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富豪投資人沙烏地阿拉伯親王阿瓦里德(Alwaleed bin Talal)與新聞集團(News Corp)董事長梅鐸會面,商談合作投資機會,梅鐸可能買下阿瓦里德是大股東的羅他那媒體公司(Rotana Media)部分股權。
阿瓦里德旗下的王國控股(Kingdom Holding)股價16日應聲暴漲10%。阿瓦里德親王辦公室16日發表聲明指出,阿瓦
里德與梅鐸14日在紐約會面,「談及未來與新聞集團結盟的潛在機會」,也談到阿瓦里德持股達90%的羅他那與黎巴嫩衛星電視公司(LBCSAT)。該辦公室未透露更多細節。
據商業資訊網站Zawya.com的資料,羅他那擁有逾2,000部阿拉伯電影的版權,是全球最大阿拉伯音樂圖書館,且透過自己的電視網在沙烏地阿拉伯播放新聞集團的福斯頻道(FOX)。
羅他那也擁有一些阿拉伯世界知名藝人的經紀合約,包括埃及熱門歌手迪亞布(Amr Diab),以及黎巴嫩樂壇天后伊莉莎(Elissa)與韋赫貝(Haifa Wehbe)。根據市調業者Ipsos MediaCT公司,在波斯灣區人口最多的沙烏地阿拉伯,羅他那的廣告營收排名前五名。
羅他那媒體服務公司總裁奈格羅(Nezar Nagro)12月曾說,新聞集團買下該公司10%股權的交易可能在本月完成。
道瓊社去年12月7日也曾報導,新聞集團即將完成一項收購羅他那部分股權的交易,但當時新聞集團發言人不願置評。
消息傳出後,阿瓦里德旗下在沙國交易所掛牌的投資公司王國控股(Kingdom Holding)股價16日帶領大盤上漲,漲幅達10%。
過去20年間,阿瓦里德透過總部設在利雅德的王國控股,大舉投資銀行、旅館及媒體業,擁有花旗集團(Citigroup )、新聞媒體、蘋果公司(Apple)與時代華納(Time Warner)的大股。
新聞集團旗下則有出版華爾街日報(WSJ)及WSJ.com網站的道瓊公司(Dow Jones)。
新聞辭典/羅他那媒體
沙國廣告營收前五大,擁有逾2,000部阿拉伯電影版權,是全球最大阿拉伯音樂圖書館。
藍皮膚的外星人為媒體大亨梅鐸帶來花花綠綠的美鈔,照亮新聞公司的營收錢景。
20世紀福斯的3D新片「阿凡達」全球賣座吃紅,投資人個個眼尖,紛紛上修新聞公司的盈利評估。20世紀福斯是新聞公司旗下一員。
單單一部電影影響一個媒體帝國的盈虧,十分罕見,但阿凡達的全球票房迄今已衝破14億美元,有潛力成為史上最賣座的電影。
阿凡達的攝製和行銷成本約4億美元,由於預算不便宜,殺青上市前,不少專家擔心此作大而無當,可能拖累新聞公司。
所幸12月10日試映會後,叫好的影評陸續出現,新聞公司的股價跟著水漲船高,試映以來上升了12% 。
阿凡達的成敗對於新聞公司關係重大,因為該公司的整體營利比同業更有賴於製片部門。
新聞公司的其他資產,包括福斯廣播電視網和《華爾街日報》,十分倚重廣告收入,而廣告進帳在經濟衰退期間遭受重擊,製片部門則靠「冰原歷險記:恐龍現身」、「X戰警:金剛狼」等賣座,業績紮實。
問題只在福斯不能獨得「阿凡達」等賣座大片的票房收入。福斯和投資人合擔風險,也合享收益,阿凡達製作費2.5億美元,其中60%由投資人掏腰包。門票營收更有一半要歸戲院老闆。這一切攤完之後,福斯才能在餘額中扣除1.5億美元行銷支出。
但福斯可以向戲院收取影片的配銷費。結算下來,專家估計福斯迄今從阿凡達獲利8,000萬美元。接下來的收入要來自家庭影片出租,可能有幾百萬美元。
阿凡達的印鈔能力到底如何,大約六個月後可見分曉。電影經濟學很難說清楚,影響最後結果的因素也不少,其中包括電影公司如何和創意團隊拆帳。
不過,在6月截止的本會計年度,阿凡達和意外大發利市的「花鼠明星俱樂部」合計,可望為新聞公司的製片部門帶來12.6億營利,比原估多出1.6億。也就是說,電影部門將占新聞公司全年獲利的三分之一。
除了推高新聞公司股價,「阿凡達」也嘉惠戲院集團。本片以3D科技攝製,電腦特效也是重頭戲,要在戲院看才最過癮,因此不受家庭娛樂系統影響。「阿凡達」上片以來,兩個院線連鎖集團的股價勁漲5%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