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簡單越富足.jpg 

本書的緣起在於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重大問題,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並無法滿足人類的物質需求,但是,卻不斷毀滅我們稱為家的這個地球。
尤其是全世界過度消費最嚴重的主力國家:美國,過去始終抗拒改變,大量擴張信用與消費,美國工業與消費民生用品都是往大而美發展,從不考慮環保節能或效率問題,但現在必須低頭面對,過分浪費石油與消費物資,我們所要面對的問題已經不單是環保激進派的抗議與道德罪惡感,而是我們的環境生命週期無法延續,經濟發展速度已經飆到將短期毀滅地球的地步。幸好有個好消息,那就是我們現在開始做,還有機會挽回一些生機,再讓生態與我們的物質生活找回平衡,並且同時解決不斷升高的海平面、呆帳、經濟衰退、資源浪費、戰爭與通膨。

很多人不相信健康幸福的生活其實可以從很簡單做起,我們已經過度依賴文明物質,包括用菸酒咖啡、電視網路當作生活延續必需品,但其實很多東西並不是真的需要。我們可以活得更健康、清靜、充滿希望、關懷、參與、有意義、更多互動,只要我們能夠願意稍微改變心態起身而行,拔掉插頭、重新思考取捨所謂人生重要事物的優先順序。

我們都想要用錢買到財富,但總是迷失其中,只因為最本質的快樂條件與金錢無關,而是無價的,錢買不到值得回憶的時光、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情,人生最有價值的莫過於身心舒適愉快、平靜自在,因此最珍貴的財富就是找到自然循環的韻律,而能夠躍入其中、悠遊其中,心領神會這個世界的運轉替代與資源重生的美妙設計。

本書所要提倡的生活型態:減少資源使用、使生活效率與品質倍增、產生更多關懷互動、互信、團隊合作的啟發,書中會教你很多秘訣,降低對於能源使用的依賴,包括避免用鋁罐、少搭飛機、少吃肉等,就能降低對生態的破壞。透過更能滿足基本身心所需的生活方式,我們會過得更舒適,而且會感受到現在與未來之間的聯繫,因為我們能夠確信這個地球,不會在我們這一代就消耗殆盡、陷入死寂。

《內容摘錄》

本書的主要假設前提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已經開始發生顯著的改變,而且更多改變

在未來指日可待。坦白而言,引發這些改變的誘因並非突然頓悟,而是生活的不便;停留原地比全體移向新時代還要痛苦。現行的生活方式無法符合我們的需求,而且正在破壞我們的家園。雖然主流的美國抗拒改變︵主流通常是如此︶,但如果我們生活的其他面向變得更豐富,許多人顯然認為減少化石燃料能源的使用,以及消費性商品的流通不僅無可避免,而且甚至是眾之所望。這就是本書討論的主題—以「真財富」取代過度消費。

事實上,揮霍的生活型態不可能、也不會一直持續,這不單純是罪惡感驅使,或一群自然主義狂熱份子的主張;而是世界上一些最傑出的科學頭腦所作的結論。全球經濟已經進展太快,大自然體系︵包含我們︶追趕不及。目前的消費速率令人難以置信,這麼多人消費這麼多能源與商品,而且速度又快。

我們應該重新評估這個世界,與我們在其中的地位。幸好從個人與文化的層面治癒過度消費傳染病,並不代表放棄美好生活,而是回歸美好生活。如果美國與其他搖擺不定的國家發揮智慧,用節約代替過量,我們的世界或許能及時回到平衡。我們會捨棄什麼呢?大多是不必要的後遺症,例如海平面上升、負債、憂鬱症、廢氣、戰爭與通貨膨脹。你會選擇哪一個—節約、愉悅的生活方式,少一點上述的後遺症,抑或依然不變的過度揮霍,加上更糟糕的宿醉?

即便從一九六○年代起,我們的平均所得增加了四倍,調查顯示現今的美國人並不比從前更快樂。我們生活在巨型的維生系統下,為了生存需求而消極的依賴經濟。這種情況有時候感覺像精神異常而非便利!再者,如果實際檢視我們的需求被滿足之模式,則會發現利益為首要優先,而需求次之。事實上,有時候需求是刻意不被滿足,以確保未來的銷售。比方說,美國製車商鮮少優先考量耐久性、安全性與效率這些重要特性,反之他們著重能刺激銷售的特色,例如大小、速度與性感曼妙。而同時瑞典與日本製車商不斷滿足與超越合乎社會價值的標準。舉例而言,最近有輛出廠於一九八九年的瑞典紳寶Saab900行駛了超過一百萬英哩之後,車主把它捐給博物館。超級省油的豐田Prius車種持續穩定的售出接近一百萬輛,而豐田的第一代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每加侖的油足以行駛超過一百英哩。

 

生活越簡單越富足.jpg 

 生活越簡單越富足
 
SIMPLE PROSPERITY
 
作者:大衛.旺恩
原文作者:David Wann
譯者:李宜真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0年03月19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285332
裝訂:平裝 

 

中文版序
譯序︰端出社會學的開胃菜
本書介紹

1森林、樹群,還有那件事

這麼一件事
個人主義式的模式,沒什麼用
跟我們有關,也跟我們無關
個人式的解決之道,無法處理社會問題
更複雜,也更有趣
進入社會學的實踐

2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的種種

建構真實
信念:「我相信,我就會看到」
價值、選擇和衝突
規範、道德和偏差
態度:文化作為感覺
物質文化和生活的種種
我們的盒子:最好的盒子,唯一的盒子

3社會生活的結構

我們和它:身分與角色
個人的與結構的
作為關係的結構
結構在分配:誰得到什麼
體系與體系:家庭和經濟
結構與文化的關連
體系中的體系

4人口與人類生態學—人類、空間、場域

人類生態學
生存
出生、死亡、遷移:人口與社會生活
人口及全景
複雜的社會∕簡單的架構

5我們、它和社會互動

自我:參與的我們
體系裡的自我
讓體系發生

6實踐社會學,思索未來

「我愛你」這句話真正代表什麼意義?
為什麼美國人不投票
為什麼會有貧窮?把社會問題的「社會」因子給找回來
我們到底是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