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奧今天起展開,不過台灣真的準備好了嗎?翻開菜單一看,即見分曉。 經常接待外賓的故宮,鄰近的故宮「府城晶華」菜單中有台南名產「棺材板」,英文寫的是「Tainan Coffin Board」(台南棺材木板),來自美國亞特蘭大的安睿杰說:「太恐怖了,我不敢點。」 不過當他看到照片時便恍然大悟,他說外國也有類似的食物,稱做「stuffed bread bowl」(麵包湯)或者依外形稱「stuffed bread basket」。 晶華表示,「當初是有忠於原意趣味的想法,不過擔心可能有時太忙會疏於說明,將來會在菜名後,括號補充說明食材內容,以求周全。」 提供京式點心的京兆尹,菜單上的日文採直接音譯法,英文則是按產品特色來翻譯,如「豌豆黃」翻成「Pea Cake」(豌豆糕),基本上沒問題,但「驢打滾」翻成「Rocking Donkey」(搖擺驢),可能得測測老外的理解力了。 中菜英譯不同,光是「東坡肉」的英文說法,就各有各的調,有的寫「Braised Pork with Preserved Bean Sause」(保留醬汁的紅燒豬肉),有的飯店寫「PORK "DON-PO" STYLE」(東坡式豬肉),老外很難理解是指同一款菜。 兩岸英譯菜名不一,也讓老外頭大,如全聚德烤鴨的英文是「Roast Duck」(烤鴨),而六福皇宮烤鴨的英文則是「Peking Duck」(北京鴨)。 有人建議美食應該統一音譯,如日本的壽司,就統一為「sushi」,人人琅琅上口,也有人建議統一意譯,這樣能了解內容物。 高雄餐旅學院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所長蘇恆安建議,如東坡肉這類名菜,可先以菜色食材解釋為主,再括號寫出音譯,如:「Braised Pork with Preserved Bean Sause(Dong Po Pork)」。他說,英文菜名最好透過美國權威學術專書或名廚翻譯,才能精準掌握住精髓。而香港西化已久,菜單譯法也值得參考。 專業翻譯人、石墨工房網站站長Fred認為,「Lady Fingers(小姐的手指頭)」也就是「手指餅」都能用了,那「紅燒獅子頭」菜名翻成「Braised Lion Head」(紅燒獅子的頭)也是可行的,只要有適當的說明,把看似荒謬、其實充滿文化趣味名稱意譯出來,反而是個交流的好機會。 他還幽默地說,只是萬一有人把「童子雞」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沒發生過性關係的雞)該怎麼辦?這就不是他能說明的範圍了。
※延伸閱讀》
【2009/09/05 聯合報】 |
belongnews@gmail.com
- Sep 05 Sat 2009 09:43
菜英文 考倒老外: 棺材木板、搖擺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