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若家長能分工合作的分擔家務,孩子也能自動自發的參與,如此一來,居家生活空間可以維持乾淨整齊,同心協力的完成家事又能讓親子關係更加密切,何樂不為呢?不如轉換個心情,帶著孩子一同體驗家事吧!

f_277852_1.jpg 

家事不是媽咪一個人的事

早期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媽咪們被塑造成只要在家裡做家事、煮飯帶小孩的角色,也因此整理家務就理所當然全部落到媽咪身上。但現今社會已慢慢轉型為雙薪家庭的型態,因父母雙方都要上班,回家的時間也晚了,分工合作更能減少只有一個人單打獨鬥的勞累,還能增進夫妻感情。媽咪也別急著把所有家事攬在自己身上,分配家務,讓丈夫、孩子分擔家事也是新世代媽咪的功課之一。

 

同時,爸爸要以身作責,當媽咪帶著孩子學習家事時,爸爸也需投入與配合,協助媽咪陪孩子一起「玩」家事,而非坐在沙發上轉換電視頻道,才能給孩子好的榜樣。

家事變身親子遊戲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蔡沛潔表示,家事本身並不是遊戲,而是要把家事包裝得像遊戲,讓家事看起來非常新鮮又有趣,讓孩子對家事初體驗的感受是良好的、有趣味的,並且養成習慣,此時家長需要花更多心思,讓玩的時間可以延長至把家事完成,同時也讓孩子覺得好玩而且玩不累,甚至期待下一次的家事時間,這樣就是很成功的範例。

然而做家事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孩子需要投入耐心和付出時間,過程中也許會有部份的家長認為,帶孩子做家事太浪費時間,自己做更快更省時;或者覺得寶寶還小,一定什麼都不會,等大一點再說。但蔡沛潔治療師認為,培養孩子做家事的習慣應該從小開始,若家長總是認為孩子不懂、孩子不會,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什麼都不會了。

2個情況應避免 家事變遊戲

捨不得讓孩子做。現今少子化的社會中,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寶寶,往往寵愛的有如掌上明珠般的捧在手掌心,怕孩子受傷、怕孩子累等預設立場,反而讓孩子沒機會體驗到家事,也會讓孩子認為:反正爸媽會幫我就好!相較於會做家事的孩子,不做家事的孩子,明顯少了同理心和關心別人的心理,同時也少了對事物處理的邏輯和概念。

嫌孩子動作太慢,一切自己包辦。不少急性子的媽咪,希望盡快完成家務就可以休息,看到孩子慢吞吞的邊玩邊做家事,就指責孩子的能力,或乾脆接過手來自己完成。但這樣對做法,對於讓孩子體驗家事、學會家事並沒有實質的助益,同時也會打擊孩子對家事的熱情和信心。

 

3妙招 讓孩子愛上家事

對任何人來說,家事都是一成不變且無趣的,同時還要付出勞力、花費時間。但如果家長能以另一個角度:陪孩子一起「玩」家事,似乎就變得輕鬆許多。同樣的家務,不同的是在於操作者的心情轉換,就會有不同的效果。

帶孩子做家務,蔡沛潔治療師提醒家長,要注意安全第一,如操作剪力等銳利的用具時,家長要隨伺在旁,並在安全的情況下教導孩子器具的正確用法和要注意的地方;再者,就是要讓孩子覺得好玩,才能吸引孩子的興趣與好奇心,讓孩子從做中學習。

1.難易度適中。選擇難易適中的家事和孩子一起進行,對孩子來說容易達成,但又不會過於簡單,有一點難度和考驗的反而能激起孩子的興趣。

2.好玩又有趣。好玩,才是最能吸引孩子興趣的關鑑。例如讓孩子刷包包,洗刷的過程可以接觸到水和泡泡,沖過水後又會變得煥然一新,會讓孩子的成就感大大提升。年紀較小的寶寶還無法穩當的拿好刷子,所以基礎可以讓寶寶從洗自己的小毛巾做起。

3.迅速完成,效果立竿見影。普遍來說,孩子的耐心通常不能長時間的集中,若帶孩子學習做家事,選擇短時間就能達到效果的家事是個不錯的方法。例如,地板髒了,地上有餅乾碎屑,還有衣物的毛絮和頭髮,帶著孩子使用吸塵器,所經之處馬上一乾二淨。雖然吸塵器的使用簡便,但對於孩子來說,同時還是得付出勞力,若父母能在此時給予適當的讚美,就算孩子忙得滿頭大汗,也會非常有成就感。

但是當孩子,開始覺得累或注意力不集中轉而想放棄時,家長更要有耐心的陪著孩子一起完成,並在孩子完成後給予適當的讚美或獎勵。但需注意的是,獎勵需符合孩子的付出成正比,若超過或少於都會影響孩子自動自發想做家事的意願。

f_1287631665945.jpg 

孩子對烹飪的事物容易感到興趣,過程像扮家家酒一樣有趣,做好後還能飽餐一頓,加上孩子的投入,會讓食物更加美味。適齡和投其所好的清潔家務也會讓寶寶更樂在其中。

好玩的家事一籮筐

在安全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體驗烹飪。孩子對烹飪的事物容易感到興趣,過程像扮家家酒一樣有趣,做好後還能飽餐一頓,加上孩子的投入,會讓食物更加美味。適齡和投其所好的清潔家務也會讓寶寶更樂在其中。

我是天才小廚師

1.剪蔥:四歲以下的孩子對於切東西的動作未能妥當操作,用剪刀反而比較適合。如:青蔥,寬度約在一分公左右,孩子用剪刀一刀剪下即可完成。

2.切香蕉:水果不需烹飪,切好馬上就可以吃,但寶寶還小不適合使用真正的刀具,可用抺奶油的軟質刮刀取代。

3.做pizza:在土司上抺好蕃茄醬、撤上玉米、火腿、起司,放進烤箱,調好溫度,時間到了就可以輕鬆上桌。

4.端菜:接近學齡前的小朋友,除了可以幫忙做簡單的切菜之外,也可以幫忙上菜,但應以重量較輕、容器較深的為主,如:生菜沙拉。

我是小小整理王

做家事可以訓練寶寶的肌肉發展,空間、邏輯等概念,像是多大的空間需要多少時間整理完畢。在適合寶寶的年齡和能力範圍內,給寶寶適度的發揮空間,以達到訓練的效果。

1.劃定範圍:孩子希望能參與掃地、拖地的家事,但居家空間有一定的範圍,如果全數交由孩子打理可能會讓孩子面臨做不完的窘境。媽咪可以給孩子一個固定的範圍,如:四塊磁磚。擦地之前的洗、擰抺布也能達到訓練孩子手部肌肉的效果。除此之外,還能加強擰乾的抺布還要邊對邊、角對角的對齊,容易上手也讓寶寶有成就感。但媽咪需注意,寶寶的皮膚嬌嫰,在清潔的時候應盡量避免清潔劑的刺激。

2.襪子配對:可訓練孩子對顏色、大小的配對,和孩子聯想到這是誰的襪子的反應速度。

3.收納:玩具的分門別類就是收納概念的基礎,剛開始需由家長建立分類的概念,也許寶寶大一點就會有自己收納的方法,如:小女生的梳子、髮圈、髮帶分類一格一格擺好。也能由此延伸到生活的規劃、自理能力。

4.飯前擺餐具:若寶寶還小無法幫忙端菜上桌,在媽咪下櫥做飯這段時間,寶寶能幫忙擺設餐具,如:碗盤、筷子。例如要幫爸爸媽媽拿兩雙大人筷子,幫自己拿一雙小朋友的筷子,妹妹還不會使用筷子則要幫她準備一支湯匙。這樣能訓練孩子思考,和訓練數量的概念。

5.套垃圾袋:垃圾袋要套進垃圾桶之前,要先搓開並服貼的套進垃圾裡,並將袋子的邊緣固定在垃圾桶上,適合中班以上的寶寶練習。

6.澆花:普遍來說孩子都喜歡玩水,藉此可將澆花的任務交給孩子,一方面孩子樂在其中,一方面也有分擔家務的成效,孩子會更樂於接受。

 

家長鼓勵 孩子學習的動力

讓孩子學習做家事,並非媽咪想偷懶、爸爸想看電視,而是藉由做家事變成玩遊戲,除了立即的讓居家環境整潔乾淨,同時還能建立孩子為家付出的觀念,也能培養整理的習慣,再則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著實一舉數得。

做家長帶孩子學習家事時,應給予適齡的事務,適合孩子的年齡、能力所及的家務,並給孩子鼓勵與信心,提高孩子對家事的興趣。同時,投其所好更能讓孩子對家事的興趣、耐心延長。再者,孩子剛學做家事時應以好玩為出發點,執行的效果也可能不盡理想,但蔡沛潔治療師建議家長應放寬標準,先讓孩子對家事產生興趣再進而養成習慣,避免制式的要求孩子要達到家長設定的標準。以免孩子沒有成就感,父母也會覺得怎麼孩子老是做不好。

同時,家長帶孩子體驗家事時,對於孩子耐心不足、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要有所認知,當孩子開始出現不耐煩或說累了,父母應付出更多的耐心,並且不吝於給孩子讚美和鼓勵。還要避免以嘶吼、嘮叨或指責的語氣指導孩子,那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家事。

 

蔡沛潔治療師
學經歷:長庚大學臨床行為科學研究所職能治療組碩士畢、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
專長:生理職能治療、兒童職能治療

【撰文/林蘭芬;諮詢/蔡沛潔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

【更多內容請見2010年10號媽咪寶貝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