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美語》2009 NO.23九月號】.bmp 

近年來,奇幻文學作品逐漸為大眾所熟知,諸如《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黃金羅盤》(The Golden Compass)、《暮光之城》(Twilight ) 等小說皆備受歡迎,也紛紛改編成電影。奇幻故事有種獨特的魅力,它可以帶我們到遠方,一個現實的紛擾無法到達的地方。

 
 
 
 
 
 
 
【撰文/智中、回回年】

有些正統奇幻也許沒有那麼壯麗的故事,卻各有特色。羅蘋荷布 (Robin Hobb) 的《刺客正傳》(The Farseer,直譯為「瞻遠家族」)系列中,王儲因為私生子蜚滋的出現而遜位,隱遁於鄉間,卻把蜚滋獨自留在充滿陰謀與衝突的皇城,被黠謀國王收買成為專屬於國王的刺客,飽受第三王子的敵意與陰謀迫害。

有著皇室血統,蜚滋得以掌握「精技」這種精神力量,但在另一方面,他也具有「原智」,一種與動物心智共通的能力。角色魅力與宮庭陰謀,蜚滋與狼伙伴的精神連結,讓許多人成為羅蘋荷布的死忠讀者。狼群怎麼樣也無法理解為什麼要殺不能吃的生物,而這正是人類做的事。

同樣以宮廷為舞台,洛伊絲布喬 (Lois McMaster Bujold) 的《五神傳說》(Chalion)系列中,不存在魔法與奇幻生物,但五位神祇的信仰卻深植民間,成為四季風俗、皇室神職、甚至軍事與權位的來源。存在於故事中的神學,既矛盾又值得玩味。

神祇看似強大而無所不能,卻無法干預世界,缺乏信徒作中介,連最輕柔的羽毛也無力舉起。系列第一部《王城闇影》(The Curse of Chalion) 故事開頭,受盡折磨的主角凱薩里步行前往太后居城,曾經領軍駐守要塞的他,現在只想圖個簡單的差事。為了讓自己體面一點,在路上要了死者的衣服來穿。故事就這麼蒼涼地開始了。

娥蘇拉勒瑰恩 (Ursula K. Le Guin) 的《地海》(Earthsea) 系列則以太平洋諸島為背景,融合類似道家的萬物和諧之道。在故事中,萬物皆有其名,知悉其真名就有控制它的力量。但巫師注重萬物的均衡,不隨意運用力量。以此創造出一系列頗有韻味的作品。

蘇珊娜克拉克 (Susanna Clarke) 的《英倫魔法師》(Jonathan Strange & Mr Norrell) 以一種英式詼諧開頭。諾瑞爾先生以現代魔法師之姿在倫敦打響名號。此時正值拿破崙橫掃歐洲的 19 世紀初,一群英國紳士們對魔法師的加入欣喜不已,討論了半天卻又不知道該請魔法師幫什麼忙,就這樣結束了許多會議。但故事中期漸漸進入一種嚴肅而美麗的氣氛,像是寒冷秋天的落葉景致一般,在蕭瑟中帶有美感。

「正統奇幻」種類很多,《魔戒》與《納尼亞傳奇》推薦給喜歡壯麗場景的讀 者;《刺客正傳》與《五神傳說》推薦給想要和角色同喜同悲,感受角色魅力的讀者;娥蘇拉勒瑰恩的《地海》系列、蘇珊娜克拉克的《英倫魔法師》,以及派翠西亞麥奇莉普 (Patricia A. McKillip) 的作品,如《女巫與幻獸》(The Forgotten Beasts of Eld)、《魔幻之海》(The Changeling Sea),則推薦給喜愛細膩文字與雋永故事的讀者,在這些書中可以看到故事裡散發的小小光芒。

 

 

 

 

※延伸閱讀:
遙遠的夢境 智中、回回年談奇幻作品

【完整內容請見《漂亮美語》2009 NO.23九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