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CONOMIST.jpg 

歐洲最大的工程公司過去以兩件事廣為人知:一是除了利潤,樣樣都生產;另外就是醜聞。現在情況大不相同了。

 

位在柏林市中心的百年廠房裡,矗立著一塊四層樓高、閃閃發光的鍛造金屬。它比一個人的身體還要厚,重量幾乎等於波音的新夢幻客機。這一大塊鋼鐵──基本上,是個巨大的螺栓──很快地就會裝配到一座巨大的、足以供應一座小型城市電力所需的天然氣渦輪機裡面。

 

也許世上有十幾家公司可以造出類似的東西。然而,事實是:在一個視製造業由富國移往成本較低國家為正常的時代裡,它卻出現在德國首都,象徵了該國製造業的強大恢復力──以及大型元件製造商西門子的能耐。

 

即使在歐洲深陷二戰以後最嚴重的衰退裡,外界對德國貨─特別是西門子的產品─仍然有著強勁的需求。今年以來,德國的製造業訂單比2009年成長了25%。來自海外的訂單更成長了30%。六月底為止,來自西門子的延續性事業的訂單比去年成長了16%。本季的營業利潤提升了40%。

 

西門子噴發式的成長,甚至使它就某些方面已經領先其長久以來獨霸全球的對手─通用電氣(GE)。根據伯恩斯坦研究所的分析師Martin Prozesky的計算,若以可以相互比較的銷售業務來看,西門子的規模已經比GE要來得更大了。GE的整體銷售額在今年上半年還是比西門子高出50%,但是若把GE資本公司這家龐大的美國金融服務公司與西門子的小型金融事業部門(幾乎只用來提供賣方融資)扣掉,兩家公司的規模已相去無幾。再把GE的媒體持股拿掉,西門子就領先了。在雙方直接重疊的業務領域裡──還要排除GE的噴射引擎事業部門──西門子的銷售額已經比GE多了50%。

 

再造工程

 

在短短幾個月裡,他已經完全改造了這家公司的管理架構。「我在公司裡最先講的句子之一是:速度,速度,速度。」Löscher先生總結該公司改變速度之快時說道。一半的經營團隊被請走、11個子公司縮減成3個「部門」。過去管理上的委員會與合議制被取消,Löscher先生讓他的部門主管對自己的事業負起完全責任。「這是對問責制與責任制的調整,好讓我在一天結束的時後盯著你瞧說:你要對此負責。」他說。

 

X光的願景

 

健保市場裡的市佔率之戰,可能是西門子所要面對的最艱困戰役。毫無疑問地,該公司曾經是這個領域的技術領導者(多年前,西門子就收購了第一家在19世紀末葉製造出X光射線管的公司),但1990年代在這個龐大的市場裡,西門子的佔有率卻持續地下滑。即便它有最好的產品,但其價格不具競爭力,因此也不斷在虧損。

 

 

 

【本文譯自《THE ECONOMIST》SEP11-17/2010,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