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CONOMIST.jpg 

拉丁美洲的新希望──而北美需要對以新的態度面對之

 

 

今年是拉丁美洲對西班牙展開政治獨立鬥爭的200週年。外界若認為此事沒有什麼值得慶祝,倒也無可厚非。在墨西哥,可資為200週年紀念的,是販毒集團與政府之間的火拼,規模之大乃該國百年前革命以來所僅見。最近在墨國北部農倉裡發現的72具偷渡客屍體也提醒人們:有些拉丁美洲人民在自家國內仍然深感毫無出路,因此不辭萬死想到邊境以北追求永難企及的美國夢。

 

除了古巴,舊的獨裁者已被民主所取代,但是拉美的其他醜陋面,如腐敗和不公,似乎根深蒂固如昔。軍政領導人也一樣:委內瑞拉的查維茲,憑藉著龐大的石油暴利,正試著要橫柴入灶,在這個月的議會選舉裡求勝。

 

經濟復興

然而拉美地區還是有亮眼的事。至2008年為止,該地區的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為 5.5%,而通貨膨脹率是個位數。金融危機暫時中斷了增長速度,但拉美地區第一次成了風暴的無辜旁觀者,而不是主角。今年,該地區的經濟成長率將再次超過 5%。經濟增長將與社會進步攜手前進。幾千萬的拉美人民脫離赤貧,加入膨脹的中下階層。雖然分配不均仍屬世上之最,但它在大多數國家裡卻持續在改善。雖然政客們在夸談一體化,區域內的企業卻悄悄地朝此前進──見證了一批跨拉丁美洲企業的出現。

 

自滿的危險

雖有小成,來路仍長。想要成功,不管是拉美國家或北美國家都需要有新的思維。

 

拉丁美洲的危險是自滿。相較於許多亞洲國家,拉丁美洲仍深陷於自我造成的障礙之中:除了農業,生產率的增長慢於其他地方。該地區沒有足夠的儲蓄和投資,教育和創新也不夠。由於監管上的繁文縟節,有一半的勞動力消耗在非正規經濟裡,無法享受到技術與規模擴大所帶來的生產力果實。

 

美國的態度也需要改變。擔心犯罪和移民──在南部邊境建長城就是其象徵──正使得美國在與鄰居相處時只見其風險而未見其機會。拉美裔已經是北美第二大族群,美國對拉美越開放,就越有機會創造繁榮,最後才能避免衝突與混亂。落後了兩個世紀,南美和中美洲如今終於實現了自己的潛力。為了幫助鞏固其成功,他們的北方兄弟該建的應該是橋,而不是牆。

 

【本文譯自《THE ECONOMIST》SEP11-17/2010,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