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瘦的7堂必修課.jpg

眼尖的消費者可能發現,市售的新糖果可能添加了「令人興奮」的成分,例如咖啡因。

 市調機構Mintel的數據顯示,美國糖果糕餅2001年至2006年的銷售下滑4%,同時期機能性飲料銷售卻成長400%。為因應機能性飲料的競爭,糖果業者紛紛在糖果裡添加各種「活力成分」,將銷售對象從兒童轉向成人。

 

美國人口普查局說,去年全國6至11歲兒童比2002年減少3.3%,這應是糖果銷售下滑的重要原因。肥胖與糖尿病的隱憂,也導致糖果消費減少。去年美國知名糖果與零食業者,包括Mars公司、吉百利食品子公司Cadbury Adams、賀喜(Hershey)等公司,共同簽署由商業改進社(BBB )草擬的宣言,誓言停止對12歲以下兒童行銷產品。

 

為了與機能性飲料搶顧客,美國規模290億美元的糖果、口香糖與巧克力產業決定「加料」。結果是,糖果入口後可能吱吱作響、並添加咖啡因和維他命,而且產品名稱令批評者皺眉頭,認為可能引起非法藥品的聯想。

 

Mars推出Snickers Charged,內含相當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維他命B群與氨基酸等成分;Jelly Belly糖果公司推出Extreme Sports Beans,內含咖啡因、電解質及其他幫助水合作用的複合物;賀喜的咖啡因加強版Ice Breakers Energy薄荷糖也問世;其他還有Jolt薄荷糖、Buzz Bites、Foosh薄荷糖、Crackheads巧克力義式濃縮咖啡豆等,不勝枚舉。凡此種種,不啻是宣告糖果業正式邁入「活力糖果」時代。

 

不過,摻了咖啡因的糖果難免會有苦味,和糖果的傳統形象迥異。Foosh Mints與Buzz Bites製造商Vroom食品公司總裁肯西說:「我們的客戶明白,Buzz Bites吃起來不像Godiva巧克力。」他指出,客戶的反應不錯,許多零售店賣完了會再訂貨。Jelly Belly的Extreme Sport Beans也不定位為糖果,而是「運動表現增強食品」。

 

活力糖果不但仿照機能性飲料的成分,品牌策略也照單全收,最明顯的就是加重咖啡因含量。肯西說:「我們的產品是所有同類產品中咖啡因含量最高的。」每一顆Foosh Mints和Buzz Bites咖啡因含量均為100毫克。Snickers Charged每條咖啡因含量60毫克;Extreme Sport Beans每盎司包裝內含50毫克咖啡因。通常,一杯8盎司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為65至200毫克;紅牛機能性飲料一罐含75毫克咖啡因。

 

除了咖啡因外,活力糖果還添加許多機能性飲料中常見的成分,例如維他命B群、電解質、牛磺酸(一種氨基酸)、瓜拉拿 (Guarana,提取物稱為巴西可可)、人蔘等。

 

近年來咖啡因的名聲已改善,從惡名昭彰到變成日常提神的成分。新的研究發現,咖啡因可以改善運動與認知上的表現。不過,另有研究宣稱,咖啡因與流產、糖尿病、焦慮與胃不適有關。《精神疾病診斷手冊》指出,有些人攝取的咖啡因若是超過250毫克,會引發「咖啡醉」症狀,包括焦慮、失眠和頻尿等。

 

Mars與賀喜公司都說,推出含咖啡因的糖果,是迎合消費者的口味,並強調這類產品不會向孩童推銷。

 

爭議性最大的可能是這類糖果的命名或包裝。例如,在加州、德州與佛羅里達州便利商店常見的Crackheads(「快克頭」),就引起禁藥的聯想。最近賀喜宣布停產Ice Brakers Pacs,原因是白色粉狀包裝看來像是古柯鹼和海洛因。

 

 【謝璦竹2008-03-09/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