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na.jpg 

在台灣袋包工廠外移東南亞、中國多年後,沒想到走進台中南屯的一幢7層廠辦大樓,還聞得到植物揉皮的氣味、聽到縫製袋包的機械聲…。

     「這裡從開發材料、設計、製造、物流做到行銷,強調100%MIT,」聯野國際公司總經理岳明磊解釋,這幢廠辦大樓原是過去為外商做袋包採購賺到錢,買地自建的驕傲,現在企圖做為連結新世代創意和扎實產業資源的平台,「因為MIT逐漸產生新意,對中國而言,他們對MIT產品好奇、感興趣,對台灣來說,正是打造優質MIT原創品牌的機會。」

     這也是當初促使聯野結束為外商在中國一年3千萬美元採購生意,回台自創品牌Satana的主因之一。

     岳明磊夫婦做袋包30幾年,曾任Hedgren、Kipling等知名休閒手袋OEM夥伴,見識外商如何進行企業併購,也為他們把機器、生產線移往亞洲,促成外資和台商合開工廠。

     但畢竟是為人作嫁,而且長遠來看,勢將被中國本土化取代,難跟內地個體戶價格競爭,據岳明磊觀察,能夠續留中國的台商主要有3種:有品牌、資本密集、有專利或經驗的專業技術者。

     「有品牌才有根,可以延續事業。」心有所感的岳明磊回台,與一位Hush Puppies的設計師聊起,便決定攜手自創品牌Satana,後來合夥關係雖生變,他與老婆、副總經理鄭鈴珠(見下圖)仍堅持下去,各自負責品牌經營、開發設計等工作。

     算算,至今聯野已投資5千萬元以上,學習「自創品牌」這門課。以往做OEM採計畫性生產,只要找到價格最低、品質最好、交貨準時供貨商就好;現在自創品牌,須先找出生存模式,及活得更久的經營模式,這也是近年許多外移工廠鮭魚返鄉的領悟。

     岳明磊舉台灣文創業為例,已走向精緻文化、精益求精,品牌商須找到或創造商品的另一面價值,被消費者肯定。例如,聯野便把袋包視為生活型態的延伸,襯托身分的配件,且針對台灣人口密集,常需擠公車、捷運,便設計了不易髒、不怕破、有拉鏈,滿足安全和質輕的需求。

     簡要說,顧客關心的是品質、功能、設計、差異性。為了洞悉消費者需求,夫妻倆自己設櫃、跑櫃,從經驗中學習找出Satana要經營的市場,起初走利基路線,第一代主打創意商品但失敗,接著嘗試使用花俏材質、小量製作,現在第三代走質感、輕量的路線,市場目標也從學生提升至社會新鮮人,專心經營理性消費者、提高客單價,逐漸將品牌形象和產品連結。

     「做品牌進軍零售業,就要不斷地變,」岳明磊曾對設計、形象產生迷思,推出量少但顏色、款式多的商品,叫好不叫座,零售業的殘酷,讓他自去年回歸務實面,從產品瘦身、財務健全著手,找到快速運轉fashion的應變模式,並迅速擴充經濟規模。

     目前Satana約有50至60%的顏色屬於基本色,維持市場基本盤;10%是櫥窗顏色,擔負形塑氛圍、吸引目光、炒作話題的任務;剩下30至40%按趨勢或季節變換,屬於搭配組合強的個性商品,創造品牌差異化。

     聯野的策略是,善用台灣產業優勢,以月為單位,不斷換新商品款式、材質,拉高人潮川流量,藉此打敗受限於時間、庫存壓力的進口品牌。

     要做到這點,聯野需有扎實製造的基礎,並掌握核心設計,所以陸續把海外生產移回台灣,且使用台灣強勢的尼龍材質,自行開發牛皮加工,經營品牌辨識度,訴求100%MIT。

     但在串連價值鏈的過程中,岳明磊發現,以往產業外移已對台灣的衛星工廠體系造成斷層,所以他索性在廠辦大樓裡自行建構垂直整合的產業鏈,一方面增強經營效率,一方面將新世代的活力創意與豐厚的產業資源連結,走更遠的路。

     擺在聯野眼前的新課題是,如何就目前有限的生產力,提高銷售金額,趁著Satana進駐阪急百貨,被要求客單價提高3成的機會,將從產品材質和風格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隨日商Uniqlo進軍台灣,Satana也會以更高的精緻度加上稍微提高價格的策略應戰。

     2010年Satana預計售出4萬個包,年營業額達8千萬元,立足台灣之後,隨經銷商Leon's collection登陸,2011年挑戰億元大關,在生產效益、流通速度、客單價、差異化都提升下,可望走出一條品牌創價求生的路,長遠看,Satana更想證明,「除了高科技產業,皮包業也可以根植台灣,拓展國際。」

(本專欄由經濟部國貿局、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與工商時報共同策劃執行)

  • 2010-08-04
  • 工商時報
  • 【邱莉玲】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