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誰的部落格.bmp 

無窮的部落格多到讓人目不暇給,不覺間逐漸侵蝕了我們的判斷能力;
網路上的「剪貼文化」讓我們分不清何者為真、為假,何者為事實、何者為想像………

  製作部落格現在成了一股狂熱,每天、每個小時、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有新的部落格出現。而且這個數字每六個月就會翻倍。在你閱讀這一段文章的時間內,就已經有十個新的部落格發表了。

  如果維持這個速度,到了二○一○年,就會有超過五億個部落格,共同腐化且混淆各種事物的公眾意見,從政治到商業、藝術、文化。無窮的部落格多到讓人目不暇給,不覺間已經逐漸侵蝕了我們的判斷能力,讓我們分不清何者為真、何者為假,何者為事實、何者為想像。在Web 2.0的世界中,我們的世界觀、我們寶貴的文化,正遭遇到大批湧來的「業餘者教派」(The Cult of the Amateurs)所攻擊!網路上的「剪貼文化」,竊取了學者、藝術家、編輯、製片者辛勤創作的果實。

  任何人只要有意見,不管有多麼愚昧無知,都可以貼到部落格或YouTube上,或是去改寫維基百科上的條目。匿名部落客和影片拍攝人,如今可以改變大眾論辯並操弄公眾意見,不受專業標準或編輯過濾機制所約束,真相成了一種可以買賣、包裝、編造的商品。


作者簡介

安德魯.基恩(Andrew Keen)

一位矽谷企業家,曾在《旗幟周刊》(Weekly Standard)、《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富比士》雜誌(Forbes)、ZDNet網站等發表有關文化、媒體、科技之文章。創辦Audiocafe.com網站並擔任董事長兼執行長期間,《君子》(Esquire)雜誌、《產業標準》(Industry Standard),以及許多其他報刊均曾特寫報導。現主持播客網站AfterTV,並常出現在廣播和電視節目中。現居加州柏克萊。本書原著網站www.TheCultoftheAmateur.com

 

金融時報?TIME?英國BBC…眾多學者與媒體熱烈討論
“太精采了!”雷席格(《誰綁架了文化創意》作者)
智邦生活館總經理 陳豐偉、超人氣部落客 工頭堅專文推薦

專家對本書的看法:

  「我對這本書的最初反應是:『老天,我現在有好多事情要想一想了。』對於沈迷在Web 2.0交友社群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引發深思、令人清醒的書。儘管基恩所說的,我未必全都同意,但書中充滿了有趣的洞見和研究。基恩所闡述的種種問題亟需面對,不能輕易略過,我期待能看到相關的論辯出現。」──拉里?桑格,維基百科共同創辦人,大眾百科創辦人

  「現在我們正面臨資訊和通訊史上最重大的思考模式轉移,值此時刻,這是一本有力的、挑釁的、寫作技巧出色的書,引人深思。」──Christopher M. Schroeder,HealthCentral網站執行長,WashingtonPost/Newsweek Interactive前執行長

  「重要……將刺激出一些很有建設性的辯論。這本書可以產生正面的效果,改變現下Web 2.0的惰性。」──Martin Green,CNET副董事長

  「任何人要是以為,光憑科技就能造就更好的民主社會,安德魯?基恩將會讓他們三思。」—Andrew Rasiej,「個人民主論壇」網站(PersonalDemocracy.com)創辦人

   「非常迷人,極具爭議性和刺激性。他真是火力全開,毫不保留。」—Dan Farber,ZDNet網站總編輯

  「安德魯?基恩嚴責科技誤用的種種缺失,下筆聰明、機智、深具人文素養──真是謝天謝地。這世上需要一個聰明的巨人歌利亞,去殺掉Web 2.0的大衛軍團。」──強納森?萊斯特(Jonathan Last),《旗幟周刊》線上版編輯

 

導讀 《誰製造了你的世界觀》

  Splog(垃圾部落格)、Flog(冒牌部落格)、UGC(user-generated corruption,使用者製造的腐化);這是你將會在本書中讀到的三個名詞,而它們祇不過揭露出複雜黑暗的網路世界之一小部份面貌罷了。

  打從現在被稱為 Web 1.0 的網路早期發展時代,作為一個充滿熱望與理想的觀察者、我參與了這場風起雲湧的革命;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以網路的佈道者自許,不斷發表著對於網路產業與網路文化的評介文字。一方面,讚嘆於這個美麗新世界的活力、遼闊與多樣;另一方面,也無情批判部份藉由媒體大肆炒作、似是而非的網路商業發展觀念或模式。

  因為太愛網路,所以不希望人們對它抱持過度樂觀的錯誤期許,及至希望破滅之後,反過頭來詆毀、否定、嘲諷它;這,正是我當時的心情。

  正如作者自述,「這本書不是一般的評論,而是一個叛教者的作品。」誠然,如果是一個自始至終就對網路發展抱持排斥與疏離態度的保守主義者(或我私下稱為「被地球重力束縛的人類靈魂」)所作的批判,則或許只值一笑,但是從一個曾經信仰過網路的先行者口中說出來,我們便有虛心聆聽的必要。

  「兩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憑一個開張十八個月還沒賺錢的網站(Youtube),就賣到十六億五千萬美元,兩人各分到價值三億美元的股票,這種不理性的估價和一夕暴富的億萬富翁,已經影響了其他美國人,紛紛感染了這種不理性的態度和信仰。」

  “非理性繁榮”,並非Web 2.0的特有產物;至少我親眼見證了20世紀末最大的一場火力展示,當時是由網景、雅虎、eBay、亞馬遜等Web 1.0時代的先驅者所發起。台灣的網民、股民們,看到太平洋對岸升起超大型煙火,在困惑中,才慌忙試圖理解發生了什麼事。那波煙火打響了網路經濟時代的先聲:唯有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與實際參與,這個經濟體才能夠被運作的更大、更順暢,這是我深入理解後建立的認知。不可否認,有許多極具創意與實用性的新事物在網路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充實了我們原本貧乏枯燥的人生;卻也不可不防,我們對於網路世界(甚至現實生活)的觀點,也受到這些日新月異的 New New Thing 嚴重影響或潛移默化。

  舉個例子來說,作者在第三章提到「有時是一則廣告式報導,卻弄得像是Myspace或Facebook這類交友網站上的個人網頁。有時是一則Youtube上很紅的影片,結果是一家刻意想引導消費者意見的企業所製作。」

  類似的現象,事實上在台灣的「部落圈」也曾引起熱烈的討論:越來越多廠商邀請部落客(blogger)試用商品、試讀新書,主要就是希望藉由他們在部落格上的影響力,增加產品的知名度、可信度,或者作為產品上市前的市場調查。據我所知,一些知名部落客目前多半採取謹慎的態度,在寫文章時註明該產品是由客戶所提供、或者從中獲取多少利益,以昭公信。

  但,這樣的遊戲規則,並非從一開始就建立;部落客、以及部落格的讀者雙方,或許還包括廠商,都必須從實際的經驗中學習、成長;歷經被批評與修正的過程,才建立起一種大家可以接受的互信基礎。

  至於扭曲報導,那更不是Web 2.0時代才有的現象:早在e-mail的時代,我們便時常發現某些人看到網路上的文章或圖片後,將標題按照自己的意見更改、又廣為轉寄出去;台灣某大媒體網站還針對此特別開闢「網路追追追」專題,專門破解這些網路謠言的真相;有些以訛傳訛的程度,簡直令人啼笑皆非!

  這些經由作者所稱的「業餘者教派」基於有心或者無意的二手、三手或無數手傳播,在網路上大量散佈與流竄的訊息,勢不可擋;就連時常被作為 Web 2.0「集體智慧」、「共同協作」象徵的維基百科(wikipedia),也難免充斥著諸多謬誤的字句與偏見。在台灣,更有所謂的「鄉民」文化,儘管未必與本書中所舉的例子完全契合,卻也同樣反映了一種強大的業餘者力量。

  理解業餘者,甚至向業餘者學習,可能是Web 2.0時代最重要的課題。

  當然,本書中提到的部份案例,好比說用Youtube上面某段影片被觀看過的次數,來引證有多少人遭到誤導,這是不夠準確的,因為可能其中有許多人看過之後嗤之以鼻或一笑置之。但,我們不妨將作者這樣的觀點,看作苦口婆心;如果你是網站經營者,必須瞭解這種生態所可能衍生的法律問題;如果你單純是個網路使用者,更需要學習如何在險惡的網路叢林中保護自己。

  話說回來,從來也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一般,在短短的數年間,許多新的理論被建立、被廣為流傳;然後被質疑、被摧毀,又從中生出新的趨勢與理論來。Web 2.0製造了更多資訊垃圾,但也多虧了網路的民主,我們才能發現這些虛偽背後的真相,所以,我還是抱持著審慎樂觀的態度。

「或許保羅.賽門說得沒錯。我們會走向 Web 2.0。
不管喜不喜歡。」

工頭堅 kenworker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資深部落客。1.0時代的網路趨勢觀察者,2.0時代的旅遊平台思考人;目前任職於旅行社,擔任行銷企劃以及國際領隊。創辦《部落客旅行團》,首先將部落格行銷觀念帶入旅遊產業。

  ﹝註﹞「鄉民」一詞在網路上源起於台灣大學PTT BBS中「網友」之俗稱,特別是指批踢踢黑特(Hate)看板之網友。後來此稱呼亦被網友使用至其他BBS及網路論壇中。因取其「愛湊熱鬧」的意味,常被網友用以自嘲。同時,「鄉民」一詞也可帶有貶意,用以指稱一些不懂得判斷事情是非、只跟著群眾起鬨的網友。﹝以上註解乃引用自《維基百科》的條目,倘若有誤,也是「業餘者」之責,可不是我說的﹞

 

 

 

●引言

  我差點以為,一九九九年又重演了。

矽谷景氣回溫,瘋狂的烏托邦理想家又再度四處奔忙。最近在舊金山的一個聚會中,我就碰到了一個這樣的人。

  我們各拿著一杯散發著果香的加州夏多內白葡萄酒,交換彼此的近況。他告訴我,他最近在忙一套新軟體,可供人在網際網路上發表音樂、文字、影片。

  「就是MySpace加YouTube加維基百科(Wikipedia)加Google,」他說。「超猛的。」

  而我則告訴他,我正在寫一本書,關於數位革命對我們的文化、經濟、價值觀,所產生的破壞效果。

  「就是無知加自我中心加沒品味加烏合之眾當道,」我說,忍不住露出微笑。「超猛的。」

  他不自然地回了我一個微笑。「那就是赫胥黎加數位時代了,」他說。「你在重寫二十一世紀的赫胥黎。」他舉起葡萄酒杯向我致敬。「敬《美麗新世界二‧○》!」

  我們碰了杯,但我知道,我們該敬的是另一個人。啟發我寫這本書的源頭,不是那個寫《美麗新世界》的作家奧得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而是他的祖父T‧H‧赫胥黎,他是十九世紀的演化生物學家,創出了「無限猴子定律」。赫胥黎的這個定律是,如果你拿無限多台打字機,給無限多隻的猴子,最後總會有隻猴子,能打出一篇大師傑作──一部莎士比亞的劇作,一則柏拉圖的哲學對話錄,或者一篇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經濟學論文。【原文註1】

  在網際網路之前的時代,T‧H‧赫胥黎這個「無限多猴子擁有無限多技術」的情節,比較像是個數學玩笑,而非想像中的反面烏托邦世界。但一度看來是玩笑的情節,現在似乎成了先知︰今天,讀者和作者、創作者和消費者、專家和業餘人士的傳統界限,已經愈發模糊;造成的結果,就是文化平庸化。

  今天的科技,連結了猴子和打字機。只不過,在我們的Web 2.0世界,打字機不是打字機,而是上網的個人電腦;猴子也不是猴子,而是網路使用者。而這幾百萬、幾千萬精力旺盛的猴子──許多人在創造藝術方面的才華,並不比同為靈長類的其他動物要來得高強──正在創造出一片無盡的「平庸數位森林」。因為,今天的業餘猴子們,可以使用他們上網的電腦,發表各式各樣作品,從愚昧的政治評論,到不登大雅之堂的家庭錄影帶、外行得離譜的音樂,以及根本讀不下去的詩作、評論、散文、小說。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如今充斥網路、無所不在的網路日誌──部落格。製作部落格現在成了一股狂熱,每天、每個小時、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有新的部落格出現。我們像猴子般,大剌剌地把自己的私人生活、性生活、夢想中的生活、缺乏內容的生活、「第二人生」的虛擬生活,全都貼上了部落格。就在我寫這段文字的當兒,網路上已經有五千三百萬個部落格,每六個月,這個數字就會翻一倍。在你閱讀這一段文字的時間內,可能就有十個新的部落格發表了。

  如果維持這個速度,到了二○一○年,就會有超過五億個部落格,共同腐化且混淆各種事物的公眾意見,從政治到商業、藝術、文化。無窮的部落格多到讓人目不暇給,不覺間已經逐漸侵蝕了我們的判斷能力,讓我們分不清何者為真、何者為假,何者為事實、何者為想像。今天,孩子們已經無法分辨由客觀專業新聞從業者所報導的可信新聞、和他們在joeshmoe.blogspot.com所閱讀到的東西有什麼不同。對於這些Y世代的烏托邦理想家來說,每篇貼文都只是另一個人所敘述的真相;每個虛構故事都只是另一個人所描寫的事實。

  然後還有維基百科,這個線上百科全書,讓任何大拇指正常、且受過小學五年級教育的人,都可以針對任何事主題發表任何內容,從A開頭的「直流/交流電(AC/DC)」到Ζ開頭的「祆教」(Zoroastrianism),無所不包。自從維基百科誕生以來,超過一萬五千名撰文者,已經以超過一百種不同語言、創造出近三百萬則條目──全都沒有經過編輯與查證。維基百科每天有幾十萬訪客,已經成為資訊與即時事件類網站中點閱量第三大的;儘管維基百科沒有記者、沒有編輯群、沒有新聞蒐集的經驗,卻是比CNN或BBC網站還要受到信賴的新聞來源。這是盲人騎瞎馬──無限多的猴子為無限多的讀者提供無限多的資訊,永遠在錯誤資訊與愚昧無知兩者間不斷循環。

  在維基百科,只要懂得操作步驟,人人都可以憑自己的喜好重寫條目──很多人就常常就這麼做。舉個例子,《富比世》(Forbes)雜誌曾經報導,維基百科的條目被一些匿名的麥當勞和沃爾瑪員工暗中利用,成為散播不實企業宣傳的媒介。在「麥當勞」的條目,有個連到艾瑞克.西洛瑟(Eric Schlosser)作品《速食共和國》(Fast Food Nation)的網頁連結,就「剛好」不見了;而在「沃爾瑪百貨」的條目中,有個人刪掉了一行內容,是有關該公司員工薪資比競爭對手低二○%的。【原文註2】

  這個現象,並不僅限於文字。T‧H‧赫胥黎的十九世紀打字機,除了演化出電腦,還演化出攝影機,把網際網路變成一個收藏了使用者自製影片的龐大圖書館。在本書寫作之時,YouTube這個業餘者影片入口網站,成了全世界成長最快速的網站【原文註3】,每天吸引六萬五千則新影片加入,且號稱每天有六千萬則影片被點閱觀看;於是一年總計有超過兩千五百萬則新影片加入【原文註4】,且影片被點擊觀看約二五○億次。二○○六年秋天,這個一夕之間暴紅的網站,被Google以超過十五億美元買下。

  YouTube的網頁內容,在空洞愚蠢和荒謬可笑的程度上,甚至連部落格也要相形失色。對於這些拍攝影片的猴子來說,好像沒有什麼事物會太平凡或太自戀。這個網站是個業餘影片的展覽館,展示著一個個可憐的傻瓜跳舞、唱歌、吃東西、洗滌、購物、開車、打掃、睡覺,或只不過是瞪著自家螢幕而已。二○○六年八月,一段影片〈復活節兔子恨你〉大受歡迎,裡頭是一名穿著兔子裝的男子在街上騷擾並攻擊路人;根據《富比世》雜誌的報導,這段影片在兩個星期內被觀看了超過三百萬次。其他幾個最受歡迎的主題,包括一個年輕女子觀看另一個YouTube使用者,而這個使用者又在觀看另一個使用者──一個虛擬的鏡廳,最後通到一個女人在電視前面做花生醬加果醬三明治;一名馬來西亞舞孃穿著超短裙,隨著瑞奇‧馬汀和小甜甜布蘭妮的歌聲勁舞;一隻狗追逐自己的尾巴;一名英格蘭女子教觀眾如何吃一片巧克力柑橘醬酥餅;另外還有一段非常適合加入YouTube圖書館的影片,是一段絨毛玩偶猴子跳舞的影片。

  每天,有數百萬人樂意去看這類無聊影片,這個事實固然令人憂心,但更令人不安的是,某些網站正在把我們變成猴子,而我們還根本不曉得。只要在Google的搜尋引擎裡鍵入字句,我們就的確能創造出某種所謂「群體智慧」,由所有Google使用者共同累積而成。Google搜尋引擎的邏輯,亦即專業技術人員所說的演算法,會反映出大眾的「智慧」。換句話說,愈多人點擊某項搜尋結果的連結,這個連結就愈可能在往後的搜尋中出現。這個搜尋引擎是我們每天九千萬次查詢Google所集合而成的;也就是說,它只會把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告訴我們。

  同樣的這種大眾「智慧」,也出現在無編輯的新聞整合網站,例如Digg和Reddit。這些網站上的標題順序,反映了其他使用者看過什麼新聞,而非反映新聞編輯的專家判斷。就在我寫作的此時,以色列和真主黨正在黎巴嫩展開一場殘酷的戰爭。但Reddit使用者卻不會曉得這個新聞,因為在這個網站最「熱門」的前二十則報導中,沒有一則是有關以色列、黎巴嫩,或真主黨的。在這個網站上,會員會看到的,是有關一個平胸的英國女演員、大象的走路習慣、一段仿照新型麥金塔電腦廣告的惡搞影片,以及日本的地下道。Reddit成了一面鏡子,反映了我們最尋常而瑣碎的興趣。這個網站嘲弄傳統新聞媒體,把當下的事件轉為幼稚的兒戲。

  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五○%部落格的唯一目的,就是報導並分享他們個人生活中的經驗。YouTube的宣傳標語是「播出自己」(”Broadcast Yourself”)。而的確,我們是在秀出自己,懷著神話中納瑟西斯那種無恥的自戀。傳統主流媒體被個人化的媒體取而代之,而網際網路就變成了一面照出我們自己的鏡子。我們不是用網路來尋找新聞、資訊、文化,而是用來製造出新聞、資訊,和文化。

  這種渴望別人關注自己的無窮欲望,正推動著新網路經濟中最熱門的一部份──MySpace、Facebook、Bebo這類交友網站。這些網站是「播出自己」教派的神殿,成為我們個人欲望與身分認同的一頁白紙,等著我們動手書寫。網站上總宣稱,要讓你跟其他人進行「網路社交」;但其實它們存在的目的,只是讓我們可以幫自己打廣告:從我們最喜歡的書和電影,到夏天出門度假拍的照片,還有種種「證明」,或是讚美我們頗為迷人的特質,或是簡述我們最近一次醉酒狂歡的事蹟。而由於這些自我宣傳的網頁愈來愈沒品味,於是毫不意外地,也就引來匿名的性攻擊者和孿童癖了。

  但面臨危機的,不光是我們的文化標準和道德價值觀而已。最嚴重的是,一路協助培育並創造出我們的新聞、音樂、文學、電視節目,以及電影的這些傳統機構,也正遭受到攻擊。在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報紙和新聞雜誌原是最受信賴的資訊來源之一,現在卻不斷衰退,因為免費部落格以及「克瑞格名單」(Craigslist)這類免費提供分類廣告的網站激增,使得刊登在傳統報刊的付費廣告減少。

  二○○六年第一季,所有主流報社的獲利都暴跌。紐約時報公司下降了六九%,《芝加哥論壇報》所屬的論壇公司(Tribune Company)降了二八%,而全國最大的媒體公司、旗下擁有《美國今日》、《國家詢問報》等媒體的甘尼特公司(Gannett Company)則掉了十一個百分點。報紙的發行量也下降了。很諷刺的是,報導矽谷的報紙之一《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光是在二○○五年,讀者群就下降了高達一六%。【原文註5】而在二○○七年,時代公司解雇了將近三百人,主要是《時代》(Time)、《時人》(People)、《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等雜誌的編輯人員。

  我們這些還在閱讀報紙和雜誌的人知道,大家購買的音樂也變少了。因為檔案分享技術導致數位侵權猖獗,從二○○○年到二○○六年,唱片銷售量下降了超過二十個百分點。【原文註6】

  在YouTube崛起的同時,好萊塢則碰上了自身的財務困境。國內票房成績現在佔好萊塢的總收益不到二○%,而且由於DVD銷售額下降、全球盜版猖獗,電影業正拼命在尋找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希望能在網際網路上發行電影,以此獲利。根據《紐約客》雜誌影評人大衛‧丹比(David Denby)的說法,好萊塢很多片廠的高層主管,現在對於收益下滑非常恐慌。而隨之的冷酷後果,就是縮減成本。比方迪士尼公司在二○○六年就宣佈裁員六五○人,同時每年製作的動畫電影數量減少將近五○%。【原文註7】

  傳統媒體正面臨滅絕的危機。但若是如此,取而代之的會是什麼?顯然地,將會是矽谷熱門的新搜尋引擎、交友網站,以及影片入口網站。每個出現在MySpace上的新網頁、每一則部落格上的新貼文、YouTube上的每一則新影片,都意味著主流媒體可能喪失的廣告收益。因此,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在二○○五年七月做了個精明的(也可能是鹵莽的)決定,以五億八千萬美元買下了MySpace。於是,不但YouTube以十六億五千萬美元售出,連模仿YouTube的翻版網站MySpace也有鉅額的創投基金挹注。而且Google的成長似乎勢不可擋,在二○○六年第二季,其收益激增到將近二十五億美元。

  你可能會問,當無知愚昧加上自我中心加上壞品味加上烏合之眾當道,會發生什麼事?

  答案是:猴子統治世界!向今天的專家和文化守門人──我們的記者、新聞主播、編輯、音樂公司、好萊塢片廠──說再見吧。在今天的業餘者教派中【原文註8】,是由猴子運作這場大秀。他們有無限多的打字機,正在以網頁譜寫未來。但,我們可能不會喜歡其中的內容。


●第1章

莫大的誘惑

 

  首先,我得坦白招認。九○年代,我是第一波網際網路淘金熱的先驅。我懷著「讓世界有更多音樂」的理想,創辦了Audiocafe.com,這是最早的數位音樂網站之一。有一回,一個舊金山灣區的報社記者問我,我希望如何改變世界?我半認真地回答,我的夢想就是讓世界上每一個「洞」都能播放音樂,我的筆記電腦會播放巴布‧迪倫的全套作品,手機下載巴哈的布蘭登堡協奏曲。

 

  所以,沒錯,當時的我,四處兜售這個網路大夢。我引誘了一些投資人,還差點發了財。因此,這本書不是一般的評論,而是一個叛教者的作品,出自一個局內人。這個人拒絕喝下教主要求信眾喝的致命符水,脫離了那個教派,如今成了局外人。

 

  我之所以從信仰者變成懷疑者,其實沒什麼戲劇化情節。我並不是因為在維基百科上看到一則有關T‧H‧赫胥黎的條目有誤而崩潰,也沒有在Google上搜尋自己時受到羞辱。我的領悟過程中,沒有跳舞的凱歐狼,所以大概也無法在YouTube上走紅。

 

  這個領悟,花了超過四十八小時,那是在二○○四年九月,一場為期兩天的露營之旅,一起參加的,還有兩百來個矽谷的烏托邦理想家。我手臂下夾著睡袋,肩上背著背包,以教派信徒的身分加入露營;兩天後,離開時我很想吐,而且失去了原來的信仰。

 

  那次露營,是在北加州索諾瑪谷地(Sonoma Valley)的一個小農鎮瑟巴斯托波(Sebastopol)舉行,往南約五十哩就是惡名昭彰的矽谷──夾在舊金山與聖荷西之間那個狹窄的半島。瑟巴斯托波是歐萊禮公司(O’Reilly Media)的總部所在地,這家企業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資訊科技書籍、雜誌、展覽會的廠商,也是向全世界科技狂信徒鼓吹創新的傳道者。它既是矽谷最熱誠的傳教士,也是矽谷聲音最大的唱詩班。

 

  每年秋天,歐萊禮公司都會主辦一場非公開的、受邀才能參加的活動「歐萊禮之友露營會」。千萬富翁創辦人提姆‧歐萊禮(Tim O’Reilly)的朋友不光是出奇富有又異於傳統,同時也相信科技如同救世主,將會有益於經濟與文化。歐萊禮和他的矽谷輔祭者,是一群包括老去的嬉痞、新媒體企業家、科技迷的混合體。讓他們團結在一起的,是一種對傳統媒體和娛樂的共有敵意。這個活動融合了一部份胡士托搖滾音樂節、一部份焚人節(Burning Man,一個自我展現的當代節慶,在內華達州沙漠舉行),還有一部份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研習營,是反文化的六○年代加上自由市場的八○年代,再加上資訊科技迷的九○年代。

 

  我不是第一次參加這種聚會,我自己還辦過一個,就在上一次網際網路熱潮的末期。但歐萊禮之友露營會,卻有根本上的不同。它唯一的規則就是反規則:「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這個露營會的運作,是遵循著開放原始碼、維基百科式風格的參與原則──這表示,每個人都講很多,而且整個會沒有負責主持的人。

 

  所以我們兩百個人來到這裡,一個矽谷反既成體制的體制,加總起來身價有幾億美元,在歐萊禮公司總部的草坪上注視繁星。整整兩天,我們一起露營,一起烤藥蜀葵棉花糖,也一起慶祝我們教派的復興。

 

  網際網路再度走紅了!不像九○年代的淘金熱,這回我們的高昂興致並不是非理性的。這個光芒四射的網際網路新版本,提姆‧歐萊禮稱之為Web 2.0,是真的要改變一切了。現在,大部分美國人都可以寬頻上網,於是全面連接、永遠上網的社會終於要實現了。在二○○四年的那個九月天,每個歐萊禮之友露營會的參加者,嘴邊總掛著一個字眼,就是「民主化」。

 

  我從不曉得民主有這麼多可能性、這麼多革命性的潛力。媒體、資訊、知識、內容、閱聽眾、作者──全都要被Web 2.0民主化了。網際網路將使得大媒體、大企業、大政府民主化。甚至連大專家也會被民主化,轉變為「高貴的業餘者」──一個歐萊禮的朋友悄聲以恭敬的口吻說。

 

  儘管瑟巴斯托波距離大海還有好幾哩,但在露營會的第二天早晨,我開始有種暈船的感覺。一開始,我以為是油膩的食物引起,或可能是炎熱的北加州氣候造成的。但很快地,我明白那是因為,我們談話的核心太空洞了,就連我的胃腸都有了反應。

 

  我來參加歐萊禮之友露營會,是為了想像媒體的未來。我想知道,網際網路可以如何幫助我「從更多洞播放更多音樂」。但我想要讓世界有更多音樂的夢想,卻是對著聾了的耳朵說的;利用科技把更多文化帶給大眾的許諾,已經淹沒在營友們共同疾呼民主化媒體的聲音中。

 

  新的網際網路是有關自製音樂,而非巴布‧迪倫或布蘭登堡協奏曲。閱聽眾和作者將合而為一,把文化轉變為刺耳的噪音。

 

  於是我明白,歐萊禮之友露營會是個試片會。我們去參加,不光是要談論新媒體而已;我們就是新媒體!這個活動是Web 2.0革命的試用版,是維基百科加MySpace加YouTube。每個人都同時秀出自己,但卻沒有人留神聽。就在這個無政府狀態中,我忽然明白,在無限多猴子朝網際網路不停輸入內容的狀況下,主宰的法則是數位達爾文主義,只有最大聲、最堅持己見的才能生存。而在這種規則之下,唯一的致勝之道,就是自己講個不停,以阻撓別人開口。

 

  在那個週末,大家講得愈多,我就愈不想表達自己的意見。當自戀的喧鬧聲愈來愈大,我就變得愈來愈沈默。從此,我展開了對矽谷的反叛行動。我沒有加入這股喧囂聲中,而是打破了二○○四年歐萊禮之友露營會的唯一規則。我不再參與,只是在旁觀察。

 

  從此,我未曾停止觀察。過去兩年,我一直旁觀Web 2.0革命,而觀察到的一切,令我感到恐慌。

 

  我看到了無限多隻猴子在不停打字,我也看到了很多別的奇怪景象,例如,一群企鵝邁步前進以推銷謊言的影片、一條照理說是無限長的長尾,還有小狗在線上聊天。但我所看到的,比較像是希區考克的《鳥》,而非《怪醫杜立德》:這是一部有關數位革命種種後果的恐怖片。

 

  因為民主化儘管理想崇高,卻侵蝕了真理,破壞了公民論述,還貶低了專家意見、經驗,以及才華。如同我稍早留意到的,這種民主化正威脅到我們文化機構的未來。

 

  我認為,這是莫大的誘惑。Web 2.0革命向我們兜售,承諾要為更多人帶來更多真相──更深入的資訊、更世界性的觀點、更不偏袒的觀察者所提供更公正的意見。但這一切都只是煙幕而已。Web 2.0革命真正傳送的,是對我們所處世界的膚淺觀察,而非深入的分析;是尖銳刺耳的意見,而非深思熟慮的判斷。網際網路正在改變資訊業,使之成為數億名部落客同時談論自己的一片噪音。

 

  此外,Web 2.0革命所大量生產、極力頌揚的使用者自製免費內容,正在摧毀我們的文化守門人隊伍──專業評論家、新聞記者、編輯、音樂家、電影製作者,以及其他提供專家資訊的人,紛紛被業餘者部落客、平庸的評論者、家庭錄影帶製作者、以及在閣樓錄音的藝術家取而代之(或如歐萊禮之友露營會所使用的辭彙「非中介化」)。同時,這個以使用者自製品為基礎的全新企業模式,吸走了傳統媒體和文化中的經濟價值。

 

  我們這些想更加了解世界、吸收主流文化的消費者,正被「民主化」媒體的空虛許諾所誘惑。因為Web 2.0革命的真正後果,將是更沒文化、更不可靠的新聞,以及由種種無用資訊所形成的一片混亂。在這個美麗的新數位紀元中,有個令人恐懼的現實,就是真相變得模糊不清,甚而消失。

 

  當我們創造出一種隨需選用、反映我們各自短淺目光的個人化觀點時,套句《世界是平的》作者湯姆‧佛里曼(Tom Friedman)的話,真相就被「抹平」了。一個人的真相,變得與其他任何人同樣「真實」。今天的媒體,把世界打碎為十億片個人化的真相,每一片似乎都同樣有充分根據,值得一讀。以下引用全世界最大的公關公司「艾多曼公關」(Edelman PR)創辦人、總裁、執行長理查‧艾多曼(Richard Edelman)的話:

 

    在這個媒體科技爆炸的時代,除了你自己所創造的真相之外,世上再沒有其他真相了。【原文註1】

 

  這種對真相的侵蝕,正威脅著公共論述的品質,不但鼓勵抄襲行為和對智慧財產的剽竊,同時還扼殺了創造力。當廣告和公關手法都偽裝成新聞時,真實與虛構之間的界限就變得模糊了。Web 2.0並沒有讓我們共享更多事物、傳送更多知識與文化,反而只是從各種匿名來源帶來了更可疑的內容,劫走了我們的時間,利用我們容易受騙的弱點而佔便宜。

 

  需要證據嗎?看看那群偽造的企鵝──精確地說,是〈高爾的企鵝兵團〉。這段在YouTube上播映的影片,是一件粗糙的「自製」作品,諷刺高爾的環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裡頭描述一隻企鵝版的高爾,向其他企鵝宣導有關全球暖化的訊息,嘲弄高爾所傳達的嚴肅主旨。

 

  但〈高爾的企鵝兵團〉不單是YouTube裡另一段愚蠢無聊的自製影片例證而已。儘管看過這段影片的十二萬人中,許多人無疑會以為,其製作者是哪個開著越野車、討厭回收資源的傢伙,但其實,《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追蹤這部新保守主義諷刺影片的真正作者,一路追到了DCI群體(DCI Group),這是華府一家保守立場的公關與遊說公司,其客戶包括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Mobil)。【原文註2】原來,這段影片只不過是政治操弄,卻因為Web 2.0的匿名性質,而可以偽裝成獨立藝術,而且永遠存在。換句話說,這段影片只是個大謊言而已。

 

  部落格也可以成為掩飾企業宣傳或詭計的工具。二○○六年三月,《紐約時報》報導,一名部落客讚美沃爾瑪百貨的貼文,跟一份出自沃爾瑪所雇用之公關公司的資深業務總監所寫的公關稿「一模一樣」。【原文註3】很有可能,在維基百科的沃爾瑪條目中,刪除掉批評該公司員工待遇的那幫神祕藏鏡人,就包括了這篇貼文讚美的部落客。

 

  部落格日益成為戰場,公關媒體顧問在此努力展開宣傳戰。二○○五年,奇異電子公司(General Electric)在展開一項大投資之前,其高階主管和一些環保部落客碰面,勸誘他們贊同一項新節能科技的環保精神。同時,跨國企業如IBM、美泰克(Maytag)、通用汽車都有偽裝客觀的御用部落格,把有利於該公司的所謂「企業真相」向外界兜售。

 

  另一方面,反企業的部落格也同樣疏於追求真相。二○○五年,一截斷指出現在溫娣漢堡(Wendy’s)所售之辣肉醬的新聞剛爆發時,每個反溫娣的部落客都批評這是速食業惡行的證據。這個意圖詐騙的作假事件,讓溫娣損失了兩千五百萬元業績,該公司的股價也因而下跌,同時還得裁員。

 

  前英國首相卡拉漢(James Callaghan)說過,「謠言有腳,一下就能跑遍全世界,快得讓真相連鞋子都來不及穿上。」在當今部落格圈快速、無所約束、不求證的文化中,這句話的確再真實不過了。

 


不必是世界級的領袖,也可以領略這種民主化媒體的種種影響。在一個抹平的、不經編輯的世界裡,獨立的影片製作者、播客作者、部落客都可以隨心所欲貼出他們的業餘作品,而且不會有人受雇去檢查這些作品的可信度,或評估其價值;媒體容易受到每一則不可靠的網路內容所影響──不論是出自耍詐的公關公司、沃爾瑪或麥當勞這類跨國企業、匿名部落客,或精心編造出假身分的性攻擊者。

 

  例如,誰說YouTube上頭那個有名的性感馬來西亞舞孃影片,不是哪個馬來西亞娼妓媒介集團出資拍攝的呢?或者YouTube上那個吃巧克力柑橘醬酥餅的英格蘭女人,不是英國的聯合餅乾公司(United Biscuits Incorporated)花錢雇的呢?

 

  誰又敢說,亞馬遜書店網頁上那則大力讚美《誰製造了你的世界觀?》是「聰明而具原創性」、還可能導致你去購買這本書的評論,不是我假裝熱心讀者去寫的?

 

  真相和信任,是Web 2.0革命的代罪羔羊,這一點我在第三章將會討論得更詳盡。在一個專業編輯者或評論者愈來愈少的世界裡,我們怎麼知道該相信什麼、又該相信誰?因為,網際網路上有許多使用者自製的內容,是匿名或以假名發表的;而很多這類自製作品,根本沒有人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作者。說不定是隻猴子,說不定是隻企鵝,甚至說不定就是高爾。

 

  看看維基百科這個網路上最大的知識主教堂。不同於《大英百科全書》這類專業百科全書的編輯,維基百科上的義務編寫者是身分不明的。這些平民編寫者修訂其他平民編寫者,一再改寫各個條目的定義,有時每天修訂達上百次。舉個例子來說,二○○六年七月五日,安隆公司(Enron)那位盜用公款的前執行長肯恩‧雷(Ken Lay)死亡。當天上午十點○六分,維基百科有關雷伊的條目就說他死於「顯係自殺」。兩分鐘後,又說他的死因是「顯為心臟病發」。接著在十點十一分,維基百科上又說「毀掉這麼多人的罪惡感終於導致他自殺。」【原文註4】到了十點十二分,又回到心臟病發的死因。而在二○○七年二月,前《花花公子》玩伴女郎安娜‧妮可‧史密斯(Anna Nicole Smith)在佛羅里達州過世,她在維基百科上的網頁就湧入了各種出於揣測而彼此矛盾的死因。如同馬歇爾‧波(Marshall Poe)在二○○六年九月號的《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所觀察到的:

 

    我們很容易以為,真相是這個世界固有的。二加二等於四的事實,就昭然寫在星辰上……但維基百科卻顯示了另一種*真相理論*,只要想想我們是怎麼學會字詞的意義……這個社群決定二加二等於四的方式,就像決定「蘋果」是什麼:採多數決。沒錯,這表示如果社群改變心意,決定二加二等於五,那麼*二加二就確實等於五*。這個社群不太可能會作這種荒謬無益的事情,但它有這個能力。【原文註5】

 

  在英國作家歐威爾的小說《一九八四》中,老大哥堅持二加二等於五,把一個顯而易見的錯誤,轉變為國家制定的官方真理。今天,潛伏在陰影中的,可能是另一個更具威脅性的老大哥:搜尋引擎,這點我將在第七章討論。透過每天鍵入達數千萬筆的問題,我們把最內心深處的祕密,大量傾訴給全能的搜尋引擎。像Google這類搜尋引擎,比我們的朋友、我們所愛的人、我們的心理諮商師加起來,還要更了解我們的習慣、我們的興趣、我們的欲望。但不同於《一九八四》,這個老大哥非常真實。我們必須相信它不會洩漏我們的祕密──但我們將會發現,信任往往會不斷碰上背叛。

 

  很矛盾的是,在Web 2.0這個抹平的世界中,廣告客戶的聖杯是得到他人的信任。這一點把傳統廣告業給徹底顛倒過來。根據《華爾街日報》和其他報紙的報導,MySpace現在也為虛構角色建立了人物簡介檔案,想藉由開創「與百萬個年輕人的私人關係」,去行銷某些產品。梅鐸的新聞集團(News Corp.,旗下擁有MySpace)已經買下了許多虛構角色之人物簡介檔案的使用權,例如二○○六年票房大片《王牌飆風》(Talladega Nights)裡的瑞奇‧鮑比(Ricky Bobby,由威爾‧法洛飾演)。MySpace社群的其他最新成員還包括廣告裡的角色,例如Honda休旅車Element廣告片裡的螃蟹吉爾(Gil);漢堡王廣告裡的皇家吉祥物;以及一個名叫「不可抗拒小姐」的角色,是佳潔士(Crest)牙膏一支新版廣告裡牙齒閃亮的代言人。但吉爾、漢堡國王,還有不可抗拒小姐,真是我們的朋友嗎?不。他們是虛構的角色,其唯一目的就是把更多牙膏和漢堡,賣給我們那些易受影響的子女。

 

  網路上大量出現的惡搞式偽廣告,更進一步危及我們對傳統廣告的信任。比方說,根據《紐約時報》在二○○六年八月十五日的報導,當時YouTube有超過一百支影片,是模仿網路電話公司Vonage最新的廣告片,還被點閱觀看過至少五千次。這些業餘的、未經授權便發表的惡搞仿作,很少是奉承的作品,而且通常都會捏造或揭發某個品牌或其產品的缺點。但無論如何,讓廣告主管們懊惱的是(Crispin, Porter & Bogusky廣告公司的互動創意總監,就被比喻為「網路的品牌恐怖主義奇才」),這些自製影片通常都是以實際廣告的片段東拼西湊,使得這些冒牌的惡搞影片,往往跟真正的廣告片混淆難辨。

 

  而當今民主化的網路文化,也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作者來源」的態度。身處於一個閱聽眾與作者愈來愈難以區分的世界,可信度又幾乎無法證明,於是原始作者和智慧財產權的概念,也就受到了嚴重的危害。誰「擁有」MySpace上頭那些虛擬電影角色的人物簡介內容?誰「擁有」維基百科上大量匿名編寫者所製作出來的內容?誰「擁有」那些部落客貼出、卻是源自企業媒體顧問或《紐約時報》某篇文章的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權的定義本來就模糊不清了;又因為現在可以輕易剪貼他人作品、讓它看起來像是我們自己的,使得這種模糊狀況更加嚴重;結果產生了一種麻煩的新態度,就是對智慧財產的寬容放任。

 

  在Web 2.0,這種剪剪貼貼當然是簡單的小孩把戲了,還讓一整個年輕世代染上了智慧財產竊盜癖,他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剪貼好想法或好意見,因此這些東西就變成他們自己的。像Napster和Kazaa這些最早的檔案分享技術,曾在第一波網路熱潮中引起許多注意,但比起最新的Web 2.0將網頁內容「重新混音」(remixing)以及將軟體與音樂「混搭」(mashing up),就太不夠看了。在這種彷彿「愛麗思夢遊奇境」中愛麗思掉下兔子洞之後的古怪邏輯之下,一些矽谷夢想家還頌讚將智慧財產據為己有的行為,如史丹佛大學法學教授、同時也是非營利組織「創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的創辦人羅倫斯‧雷席格(Lawrence Lessig,寫過《誰綁架了文化創意?》),以及數位科幻小說作者威廉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如同吉布森在二○○五年七月號《連線》雜誌(Wired)所寫的:

 

    我們的文化不再費事去使用*據為己有*或*借用*的字眼,以描述這類行動。今天的閱聽眾再也不傾聽了──而是參與。的確,*閱聽眾*這個字眼古老得就像*唱片*一樣,前者是古老過時的被動狀態,後者是古老過時的實物。重新混音版在今天已經不稀奇了,唱片才反常。重新混音版正是數位的本質。

 

  英國牛津大學的頂尖學生也注意到吉布森的忠告;二○○六年六月,英國《衛報》(Guardian)報導該校的聲譽「遭受威脅,因為愈來愈多學生從網際網路上抄襲片段作品,當成自己的作業交出去。」《教育週刊》(Education Week)發表的一份調查發現,有五四%的學生承認從網路上抄襲。而誰又曉得其他的四六〞沒撒謊?對於那些在網路上貼出自己混搭和重新混音作品的人而言,版權和作者來源開始失去了一切意義。就如同里茲都會大學(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教授莎莉‧布朗(Sally Brown)所說的,他們是「後現代、兼容並蓄、Google世代、維基客,他們不必知道作者來源,也不懂得所有權概念。」

 

  這種剽竊對智慧將會造成的什麼樣的後果,令人非常憂心。吉布森筆下處處可見的重新混音文化,不單摧毀了作者身分的神聖性,也暗中破壞了傳統中對個人創造力的防護措施。以往偉大的作者所賦予書籍的價值,現在受到了一個夢想的挑戰,在這個夢想中,是一個超連結的作者社群,這他們不停評註、修改,在一個永無休止的自我參照迴路中,不斷與彼此對話。

 

  在二○○六年五月號的一期《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中,凱文‧凱利(Kevin Kelly)狂熱地談論著傳統上獨立自足的文本(即數世紀文明中所認知的「書」)的死亡【原文註6】。在凱利的想像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彼此間無盡相連的媒體,全世界所有的書都經過數位掃描而連結在一起:他稱之為「流動版」的書。以凱利的觀點,對一本書的內容進行剪貼、連結、評註的行動,就跟寫出原書來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這是文學版的維基百科。根據凱利的說法,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愛麗絲‧華克(Alice Walker)、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之輩所寫的傳統書籍已成過去,我們應該欣然接受一個單一的、超連結的、公共的、數位的,且由業餘者編修、評註的文本。

 

  那麼,當凱利的書籍流動版結合了維基百科式的共筆(wiki),會發生什麼事?結果會得到一百萬隻企鵝。這還真是德蒙特福特大學(De Montfort University)二○○七年一月所進行「共筆小說」的標題【原文註7】,這是一個民主的文學實驗,由英國企鵝出版集團贊助,邀請所有人參與撰寫一部集體創作的線上小說。但業餘者的聲音協同合作之下,能夠創作出一部有說服力的、前後連貫的虛構故事嗎?我很懷疑。就如企鵝集團的部落客兼文學評論家強‧伊列克(Jon Elek)所寫的,「只要這部小說別變成什麼『由古代教宗敘述的殭屍機器人刺客在太空中對抗非洲裔忍者』之類的東西,我就很高興了。」【原文註8】

 

  遭受到威脅的,還不光是我們對美感的感受力而已。網路成了人們用來扭曲政治消息或政治人物真相的絕佳工具,任何黨派都不能倖免。比方說,二○○四年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柯瑞(John Kerry)在越南擔任「快艇號」艦長紀錄的抨擊,就是由幾百個保守派的部落客所精心安排的,他們把一個愛國的美國公僕,抹黑為遭到越共宣傳的傻瓜。另外還有二○○六年夏秋,左翼部落格圈對康乃迪克州立場中立的民主黨參議員喬‧李伯曼(Joe Lieberman)大肆攻擊,把他抹黑為保守派、效忠布希、好戰的共和黨人,害他輸掉二○○六年的黨內初選(當然,他後來執意脫黨參選,最終贏得正式選舉,還他公道)。這些部落格,從被認為支持民主黨的MoveOn.org到以「快艇老兵」之名攻擊柯瑞的Swiftvets.com,沒有一個是認真討論問題,也沒有人去談政治上的不明確與複雜度。反之,他們迎合愈來愈偏激的少數極端份子,利用「民主化」數位媒體去混淆事實、操弄輿論。

 


民主化的代價

 

  這種閱聽眾與作者之間、真相與虛構之間、捏造與事實之間的界限模糊,更進一步混淆了客觀性。業餘者教派讓我們更難判定讀者和作者之間有什麼區別,而藝術家與媒體顧問、藝術與廣告、業餘者與專家,又有什麼不同。結果呢?我們所接收到的資訊品質與可信度愈來愈低,因而扭曲了我們國內的公民論述,甚或有可能徹底破壞。

 

  但Web 2.0革命最大的受害者,或許就是有實際產品、實際僱員、實際股東的實際企業,這點我將在第四章和第五章討論。每家消失的唱片公司、裁員的報社,或是破產的獨立書店,都是網路上「免費」的使用者自製內容所造成的後果──從「克瑞格名單」的免費廣告,到YouTube的免費音樂影片,以及維基百科的免費資訊。

 

  你可能不了解的是,說是「免費」,其實要付出龐大的代價。新的勝利者──Google、TouTube、MySpace、克瑞格名單,以及正虎視眈眈想從Web 2.0的大餅上分一塊的數百家新公司──不太可能填補他們正暗中侵蝕的那些產業,不論是在製造產品、製造工作機會、創造收益,或是利潤分享各方面。各個部落格和共筆網站,搶走了我們的目光,因而將出版、音樂、新聞收集的產業大批毀掉;然而,正是這些產業創造出原始內容,各網站才得以「整合」。我們的文化其實正在自食其子,摧毀本身渴求的內容來源。這能夠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新企業模式嗎?

 

  二○○六年七月號《商業二‧○》雜誌(Business 2.0)的封面報導,問到誰是新經濟時代「影響最大」的五十個人。排行第一的不是蘋果電腦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或媒體大亨梅鐸,或Google創辦人瑟吉‧布林(Sergey Brin)與賴瑞‧佩吉(Larry Page)。答案是「你!消費者兼創作者」:

 

    你──或該說是上網的你們、幾千萬人的協同智慧(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持續創作並篩選出內容的種種新形式,選定其中有用的、相關的、有趣的,然後拋棄其他的……無論如何,你身為一名整合的、互動的、自我組織的、自我娛樂的閱聽眾,已經變成了整體行動中的一部份,不可或缺。

 

  《時代》雜誌二○○六年的年度人物是誰?是喬治‧布希總統?教宗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還是聯手捐出超過七百億美元財富、以改善世人生活的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和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以上皆非。《時代》雜誌把這個榮譽給了#你#:

 

    沒錯,就是你。你掌控了資訊時代。歡迎來到你的世界。

 

  同樣的這個#你!#統治了維基百科,在此知識消費者也同時是知識創造者。#你!#定義了YouTube,在此每天數萬則影片被同一批人製造並觀看。#你!#在亞馬遜書店網站訂購並評論書籍,在eBay拍賣並購買物品,在微軟的Xbox平台購買並設計電子遊戲,還在「克瑞格名單」上刊登並回應廣告。

 

  當然,在「克瑞格名單」上免費刊登的每一則名單,都意味著當地報紙少了一則付費廣告。維基百科上的免費資訊庫每多一次瀏覽,就表示《大英百科全書》這類專業研究與編寫者的百科全書少了一個顧客。而每段上載的免費音樂或影片,都代表了音樂CD或影片DVD的銷售量流失,也表示創作的藝術家少了一份版稅。

 

  《連線》雜誌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他最新的暢銷書《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中【原文註9】,慶賀這種文化的抹平現象,稱之為「暢銷排行榜告終」。在安德森的美麗新世界裡,將會有無限多貨架提供給無限多產品,也因此提供每個人無限多的選擇。《長尾理論》幾乎重新定義了「經濟學」一詞──把它從「分配稀少資源的科學」改為「分配豐富資源的科學」,同時允諾一個無盡的市場,在其中我們隨自己高興,將文化產品一再回收利用。這個概念十分誘人。但即使我們接受安德森可疑的經濟論點,「長尾理論」中還是有一個明顯的漏洞。安德森假設人的天生才華是無限的,就如同亞馬遜書店或eBay的貨架空間一樣。但儘管可能有無限的打字機,但任何特定領域的才華、專門技術、經驗卻是稀少的。當今Web 2.0世界真正的挑戰,可能就是在充滿了業餘者的茫茫人海中,找出真正有才華的人,並予以培養。事實上,安德森心目中那個被抹平的、無暢銷商品的媒體願景,只是一種自我催眠的預言。若是沒有才華的培育,的確,也就不會再有暢銷商品了,因為創作出暢銷商品的才華從來沒有滋養的機會,也沒有成熟發光的可能了。

 

  在今天的網路世界,每個人的聲音都一樣大,智者的話語並不比愚者的呢喃更有份量。當然,我們人人都有意見;但很少人擁有特殊訓練、知識,或親身實踐的經驗,去製造出任何真正的觀點,這一點我在第二章將會有詳盡討論。比方《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或是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的中東特派員羅柏‧費斯克(Robert Fisk),他們不是從哪個不為人知的部落格冒出來的;他們能取得深入的中東知識,是因為在這個地區花了很多年。不論記者本身或他們工作的報社,都投資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也理當獲得報酬。

 

  才華始終就是有限的資源,有如當今數位大海裡難撈的一根針。你不會發現有才華、受過良好訓練的人懷才不遇,穿著睡衣褲在電腦後面,大量製造出空洞無聊的部落格貼文或匿名的電影評論。培養才華需要工作、資本、專業知識、投資;需要傳統媒體中複雜的基礎設施──識人的慧眼、經紀人、編輯、廣告人員、技師、行銷人員。才華是由種種中介結構建立起來的,如果你把這些中介的層面「非中介化」,那也就無法開發出才華了。

 

  《長尾理論》的經濟學大錯特錯。像安德森這類的科技烏托邦理想家提出,自創的網路內容會設法導向一群無限多的買家和賣家,每個人都有大量選擇的機會,並從中購買一點。但放到網路上的自創內容愈多,要分辨好壞就變得更困難──也更難從中賺到錢。如同崔佛‧巴特沃斯(Trevor Butterworth)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報導,沒有人因為寫部落格而發財,就連最受歡迎的政治部落格「寇斯日誌」(Daily Kos)的創立者馬寇斯‧莫里薩斯(Markos Moulitsas Zuniga)都不例外。

 

  以GoFugYourself.com為例,這是個惡搞名人的網站,吸引了每天多達十萬人次的訪客。根據巴特沃斯的報導,這個網站只為其創立者賺來「啤酒錢」。而平均水準以上的網站,例如每天吸引一萬兩千訪客的JazzHouston.com,則只賺到花生錢──每年來自Google約一千元的廣告收益。【原文註10】另外再看看蓋‧川崎(Guy Kawasaki),他的部落格是網路上最受歡迎的前五十名,二○○六年被點閱過將近兩百五十萬次。那麼川崎先生二○○六年從這個熱門的媒體上賺到多少廣告收益?只有區區三千三百五十元。【原文註11】如果這就是安德森的長尾,那麼這個尾巴根本無法提供任何工作機會,頂多只能提供猴子們啤酒和花生而已。

 

  安德森筆下那個貨架空間無限的長尾市場,其真正的挑戰是找到該閱讀什麼、聽什麼、或看什麼。如果你認為你家附近唱片行的選擇少得令人喪氣,那麼只消等著這條長尾巴展開其無盡的長度就行了。但一個有生活重心或有全職工作的人,實在不太可能在部落格圈裡,或是MySpace上幾百萬個樂團中,或是YouTube上的幾千萬則影片裡大海撈針,只為了找出一兩個真正有價值的部落格或歌曲或影片。愈來愈受到這種業餘者內容長尾所威脅的資源,就是我們的時間──也是最有限且珍貴的資源。

 

  沒錯,一些Web 2.0的新興網站如Pandora.com、Goombah.com和Moodlogic.com建立了人工智慧引擎,應該可以自動說出我們可能喜歡的音樂或電影。但人工智慧是品味的貧弱替代品。沒有任何軟體可以取代我們對於《金融時報》的奈傑爾‧安朱斯(Nigel Andrews)、《紐約時報》的A‧O‧史考特(A. O. Scott)、《紐約客》的安瑟尼‧連恩(Anthony Lane),或《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的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這些影評人毫不保留的信任──他們以數十年累積的知識、訓練,以及影評寫作的經驗,寫出了一篇篇縝密而精闢的評論文章。沒有任何演算法能比得上《倫敦雜誌》(The London Magazine)或《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那些書評人的文學分析,或是《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爵士迷》(Jazzie)、《留聲機》(Gramophone)這些雜誌樂評人所展現的豐富音樂知識。

 

  克里斯‧安德森說,網路的無限空間可以為分眾節目提供愈來愈多的機會,這點沒錯;但不利之處在於,這麼一來,能夠產生的收益將會愈來愈少。因為節目愈專門化,市場也就愈窄。而市場愈窄,生產預算也就愈低,因而會影響到節目的品質,進一步減低觀眾,也更吸引不到廣告客戶。

 

  這種令人失望的惡性循環有個現成的例子,國家廣播公司(NBC)於二○○六年在網路上推出一個僅限網路收看的互動式情境喜劇:美國版《辦公室笑雲》(The Office)。這個迷你影集的資金之少,連主角男星史蒂夫‧卡瑞爾(Steve Carell)的片酬都負擔不起。如同一個電視評論家說的,這部影集看起來像是「從片廠垃圾箱裡清出來的被剪片段」。【原文註12】

 

  網路電視也正在努力,想克服觀眾愈來愈小眾化的問題。二○○六年,國家廣播公司針對男同性戀者和電視迷設立了不同的影片網站;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則針對十來歲青少年推出互動式網路頻道,另外也設立Showbuzz.com主攻娛樂新聞和八卦。而司克里普斯電視網(Scripps Network)這個小型有線電視網,則為了要設法拓展收視群,也為日益窄化的主題推出了影片頻道,從木工到縫製拼布被和健康飲食都有。

 

  這樣會發展到什麼地步?最後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個專屬頻道,我們是唯一播映者、也是唯一的觀眾?這應該就是最極致的民主化吧。這種荒謬的結論並不完全是奇想。二○○四年「歐萊禮之友露營會」之後不久,Web 2.0的自戀、自鳴得意、自製的內容革命就爆發了。在二○○四年九月之前,還沒有YouTube,而維基百科和MySpace這類作者製作(author-generated)的網站,還只是守得很緊的矽谷祕密。如今,我們每天在YouTube上觀看一億則影片,而創立於二○○三年七月的MySpace則已經有超過九千八百萬則人物檔案。現在有幾乎無限多的社交媒體網站,針對十來歲青少年、前青少年(約八到十二歲)、後青少年(約二十來歲前段),另外,就如同我們會看到的,甚至還有偽青少年。

 

  部落客和播客接管了我們的電腦、我們的上網手機、我們的iPod。一度只是個怪異的矽谷教派,現在正在改變美國。

 

  一九九三年一幅刊登在《紐約客》的漫畫裡,有兩條狗坐在一部電腦前。一條有隻前腳搭在鍵盤上;另一條則疑惑地抬頭望著同伴。

 

  「在網路上,」那條狗利用鍵盤向牠的狗朋友保證,「沒有人曉得你是一條狗。」

 

  這話如今再真確不過了。在今天自行出版的網路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不是狗,或猴子,或是復活節兔子。因為其他人都太忙著要閱讀或收聽自己喜歡的內容,太專注於達爾文式搶占別人注意力的競爭,而沒有餘裕去傾聽其他任何人了。

 

  但這種可悲的局勢,我們無法怪罪於其他物種。我們人類貪婪地爭搶這個民主化媒體的新舞台。在台上,我們同時是業餘作者、業餘製作人、業餘技術人員,而且也正是業餘的閱聽眾。

 

  業餘者時代來臨了,現在由閱聽眾運作這場大秀。

 

 你在看誰的部落格.bmp

你在看誰的部落格?:一群打亂長尾、扼殺文化的業餘者
 
作者:安德魯.基恩
原文作者:Lawrence Lessig
譯者:尤傳莉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3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7458988
裝訂:平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