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 2009/10/19
在過去幾個月,金融市場就有了關於刺激計畫退出策略的議論。大家達成的共識是,各國央行將把低利率政策維持到二○一○年,甚至更久,理由是經濟復甦基礎尚不堅實。各國央行也在討論退出問題,並釋放出以下信號:
【文/謝國忠】

十月六日,澳大利亞宣布加息二五個基點,至三.二五%。這是自一年前由危機引發所有主要經濟體利率集體跳水、迅速降低至歷史最低點之後,第一個上調利率的主要經濟體。

在過去幾個月,金融市場就有了關於刺激計畫退出策略的議論。大家達成的共識是,各國央行將把低利率政策維持到二○一○年,甚至更久,理由是經濟復甦基礎尚不堅實。各國央行也在討論退出問題,並釋放出以下信號:一、它們知道如何退出,並且會在通脹成為大麻煩之前退出;二、它們看不出在短期內有退出的必要。澳大利亞的這一舉措,很有可能會引起那些持有非常昂貴股票和債券的金融投資者關切。

不同的經濟體,將根據各自的情況調整其退出的步調。

首先,美國和英國房地產泡沫已經破裂,因此,不能藉由低利率復甦,明年它們將提高利率,使其與通脹預期的速度保持一致。它們的目標是盡可能使實際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以支援那些仍然身陷不良資產的本國金融機構。它們並不想阻止通貨膨脹,只是要限制其上漲的步伐。低實際利率能使其經濟降低債務槓桿。

第二,中國的刺激政策將主要通過其貸款政策間接地實現。由於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的貨幣仍將釘住美元,這就決定了中國貨幣政策的結局,中國的通脹率和利率很可能會與美國相似。

各吹各的調

第三,由於貨幣強勢,歐元區和日本將有更高的實際利率、較低的名義利率,以及較低的實際經濟增長率。它們將晚於美國提高利率,也將面對較小的通脹威脅。

全球經濟正以二%的增長率和四%的通脹率,朝著溫和滯脹的方向行進。這也是各國央行希望出現的最好情況了:由金融穩定、增長和通脹構成過得去的組合。但是,這是站立在針尖上的平衡,它要求中央銀行不斷調整預期,一旦某個主要的中央銀行犯下重大錯誤,世界將很容易陷入惡性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當中。

現代經濟學認為,貨幣刺激是熨平經濟周期頗為有效的工具。雖然關於貨幣政策為何有效不乏理論支援,但是,這背後有一個骯髒的小秘密,即這種作用是通過資產市場價格上升來實現的。通過做大風險資產估價,導致了更多的債務需求,又進一步轉化為需求增長;也就是說,貨幣政策通過製造資產泡沫來生效。這類刺激產生的結果將很難扭轉,如果想完全逆轉,需要家庭、企業和政府部門共同減少債務,恢復到刺激政策實施之前的水平。

本輪的刺激有著不同的影響。儘管利率水平很低,但是,房地產和股票價格的下降減少了舉債所需的股本,因此,發達經濟體的家庭部門和商業部門的負債率並沒有增加。公共部門迅速增加貸款,以支援行將破產的金融機構,同時增加政府支出,以減輕經濟衰退。這兩條措施都不是輕易能放鬆的。

無論各國中央銀行怎麼說或者怎麼做,比起危機之前,危機後的世界將會出現更多的錢,這筆錢將變為通脹。儘管現在所有的中央銀行對通脹都持強硬口吻,但是,它們不太可能採取行動。在債務泡沫破滅後,有兩種方法可以有效「去槓桿化」:一、破產,或二、通貨膨脹。在過去的一年中,政府的行為表明,它們不能接受第一個選擇,第二個選擇倒是很有可能。

踏上貶值路

上世紀二○年代的德國和九○年代末的俄羅斯,就利用了惡性通貨膨脹收拾殘局。但是,集體搶劫儲戶有嚴重的政治後果,至少現任的政府會垮臺;如果有另一條出路,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會盡力避免走這一步。在債務泡沫之後,人們能夠期待出現的最好的情況就是溫和滯脹了。它的好處是通過把痛苦分散到多年,降低苦楚;缺點是,持續疼痛。

如果央行能夠保持實際利率為零,實際增長率為二.五%,那麼,槓桿率在十年內可以減少二二%。如果實際利率能夠維持在負一%,槓桿率將在十年內下降三○%。這麼做的「成本」大約是五%的通貨膨脹率。這樣做會奏效,但是很緩慢。

如果把滯脹作為目標,為什麼央行現在對通脹口氣如此強硬呢?因為其目的在於說服債券持有人接受現在較低的債券收益率。美聯儲正在通過購買房利美的債券,有效地瞄準了抵押貸款利率。這是美聯儲刺激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時,它也有效地限制了美國國債收益率。

如果所有的國債持有人都拋售,美聯儲完全沒有能力全部吞下。由此帶來的高國庫券收益率,將推動房地產市場再次下跌。美聯儲希望此舉能夠愚弄債券持有人;如果不成功,也可以通過美元快速貶值鎖死這些人。

我相信,出於同一目的,英國也在尋求貶值的策略。在各主要經濟體中,英國的經濟最依賴全球金融。自上世紀九○年代中期開始的全球金融大繁榮,英國經濟從中獲益良多,它的貨幣和財產大幅升值,大大超出了其他經濟活動創造的價值。

由於全球金融泡沫破滅,英國的經濟支柱沒了,其成本未能大幅回落,因此,無力吸引其他經濟活動回到英國。同時,也不能通過減稅來提高其競爭力,因為其財政收入依賴於金融業,而金融業本身正面臨著巨大的虧空。另一種選擇是讓房地產價格像日本那樣下跌,然而,此舉可能會使其銀行系統完全沈沒;因此,英鎊貶值可能是英國經濟穩定的惟一選擇。

冰盒裡的日本

當然,歐元區也是一團糟。由於高失業率,經濟停滯,南歐房地產市場崩潰,歐元不是也應該下跌嗎?是的,應該,但它不會跌。歐洲央行的存在以維持物價穩定為惟一要務。這麼多的政府對著惟一的中央銀行,歐洲央行不太可能很快改變。因此,它不會立刻影響到歐元強勢。強勁的歐元和低通貨膨脹率,可以形成一個自我支援的螺旋,就像日本一樣。即使其他經濟體利率上升,歐元區的實際利率仍然相對較高,支援歐元持續走強。

日本是個世界謎題,它已被鎖定在一個強勢日元、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惡性循環中。大多數日本人有強烈的「日元心理」(yen psychology),日本的政治家和中央銀行的行為,可能反映了民眾的情緒。這種心理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人口老齡化,財富也集中在這些具有選舉權的退休人員手中。強勢日元與通縮,理論上增加了日本購買力,但是,我認為,各種理論都還不能充分解釋日本的行為。最好的解釋是,執掌日本的人能力不足。這些人中,有些徹頭徹尾的蠢人,他們把日本封在一個冰盒裡,拒絕出來。

有更多精彩的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MOU、ECFA 真正受惠股
◎國際趨勢:英特爾財報佳 道瓊上萬點
◎基金導航:亞洲經濟強 吸金力十足
◎劉光衛專欄:匯出VS.買股
◎營收完整版:前三季營收完整版

【完整內容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539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