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麥克泰格(Jim McTague)】
2009.11.02 03:04 am
Barron's.jpg  

就算不是滿手美債的中國央行官員,也能感受到美國財政赤字飆高和隨之而來的通膨風險。不論是股票分析報告、記者會甚至是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大理石大廳內,隨處都可聽到警告聲。事實上,費城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普洛瑟和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博拉德近來發表非常類似的言論,甚至已有聯手攻擊Fed主席柏南克的通膨政策之嫌。

德州大學LBJ公共事務學院經濟學教授奧巴赫(Robert Auerbach)說:「聽起來像是他們在告訴Fed,我們即刻就得開始擔心通膨。」

普洛瑟多年來一直倡導設立通膨目標,但近幾個月來他開始提高分貝。10月20日在史丹福大學的一場演說上,他建議Fed採用明確的通膨目標。他說:「如果各界發現這個承諾可靠,有助於錨定通膨預期。」

普洛瑟還說,除了防止通膨的預期心理和實際的通膨上升到「不受歡迎的水準」,設定通膨目標也有助控制通貨緊縮。

普洛瑟預估,通膨在2010到2011年期間會升到2.5%左右,與1970年代晚期和1980年代早期的兩位數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很難說服大家要開始囤積黃金、準備對抗通膨。但普洛瑟警告,隨著經濟持續復甦,如果Fed太慢出手縮減貨幣供給,通膨可能竄得更高。

博拉德10月中旬對美國全國企業經濟學家協會(NABE)的演說,也上了媒體版面;他說中期的通膨風險,恐怕會比一般預期還高。他和普洛瑟一樣,擔心經濟學家判定通膨風險時,過度強調所謂產出缺口(output gap)的重要性。一般認為,只要失業率高、產出低,就沒有什麼通膨風險,就算Fed增加貨幣供給的幅度是史上僅見也沒關係。只要還有很多人失業,就沒有太多金錢追逐數量也不多的產品。

說到金錢,不得不聯想到美元最近的情況。近來華爾街上「牛氣沖天」,美元走弱可能是主要原因;投資專家薩費恩(Ken Safian)就這麼想。今年才剛退休的薩費恩,已在華爾街縱橫至少50年。他的理論是,投資人認為美元疲軟正是讓美國重新站起來的正確處方。出口會成長、國內消費會下滑,提高儲蓄率。他說,這些是令人樂見的趨勢。

我訪談過多位抱持類似見解的經濟學家。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集團全球外匯主管薩曼(Derek Sammann)表示,美元兌歐元年比下跌16%,兌澳元貶值38%。曾任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的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格夫(Kenneth Rogoff)說,這樣的跌幅不算什麼;貿易加權計算後的美元已跌40年。

羅格夫想像,歐巴馬當局的官員對美元貶值「深深竊喜」,因為這應有助減緩失業率攀升的速度。美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會增加,需求也會隨之提高。

不過羅格夫強調,歐巴馬當局並未實施什麼政策,故意讓美元貶值,但也沒有嘗試阻止其下跌。

美國發展中心資深經濟學家韋勒提醒,弱勢美元帶來的收益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我們仍依賴化石燃料。如果石油需求隨經濟復甦成長,價格可能會暴漲。油價高漲也有部分是在分映美元的購買力減退。

如果美元兌其他貿易夥伴的貨幣大幅貶值,這些國家也會報復,衝突引爆點預估落在1歐元兌1.6美元附近。這也會影響美元做為全球準備貨幣的地位,目前已有部分國家著手討論尋找美元替代品的問題。

(作者Jim McTague是巴隆金融周刊專欄作家/編譯廖玉玲)

【2009/11/02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