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非凡新聞周刊.jpg 

「犧牲」這個主題,激起了億萬名中國人的共鳴感,一胎化讓多少女嬰被犧牲?空巢期讓多少父母好空虛?

淚眼婆娑中看完了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本片上映迄今,刷新了中國影史上電影票房最高紀錄(人民幣六億五千萬元,相當於新台幣三十億五千萬元)。

 

猶記得去年此時,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訪台時接受本人專訪,當時他就提到華誼一年要拍一部「類型片」的企圖心,也提到「大地震」的製作,結果馮小剛導演只花了前十五分鐘處理「地震」,聰明地沒有讓本片變成賣弄特效的災難片,反而花了近兩小時,處理他最擅長的人物情感。

 

抉擇、犧牲、痛苦、原諒與救贖,本片劇情很簡單,三十多年前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丈夫的婦人李元妮眼看著一對龍鳳胎六歲小姊弟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救姊姊,弟弟沒了;救弟弟,姊姊也活不了;絕望下,媽媽咬牙應了一句「救弟弟 」,後來奇蹟生還的姊姊大為不諒解,刻意不與家裡連絡,悶著聲做了別人家的養女。

 

這一句「救弟弟」,折磨了這對母女三十多年,母親為了怕丈夫、女兒魂魄找不到路回家,不改嫁也不搬家;女兒對親情、愛情都冷漠壓抑,大學時未婚懷孕因不願墮胎而與男友分手,沒臉回養父家選擇獨力扶養女兒,後來更帶著女兒遠嫁加拿大。

 

我認為,「犧牲」,就是整部電影的「中心思想」,地震中,母親只能選擇一個孩子,另一個被犧牲;中國人重視傳宗接代,女孩被犧牲;父母無條件地為子女犧牲……。

 

馮小剛會被新聞周刊稱為「中國的史蒂芬史匹柏」是有原因的,史匹柏操控普羅大眾情緒之精準,就好像把人體當做一台「鋼琴」在彈,電影中觸碰到那個鍵,觀眾就會發出高音的笑聲或低沉的悲鳴,有共鳴就有票房。

 

《唐山大地震》中,觸動人心的「關鍵」名場景,當然是小時候姊姊抱怨媽媽偏心,一顆西紅柿(番茄)只留給弟弟吃;三十年後姊姊回家,在盆裡看見滿滿洗好的西紅柿。

 

「犧牲」這個主題,激起了億萬名中國人的共鳴感,一胎化讓多少女嬰被犧牲?空巢期讓多少父母好空虛?大家很容易想到的,還有為什麼有人「富起來過好日子」,有人卻「被犧牲」?

 

「犧牲是痛苦的」「犧牲是不得已的」,但不代表「媽媽不愛你」或「媽媽不痛苦」,但「犧牲是有代價的」,多年後姊姊看到弟弟的健康、成功,也看到媽媽為自己折磨了一輩子,母女盡釋前嫌大團圓,於是觀眾帶著哭紅的眼眶和滿滿的感動,笑著離開戲院。

 

《唐山大地震》在台灣的票房為何不亮眼?我想,在「個人主義」盛行的台灣,已經太久沒人講「犧牲」這個詞了;事實上,台灣人民已不習慣「父權政府」思惟(大家認為政府是「公僕」);也許有人會問,「慈母(父)」或「惡僕(笨僕)」哪個好?不管答案如何,跟台灣人民談「犧牲」?很抱歉,就算是在電影裡,大家還是不會買單。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新聞周刊》2010年233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