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對法國美食的影響,是學者一再討論的課題。目前各種學說之間的共識是,義大利的影響明顯可見於糕餅類和餐桌禮儀這兩部分,至於烹飪方面的影響則很少。

 

【前言】

本書作者有兩位:
尚-皮耶.普蘭(Jean-Pierre Poulain)曾任圖魯斯飯店管理學院資深教師(l'École hôtelière de Toulouse, professeur agrégé « chef de travaux »),巴黎第七大學社會學博士,博士論文為〈料理方式與用餐禮儀的人類社會學〉(l’anthroposociologie de la cuisine et des maniere de table),現任圖魯斯大學(Université de Toulouse II Le Mirail)副教授兼觀光餐飲業研究中心CETIA主任。
艾德蒙.納寧克(Edmond Neirinck)曾任餐飲學院教師、資深教師,現任職於法國師範學院(I.U.F.M.),培育飯店管理學院的師資。是法國料理榮譽學會會員(Académie Culinaire),並且歷任多間廚藝學院的評鑑委員。

義大利影響法國料理:叉子出現

義大利對法國美食的影響,是學者一再討論的課題。目前各種學說之間的共識是,義大利的影響明顯可見於糕餅類和餐桌禮儀這兩部分,至於烹飪方面的影響則很少。從義大利,或者更精確的說是從義大利北部開始啟動了「文明的進程」,並推展至歐洲各地。

舉例來說,法國的糕餅類之所以能有真正的進步,要歸功於義大利廚師發明了果醬(confitures)、果凍、小杏仁餅、香料麵包和牛軋糖等新糕點,加上一五三三年,凱薩琳‧麥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s)與後來的法國國王亨利二世(Henri II)聯姻、一六00年瑪麗‧麥第奇(Marie de Medicis)與亨利四世(Henri IV結婚),都將義大利糕點師傅帶進了法國宮廷。

但義大利的主要影響並不是烹飪料理,而是在於如何安排上菜的程序、餐桌擺設,以及用餐禮儀。

最先出現的是叉子,叉子隨著凱薩琳‧麥第奇的嫁妝從威尼斯和佛羅倫斯引進法國。然而一直等到草莓和大圓翻皺領(collerette)越來越流行的亨利三世統治年代(1574-1589),叉子才成為用餐禮儀體系的一部分。阿弗雷德‧高夏克(Alfred Gottschalk)在著作《食物和飲食學的歷史》中曾說:「當時的人們發現如果不想弄髒手,用叉子會相當方便。」

餐具提供便利這點是無庸置疑的,不過採用叉子和同時被引進的個人餐盤,以及採用各式各樣從穆拉諾(Murano)進口的玻璃杯來從此取代金、銀、錫杯等等現象,都是人心從此以後將徹底改變的徵兆。此後,「優雅」的定義就是避免宴席作客時以手直接碰觸食物。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將手指浸入菜盤的醬汁來翻找好吃的部位,成為相當冒犯的行為。人們開始害怕跟他人混在一起,而應該人人各自有適當的位子。雖然這個時代人們還是用手拿東西吃,但只限於在把肉撈進自己的盤中之後;並且飯前洗手也加入禮儀規範中。

另外還有一種從鄰國義大利借入擺上法國餐桌的東西:「錫釉陶」(faience)。原本義大利早已出了許多金銀器工藝大師;例如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cois Ier)的餐具就是由契里尼(Benvenuto Cellini)打造的。但自從許多皇家法令要求人民「將珍貴的金銀盤和金銀幣等貴金屬,全部兌換成政府發行的期票」之後,這些義大利匠師轉而提倡以「錫釉陶」盤代換金銀盤。「錫釉陶」一字來自產地「法恩札」(Faenza),是義大利一個靠近拉文納港(Ravenne)的城市,當地成功研發出在陶器淋上一層白色錫釉的技術(模仿中國瓷器)。

從蒙田(Montaigne)的文章可以窺見義大利對精緻飲食風尚的影響力。《蒙田隨筆》(Essais )中曾描述一段巧遇樞機主教卡拉法(Caraffa)家中大總管(maitre d’hotel)的經過:「他對我發表了一番關於飲食之學的演講,神情嚴肅而內容豐富,彷彿向我闡述重要的神學觀念。他向我講解人們從空腹到第二輪、第三輪上菜之間的食慾變化、任何時刻勾引出食慾的方法,以及最重要的,監督醬汁的調製,尤其必須要注意各種食材的特性與功效……他是這般洋洋灑灑,侃侃而談,用字遣詞彷彿就像是在對我講解該如何治理一個帝國。」

新大陸的物產

食用蔬菜的種類也漸漸增加。原產於西西里島的朝鮮薊(artichaut)(根據老普林尼記載)開始出現在法國的農地上,同時還有來自西班牙的刺菜薊(cardon)。十六世紀中葉發現美洲大陸以後也帶來了新的植物和動物食材。大約一五六0年,法國開始種植由皮薩羅(Fernand Pizarre)自秘魯引進的玉米。玉米除了能當家禽的飼料之外,在某些地區,特別是法國南部土魯斯地區的農民,最基本的美食就是用玉米糊燜燉而成的,當地稱為「米亞」(millas,奶浸玉米糕)。

菊芋(topinambour)也隨著新大陸的開拓,從大西洋彼岸引進法國,另外還有蕃茄、辣椒、四季豆、馬鈴薯等作物,以及兩種立即令人著迷的作物:咖啡和巧克力。

大部分的新食材是取道西班牙或義大利輾轉輸入法國。

新食材要成功融入某國料理的前提,是該國已經擁有妥善烹調新食材的技術。以馬鈴薯為例,之所以過了很長的時間才在法國生根,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試著用馬鈴薯製作麵包,但一直沒有成功。

菜豆類(haricot)的命運則大不相同,因為古老的歐洲早已大量食用豆科植物──蠶豆(Feve),又叫「fazeols」或「moungette」,法國南部常常用來當日常食材煮成肉豆什錦燉(cassoulet)。回溯菜豆類的歷史,最早是從義大利開始,因為教皇克萊門七世(Clement)鼓勵種植,後來由凱薩琳‧麥第奇帶進法國。

(本文轉載自尚-皮耶.普蘭、艾德蒙.納寧克新書《法國料理的祕密》,林惠敏、林思妤譯,如果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