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牛到底哪裡有問題.jpg 

《財訊「雙週刊」》332期.gif 

文◎蔡靚萱;財訊雜誌授權刊載

政府日前在與美國談判的過程中,決定棄守多年來的防線,准許美國帶骨牛肉甚至內臟、絞肉進口。由於,根據學界的研究,牛的腦、脊髓、淋巴結等處正是造成狂牛病的主要來源,相鄰的內臟、碎肉易遭汙染,消息傳來引起多位公衛學者、消費者團體的強烈抨擊,高雄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陳順勝就批評,此貿易談判是「輸得脫褲」。衛生署長楊志良也一度公開表示不滿。

 

 

 

雖然衛生署長隨後改口,但在輿論大譁的情勢下,明年有意競選連任的台北市長郝龍斌以曾為台大食品營養系教授的背景,揚言串聯北市業者抵制美國帶骨牛肉、內臟的銷售,包括台中市、高雄縣市等地方政府也考慮跟進,儼然有形成罕見的地方政府連線對抗中央決策政治風暴的可能。

牛隻狂牛病首見於一九八0年代中的英國。牛隻因腦部發生海綿狀病變,而出現發狂、無法站立等症狀,起因是畜牧業將牛羊等骨、內臟等部位研磨為肉骨粉作為牛飼料,變性的普恩蛋白(Prion)藉由此傳染途徑擴大感染。九六年英國確認十一名青少年因感染牛隻變性普恩蛋白而死亡,也就是所謂的人類新型庫賈氏症,感染者腦部也呈現海綿狀空洞化,出現抽搐、幻覺、語言障礙等症狀,發病約一到二年即病逝,目前仍為不治之症。由於普恩蛋白無法因烹煮而分解,就連放射線也無法破壞,加上狂牛病潛伏期長達數年,雖然全球死亡病例不到兩百例,仍引起恐慌。

 

漢堡店、牛雜麵店將受衝擊

 

接下來陸續在美國、加拿大、法國、荷蘭、日本都發現牛隻感染狂牛病案例。因此,尚未出現病例的紐澳,成了許多國家包括台灣的主要牛肉進口來源。事實上,0六年仍出現狂牛病例的日本牛肉,至今被拒於台灣的貿易大門之外,也因此坊間的所謂日本松阪牛,若不是造假,就是走私進口,海關就曾查獲數件藉由海鮮等名目夾帶松阪牛走私闖關案件。

0三年美國檢驗出小牛帶有變性普恩蛋白,全球有五十多國禁止美國牛肉進口,造成美國畜牧業者龐大損失,經由積極的貿易談判,目前歐洲大陸、英國、加拿大、日本、印尼、菲律賓、韓國都已有條件開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歐、英、加、日本身即為疫區。台灣於0五年首度開放美國不帶骨的牛肉進口,如今,這波帶骨牛肉進口,被認為是台美重啟TIFA談判的條件之一,但行政院已否認。

這次開放的美國牛部位,未來可能以帶骨牛小排、牛尾湯、牛雜麵等形式上餐桌,牛絞肉更是漢堡的主要材料,當民眾拒吃牛絞肉、牛內臟,在來源無法確認的狀況下,傷害的恐將是全台的漢堡店、牛雜麵店;更何況將牛雜絞碎成飼料、肥料,將讓傷害難以控制。台灣缺乏狂牛病檢驗的經驗與專家,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沒拿出完整檢驗制度、科學證據之下,與美國談判過程又不透明,要取得民眾的信任,恐怕沒那麼容易。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財訊「雙週刊」》332期,或至財訊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碧琴司の 的頭像
    碧琴司の

    ✍ 碧琴司の →ße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