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在2006年以16.5億美元的高價大膽併購YouTube,跨出全方位開拓網路疆土的第一步。
雖然這項併購交易一路走來備受外界質疑,Google執行長史密特(Eric Schmidt)表示,YouTube終於逐漸步上軌道,開始歸還Google的部分投資。
這樁併購案距首支影片上傳至YouTube僅僅18個月時間,是這十年來最具冒險性的網路爭奪戰之一。
各方競爭者意圖壟斷潛力無限、逐漸開展的網路影音新市場。
早在一年前,併購MySpace社群網站的新聞公司(News Corp)、雅虎與微軟都曾傳出有意收購YouTube。
Google成功吃下YouTube後,卻是一路顛簸的開始,不到幾周就得處理維康公司(Viacom)控告YouTube侵權並求償10億美元的難纏官司。
後來,Google亟欲將YouTube變成該網站的主要影音窗口,卻遭到其他媒體公司潑冷水,媒體業者擔心YouTube會像音樂界的iTunes一樣,宰制影音產業。
據英國金融時報,Google併購YouTube後已連續大幅虧損三年,2009年的虧損金額更高達1.7億美元至4.7億美元之間。
然而,若以YouTube在影音網站市場的占有率來看,則是一點都不令人失望。YouTube過去兩年在美國的影片點閱率成長7%至38%,每月被瀏覽的影片數更成長三倍。
YouTube的影響力擴及全球,該公司聲稱每日有逾10億支影片被瀏覽過。據外部人士估計,美國地區以外的點閱率就占逾三分之二。
YouTube也成為敏感政治議題的試金石,在去年動盪不安的伊朗大選,民眾上傳的影片就是重要的資訊來源。
不過,稱霸全球的YouTube也受到政治阻礙,被迫屈服於土耳其與中國的影片審查制度。
Google現在積極掌控YouTube這塊影音大餅,希望能儘速達到獲利目標。
Google執行長史密特表示,YouTube終於逐漸步上軌道,Google的投資已開始獲得部分回報,但他不敢保證何時能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