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9.09.06 01:44 pm
 

整慘全球金融業的次級房貸還在餘波盪漾,華爾街投資銀行業已迫不及待地在找尋撈大錢的新招數,壽險保單可能就是他們下一個淘金的寶藏。

紐約時報6日報導,銀行家如今打算向病患或老年人收購他們的壽險貼現保單(life settlement),例如以40萬美元的現金買下100萬美元的保單,但實際金額需視投保人的預期壽命而定。

銀行家買下保單後,便著手把保單證券化,將成千上萬的保單重新包裝成債券,再轉售給退休基金這類投資者,等投保人死亡後,投資人就可以拿到錢。

投保人死的愈早,報酬愈高,如果投保人活得比預期久,投資人的獲利就很微薄,甚至可能虧錢。但不論投保人早死或活晚,華爾街都能靠保單的證券化賺進豐厚獲利。

不過,許多研究貼現保單的專家警告,如果保險公司付出的死亡理賠金比預期還多,他們可能很快就會提高保費。

這個構想還在規劃階段,但業者的興趣已幾近沸騰。投資風險評估業者DBRS公司副總裁提爾威茲說,「我們已電話接到手軟」;該公司目前正在評估私人投資者與金融公司的九個壽險保單證券化計畫。

一位要求匿名的投資銀行家說:「我們預期第一波產品推出後,就會帶來瘋狂的熱烈反應。」

人們如今檢討金融風暴的衝擊時,常把多數起因歸咎於華爾街無中生有的一些新奇投資怪招,除了次級房貸證券外,信用違約交換(CDS)、結構投資工具(SIV)與抵押債務債券(CDO)等產品,幾乎一個比一個危險。

除了貼現保單的證券化之外,許多銀行也在著手把他們的虧損證券重新包裝升等,改稱之為「不動產房貸投資管道的再證券化」(RE-REMICs)。摩根士丹利公司說,今年至少已有300億美元的住宅RE-REMICs完成包裝作業。

金融業的創新產品當然有其好處,例如可以降低大家的借貸成本,讓消費者有更多的投資選擇,並促進經濟繁榮。倡導貼現保單證券化的業者更宣稱,此舉讓投保人在生前就能變現保單,實際改善生活。

然而,在大家對金融風暴的衝擊猶有餘悸時,華爾街已經故態復萌地追逐獲利的投資新招,不免仍讓很多人為之膽寒。

【2009/09/06 聯合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