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jpg 

當驗孕棒出現兩條線,很多準媽咪一開始都會不知所措,礙於傳統觀念「懷孕三個月不能說」的禁忌,讓準媽咪滿腹疑問卻無從開口。由婦產科醫師與營養師提供準媽咪懷孕初期的全方位照護指南,發現懷孕之後,一定要做的4件事,幫助準媽咪輕鬆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f_269975_1.jpg 

「好朋友過了兩週沒來,一驗之下才發現自己懷孕了,這段期間,曾經感冒吃藥,還和老公慶祝結婚週年而小酌了兩杯……做了這麼多不該做的事,對胎兒會不會有影響?」「我發現自己懷孕了,到底要去大型醫院還是婦產科診所掛號看診呢?」

面對準媽咪的滿腹疑問,萬芳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仇思源表示,發現自己懷孕之後,準媽咪可以從這4件事著手:1.根據個人需求訂做產檢項目;2.掌握就醫與用藥的安全守則,用藥前先確認;3.保持輕鬆心情,維持規律生活,不慌亂、不緊張;4.調整日常飲食內容,讓腹中Baby營養滿分,準媽咪健康加倍。準媽咪用心做好這4件事,能讓自己充分享受懷孕的甜蜜負荷,安心度過孕期。

f_269975_2.jpg 

第一件事~訂做產檢項目

排除懷孕初期的不安因子

根據醫學上的定義,懷孕初期指的是懷孕0~12週這段期間,不論是否為高齡或是一般孕媽咪,發現懷孕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確認胚胎著床的情況。

仇思源醫師表示,「懷孕初期的檢查,首先得看是不是有子宮外孕?只要確定是在子宮內著床,接著就要看是不是正常的胚囊?然後,再看胎數,是單胞胎或是多胞胎懷孕等等。」這一次的產檢時程大約是在懷孕6~8週左右(通常就是好朋友沒來之後,立即到婦產科檢查的時機)。

 

高齡懷孕,孕初期風險高

大約在懷孕8週左右,還得確認胚胎有無心跳以及心跳是否正常?仇思源醫師表示,「臨床案例中發現,年紀越大的孕婦比較不容易受孕,這是因為卵子品質會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所以,懷孕初期一定要確定胚胎心跳是否正常?因為有可能會是空胞蛋,也就是敗壞性受精卵,或是過期流產的發生率也比一般孕婦來得高,也就是懷孕到了一定程度,胚胎心跳卻突然沒了,這些情況都是高齡懷孕需要特別留意的。」

此外,他說:「再來是看有沒有習慣性流產的情形,高齡孕媽咪發生習慣性流產的比率也較高,如果真的是長期都沒辦法有正常的胚胎,就建議夫妻要做染色體的檢查。」

 

當懷孕初期的危險因子都一一排除之後,在懷孕8~12週左右,準媽咪就能領取《孕婦健康手冊》,開始這一段獨特的人生旅程。仇思源醫師表示,不過,不同醫療院所發給準媽咪《孕婦健康手冊》的時間點也略有不同。他舉例說明,「以萬芳醫院為例,會等進入第二孕期比較穩定之後,才發手冊。」拖這麼晚發手冊,就是為了避免各種不確定的意外狀況發生。

 

Note~高齡孕媽咪直接做羊膜穿刺

高齡孕媽咪確認胚胎正常發育之後,待進入懷孕中期再做羊膜穿刺檢查。若為一般孕媽咪,則可在懷孕初期自費做胎兒頸部透明帶篩檢。

f_269975_3.jpg 

第二件事~用藥前先確認

懷孕前3週用藥不影響

一般來說,在懷孕4週以前,大部分準媽咪都不知道自己懷孕了,直到下個月的好朋友遲遲沒來報到,才開始懷疑自己可能「有了」。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因為感冒用藥或還在持續吃中藥調理身體,孕媽咪不免擔心是否會影響胎兒?

仇思源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懷孕的前三週,假如吃到任何藥物,對胚胎的影響不大,就算照了X光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3~8週正在發育重要器官,若服用藥物,就得特別留意。」

 

Note~勿自行使用任何藥物

懷孕期間,準媽咪體內黃體素濃度比較高,黃體素有助於全身肌肉放鬆。但是,也因此,以前曾經發生過肌肉拉傷或受過傷的部位,會因為肌肉張力變差使得懷孕時這些部位的症狀又變得明顯。仇思源醫師表示,若有這種情形,有些適當的藥物是可以幫助緩解的,但建議準媽咪不要自行購買及使用任何藥物,特別是有些藥物的成分相加之後,有增強藥效的作用,但也可能會影響胎兒健康,建議還是請醫師開立。

f_269975_7.jpg 

第三件事~保持輕鬆心情

多休息少做激烈活動

懷孕初期,準媽咪體內的黃體素分泌比較高,也讓準媽咪容易感覺想睡、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這段期間,建議準媽咪把握機會多休息。仇思源醫師特別叮嚀,尤其是高齡孕媽咪,通常在職場的地位也較高,相對來說壓力也比較大,容易有出血的情形,而初期出血是先兆性流產的徵兆之一。這段期間如有出血或輕微碰撞發生,都應該立即到醫院檢查。若孕期有出血情況,也可能是陰道長息肉或是子宮頸癌,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醫師會視情況給予黃體素,主要作用為穩定出血情形,但最好的安胎方式仍然是多休息。「而且,補充黃體素之後準媽咪也會容易感覺想睡,這種情形還是建議在家休息比較好。」仇思源醫師補充說。

 

Note~散步是最佳運動

12週以內仍是容易流產的高危險期,仇思源醫師表示,這段期間唯一還可以繼續進行的運動,就是散步,其他類型的運動,例如孕婦瑜伽、孕婦太極、飛輪有氧、水中有氧、游泳等,建議12週以後再進行比較好。而比較劇烈的運動例如跑步,則整個孕期都不建議。此外,也要避免長途飛行,一方面是因為飛機上有紫外線照射,而且長時間坐在椅子上,孕媽咪也容易發生靜脈曲張、下肢靜脈栓塞等狀況。若是短程飛行,則建議12週以後為佳。

 

第四件事~調整飲食內容

孕前BMI值決定孕期飲食菜單

懷孕之後,體重的增加與營養的攝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何只胖胎兒不胖媽媽是準媽媽們重要的飲食功課。萬芳醫院營養師魏賓慧表示,懷孕前BMI值過輕的瘦子孕媽咪,可以透過每日增加1~2份的營養小點心來達到營養需求。

「比較瘦的孕媽咪通常胃口也比較小,而且懷孕初期也容易有害喜的情況,其實不需要一次吃很多,以免更容易反胃,只要在兩次正餐之間增加1杯牛奶或1份三明治、1份水果,正餐部分增加一小塊肉或一小份蔬菜等,就能讓健康加倍,營養滿分。」

但是,若是孕前BMI值屬於過胖或肥胖的孕媽咪,懷孕期間就要多注意熱量的控制。「這類型準媽咪不需要額外增加熱量或食量,但要注意避免油脂過量,含糖類食物的攝取也要多注意,例如澱粉類食物,以免懷孕初期體重即快速增加。」

 

Note~蛋白質、葉酸要補足

懷孕初期可多吃富含蛋白質、葉酸的食物,例如每週吃3~4次的鮭魚、豬肉、雞肉、綠色蔬菜、豆莢類等,少吃高熱量、高油脂(油炸、油煎、油酥)、高糖分(糖果、含糖飲料)的食物。此外,生食要注意食材的新鮮度,以免引起腸胃炎。當然,菸、酒、茶、咖啡最好在得知懷孕之後就少碰為妙。

 【文/吳碧芳 採訪諮詢/萬芳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仇思源主治醫師‧萬芳醫院營養室副主任魏賓慧營養師 攝影/陳炳煌‧詹建華】

【完整內容請見2010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