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隆能站起來,沒有可以尋求依賴的政府單位,日本環境一開始也沒有接受過他的創作語體。可是,他為自己規劃了要讓自己成功的不歸路,際遇;當然重要,但一個人對待自己做事的心態,恐怕才是這後面該被學習的精神。
台灣的藝術家在七月上旬,連續砲火猛烈集中在對台灣政府部門的陸委會提出抗議;主因是因為陸委會所屬的中華發展基金有一項是對大陸藝術家來台駐點提出經費補助;金額是台幣六萬三。如此的金額,讓台灣藝術家大呼不公平,通常台灣藝術家申請到海外去駐村或執行創作計畫,所申請的金額往往都相當困窘,為何台灣公部門獨對大陸藝術家補助如此寬厚?台灣陸委會也提出解釋,長期以來陸委會針對台灣藝文團體或學術人士赴中國演出或作駐校研究計畫,也都有補助且都是以活動本身的內容來作嚴審,並非一昧在經費上充份吻合申請方的金額要求,而所謂六萬三只是一個高度,並非是一式通用的標準。事實上,不管是陸委會或藝術家,基本上這樣的爭議著實很難交集在一起,陸委會並不是台灣目前公部門掌管文化事務的最高單位,只是它底下有個中華發展基金能對文化交流事務提出經費贊助的審核與補助,這也等於說;陸委會有權制定一套自己的文化交流活動的款項補助辦法,這不是全然拿來供台灣藝術家針對自己的創作計畫提出補助的任意門。台灣藝術家要提出個人計畫申請款項的補助,比較「正統」的單位依舊是台灣的文建會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