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豐富的天然資源帶動了智利近年來的經濟成長,但智利亟思擺脫對商品的依賴,希望成為繼中國與印度之後的新全球科技委外中心。 拜銅礦盛產之賜,智利近來累積了不少財富,企業領袖正設法吸引在美國的科技精英回國工作,目標是讓智利成為全球研發中心。 想要達成此一目標,智利必須師法中國與印度。尤其重要的是,智利必須聚焦在吸引具創業精神的企業家,並鼓勵創新,以免淪為只是專包客服電話的商品化委外中心。 智利1996年爭取英特爾設立3億美元半導體封裝廠輸給哥斯大黎加後,更堅定朝研發中心發展的決心,企業界與政府擬訂了一套吸引外資的全國計畫。智利經濟發展局2000年開始四處推銷在智利設立資訊科技業委外中心的優點,並提供給願意進駐智利的公司各種財務優惠與減免。到了2006年,智利的委外產業營收已達2億美元,聘用6,700名員工。 嚐到甜頭後,智利政府再接再厲,繼續往更高階的IT委外發展:他們雖然繼續歡迎較低階的委外服務,但已將焦點擺在更高價的服務,包括應用開發管理和系統整合,以及複雜的人力資源、財經與供應鏈管理。 到2008年,智利的委外產業年營已收成長至8.4億美元,就業人數達2萬人,並吸引包括摩根大通、雅虎與甲骨文等美國大公司進駐。 一手為智利勾勒出委外研發藍圖的智利研發論壇董事長里維拉(Raul Rivera)信心滿滿預測,2015年智利的委外服務年營收上看50億美元。 中國與印度兩國的經驗與教訓,可提供智利借鏡。中國雖然起步極早,但發展委外產業卻相當失敗,2008年委外產業營收只有16億美元,遠不如印度同期的600億美元,原因是中國無法克服英語能力不足的障礙。 除了加強專業人才的英語教育,智利還得留意全力發展委外產業可能帶來的資源排擠效應:優秀的銅礦工程師可能轉而追求軟體開發公司的高薪。 此外,印度委外業今日之所以如此成功,關鍵在於航太、汽車與半導體等產業開放輸出國外。印度委外大廠如Infosys 、TCS與HCL,如今接下的委外合約大多是與核心智慧財產權有關的高價研發合約。 一心成為全球委外研發中心的智利,必須師法印度,吸引旅居國外的優秀學人回國,全力朝高附加價值的研發與創新發展。(取材自商業周刊) 【2009/11/02 經濟日報】 |
belongnews@gmail.com
- Nov 02 Mon 2009 10:17
國家側寫/智利(Chile)拚委外 看齊中國、印度。(取材自美國商業周刊) 【2009/11/02 經濟日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