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長期低迷,政府不斷採取各項刺激方案並維持利率接近零,都無法讓景氣徹底復甦。圖為東京街頭一名穿和服的女子在商店外觀望。(美聯社).jpg 

日本經濟長期低迷,傳統看法認為主因是振興方案規模不足及任由通縮形成,導致民眾預期商品價格還會更低而不願消費。但專欄作家桑穆爾森(Robert J. Samuelson)指出,這些看法其實不對,日本的問題在於民間欠缺經濟活力,無法以強有力的民間投資創造就業,加上人口老化。

桑穆爾森在新聞周刊撰文指出,日本的教訓顯示振興方案有其侷限及通縮威脅被過度誇大。

一如美國,日本的經濟問題肇因於資產泡沫。一九八五至一九八九年,日股漲了三倍,至一九九一年大城市地價同樣大漲三倍。泡沫經濟崩潰後,一九九二年底日股比一九八九年暴跌五成七,地價目前也處於一九八○年代初的水準。

日本政府記取教科書的經濟學原理推出龐大振興方案,擴大政府開支、減稅及任由預算赤字大幅增加。日本央行也長期將利率維持在接近零。但這些手段都無法讓經濟恢復活力。

通縮也不足以解釋經濟長期停滯。如果日本人真的因為通縮,預期物價將繼續下跌而減少或延後消費,日本人的儲蓄應該增加。然而,一九九一年日本儲蓄率是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十五點一,二○○八年只剩百分之二點三。

桑穆爾森認為,日本經濟低迷的原因之一是,豐田汽車等部分出口企業雖然效率極佳,但一九八○年代中期日元大幅升值影響日本的出口競爭力。且內需產業一直欠缺活力,日本是工業化國家中創業比率最低者之一。

另一個癥結是人口嚴重老化及減少,讓內需開支降低,經濟低迷使許多適婚男女更不願意組成家庭和生小孩,陷入惡性循環。

日本經驗給予美國的教訓是,龐大的預算赤字與超低利率最多只是必要的權宜之計,無法解決根本的經濟缺陷。

這些作法的成敗繫於民間企業,政府必須盡量鬆綁,排除政策上的不確定因素,否則可能重蹈日本後塵。

【編譯陳世欽2010/11/18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