必因此更為變本加厲。包裝行銷原本無可厚非,然而偏離事實太遠、過度的行銷包裝卻容易造成反效果。就中國古代書畫文物而言,其鑑賞知識門檻原本便不低,也非一蹴可及,對期望於短期內投資獲利的新興買家來說,時間準備上既來不及,且是十分不值得的投資,於是,對於藝術品本身以外的周邊證據,如學者專家的意見和公立博物館展出紀錄的依賴,便十分嚴重,卻也因此給予拍賣公司針對買家需求進行操弄的空間。

公立博物館的教育責任

正由於一般買家建立藝術知識不易,轉而依賴象徵專業權威的學者專家與公立博物館,故而拍賣公司以高額費用延請學者專家與公立博物館助其銷售藝術拍品,這中間不免存在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藝術品拍賣畢竟是商業行為,其終極關懷是獲取最大利潤,並非如學術界所追求的是真理真知;當代表具權威仲裁力量的學者專家和公立博物館的參與,演變成為拍賣公司行銷包裝的一環時,箇中分寸的拿捏不可不慎,否則一不小心,則或將傷害其累積多年的專業形象與學術高度,並將因此失去其公信力,對市場而言同樣也是種傷害。就學者專家而言,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發表場域、手段和目的之不純粹,將會使立論受到質疑。欲避免此問題最理想的情況將會是:由拍賣公司引用學者專家在其他學術刊物或學術研討會上,所發表有關該拍品真偽鑑定的論文;其次,如非得要針對特定拍品撰寫專文,也應盡量避免具爭議性的拍品。

就公立博物館來說,在舉辦展覽之前,應對私人收藏之真偽優劣進行把關,並了解此批收藏展出之目的,甚至需於簽約時寫下但書,否則難免招惹拿納稅人所繳納之政府經費,來為拍賣公司之商業行為作嫁,卻又與公眾利益無涉的非議。肩負社會責任的公立博物館,反過來應該與學者專家聯手,堅持展覽與研究的品質,加強藝術教育的推廣,這也是其原本設立之任務,從而幫助也是博物館觀眾身分的藏家買主們,建立正確的相關知識和良好的鑑賞能力,以洞察行銷包裝的本質,並破除名家收藏、名人代言、名館展覽的名牌迷思。

重新審視藝術的本質

如果拍賣公司、學者專家和公立博物館,在現今的市場生態中未能保持自覺,或許,當有一天所有周邊證據在極度被濫用導致失效之後,一向尋求捷徑的新興買家們,在無所依歸的情況下,才會開始正視藝術品本身,願意回歸最原始、但也是最根本的道路──透過勤勤懇懇地鑽研藝術史和工藝史,並至各地欣賞觀摩重要公私立收藏標準品,花費時間與心力好好認識藝術品的時代風格、製作技術和歷史定位,以培養鑑賞藝術品的精準眼力,藝術市場也才會跟著重視拍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不再迷信所有偏離正軌的包裝行銷手法,畢竟藝術本身的價值與美感,並不會因為這些周邊證據或理論的真假優劣,而有一絲一毫的改變,這正是所謂物極必反是也。

可喜的是,人為操作手法也非從無敗績,像是拍賣公司打著展覽館展出過的拍賣專場,在成交價和成交率表現上,並未因此更加突出;對真偽具爭議性的拍品,如果學者專家貿然為之背書,市場對其立論也不必然再買單,一切終究回歸到事情的本然與應然,也就是藝術本身,惟有當所購藏的藝術品本身品質夠好,所具備的履歷表夠堅實,才通得過一次又一次的市場檢驗,所有不論是金錢或時間心力的投資,也才能獲得真正的報償。

【《典藏古美術》2010年7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