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新聞周刊.jpg 

NHK把當下的日本稱為「無緣社會」,血緣、地緣等傳統的人際關係,在都市化、少子化、個人主義化的衝擊下日趨淡化,人們則日趨孤立。

沒有了鮪魚,沒有了奶油─你無法想像.bmp 

九月第三個星期一是日本的「敬老之日」。原來在九月十五日慶祝的「敬老之日」,二〇〇四年改到第三個星期一,是為了增加長周末,讓年輕人多一次機會去外地旅行,根本沒有考慮老人家的利益。現在回想,日本敬老思想之沒落,是早就開始的。

 

每年「敬老之日」之前,日本各地的公所發表,當地超過一百歲以上的老人有多少名,然後各位市長、村長紛紛拜訪當地頭號老壽星,贈送禮金或紀念品。今年,同樣報導卻令全體日本人感到怪不好意思。七月底,東京足立區發現了一百一十一歲老人家的木乃伊。他大約是三十多年前在家中去世的。死者的太太、孩子、孫子女都住在同一棟平房裡,卻沒有請醫生,也沒有申報死亡,反而替他申請養老金,總共騙取了將近一千萬日圓。

 

令人真正驚訝的是,在之後的一個月裡,日本全國發覺了許多宗類似案件。有人把母親的骨灰藏在背包裡,有人把父親的屍體埋在垃圾裡,顯然沒有能力辦喪事,偏偏沒有忘記領取養老金。還有更多人,早就跟老人家失去了聯繫,後來在哪裡健在還是已經去世都不曉得,被政府官員尋問時,只要沒騙取養老金就心中無愧,沒甚麼不妥當似的。

 

當初,報紙的社論、電視上的評論員都搖頭嘆息:日本社會甚麼時候成了這樣子?之後,大家冷靜觀察自己的周遭,不能不發覺:鄰居、熟人、親戚、甚至家中,確實有人多年不見了。他們究竟怎麼了?我們為甚麼沒有問個究竟?不是因為覺得麻煩,所以寧願視而不見的嗎?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台報道,日本每年有三萬二千人孤獨死亡,非得由公家辦後事。其中有一千名更是身分不明,登在官報上的消息也只有性別、身高、所持品而已,無人知悉他們的姓名或出生地,呼籲親人領取骨灰一般都沒有結果。那一千名當中,估計有一部分人在日本的某地還有居民登記,且由家屬領取養老金。

 

NHK把當下的日本稱為「無緣社會」,血緣、地緣等傳統的人際關係,在都市化、少子化、個人主義化的衝擊下日趨淡化,人們則日趨孤立。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裡,最無力的是老人和幼兒。

 

所以,最近在報紙上,除了多數老人失蹤的報道以外,就是一宗接著一宗的兒童虐待案件。加上經濟的不景氣,適婚年齡三十五歲的日本男性有一半說,因為收入不夠高,無法成家。而社會學者也指出:單身人口之增加,恐將促進整個社會的「無緣化」。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新聞周刊》2010年23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