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據國際清算銀行 (BIS)調查,2010年全球外匯交易額飆升,目前平均每日交易額高達4兆美元,比2007年上次進行市場調查時的3.3兆美元成長了20%,相當於德國一年的經濟總值。

這是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首次對外匯市場的調查,BIS調查顯示,全球外匯市場欣欣向榮,主要是避險基金、保險公司、各國中央銀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推波助瀾,而電子交易平台的方便性,也讓零售交易吸引力倍增,但外匯市場集中在少數銀行和交易中心的情形日益嚴重。

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銀行積極尋找低風險獲利來源,外匯業務成為新目標。外匯交易是所謂「流動」業務,利潤來自交易手續費,而不是用銀行資本冒險投資。

全球外匯交易三年成長兩成,主要是即時交割的「現貨」外匯交易額躍升近50%,每天達到1.5兆美元,推動市場成交額激增。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英國央行的數據顯示,外匯業務集中在少數銀行的情形日益明顯,外匯交易額最大的10家銀行市場占有率從2007年的70%升至77%,交易額最大的20家銀行則占了93%的市場。

外匯市場大戶以德意志銀行和花旗名列前茅,瑞銀、摩根大通和匯豐也是重要角色。

BIS報告顯示,過去以銀行間交易商為主的外匯活動,現在轉向避險基金、共同基金、中央銀行等非銀行機構。

美元仍是外匯交易天王,但所占比率由2001年的90%逐漸下降到2004年6月的85.6%、2010 年4月的84.9%。美元交易下降,受惠的是歐元、其他G10國家和新興市場貨幣。

美元兌歐元仍是最主要交易,占28%;其次是美元兌日圓的14%、英鎊兌美元則由2004年的高峰降至9%。

報告顯示,倫敦在外匯交易優勢增強,目前占全球交易額的36.7%,高於2007年的34.6%。美國以17.9%(上次調查時為17.4%)居次,日本則從瑞士手中奪回季軍,市占率6.2%。

【編譯朱小明2010/09/02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