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說了算.bmp 

下一個十年,中美之間將進入「零和拉鋸競爭」;對台灣最有利的策略,就是做美中鬥爭中的不沾鍋。

美國對中國,早年用圍堵(containment),近年用拉攏(engagement)。一度,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見以為中國經濟發達後,就會出現「中產階級」,就會走上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

這種看法達到最高潮時,甚至出現了 「G2」、「Chimerica」等美中兩超共治地球的概念。

在短短的15年間,美國的金融資本機制吸納了中國的生產力盈餘價值,中國工人被勒緊的褲帶支持了美國百姓的超前消費。美中雙方都很高興:中國換來了成長,中南海對百姓有交待,美國換來了全民消費,華盛頓對百姓也有交待。美國的政經界主流,幾乎相信了美中之間雖有差異,但可以是一種「異床同夢」的互利關係。

殊不知,中國從第一天開始,從毛、周與尼克森、季辛吉打交道,到鄧小平的開放政策,一直到今天,核心領導層對美國的策略都是「同床異夢」,40年從來沒有改變過。

2008年的金融危機迫使雙方亮出了底牌,美國認識到了「異床同夢」 的策略只是個幻覺。華盛頓的中國政策進入了「後金融泡沫」時代,開始收縮拉攏的成分,擴大圍堵的成分。但是,這時的中國已非昔日吳下阿蒙,也回應以「本來就異夢,日後不再同床又何妨」的堅決態度。

換句話說,中美關係已經從「為了共利、忍氣配合」態勢,轉軌到了 「共利已盡、零和競爭」態勢。最關鍵的是,這個變化並非暫時性,而是基於全球20年來的資源競爭、地緣政治大格局。

中美都已心知肚明,以中國13億往16億奔去的人口,未來20年不可能不介入美歐已經占據的資源領地。美歐只有在一個前提下,才會容許中國進入他們的既有勢力,那就是中國完全開放市場及經濟完全自由化。

對北京而言,這個條件實質上相當於放棄一黨專政的體制,談都不用談。過去兩年裡,中共核心領導已經數度高分貝地告訴西方,中共一黨專政是中國的唯一出路,西方用自由主義、政治分權概念「和平演變中國」的任何手段,都不可能得逞。

面對這大局勢,台灣在策略上有四個選擇:站在中國這一邊,站到美國那一邊,等距,不沾。頭兩個選擇都會帶來極壞的後果,不能考慮。剩下可以考慮的就是等距,或者不沾。

「等距」和「不沾」,具有本質上的不同。「等距」意味著時時權衡利害,時收時放;「不沾」指的是「不反應、不作為、不生事」。

台灣不能採等距策略,等距遲早會落入代理戰。在兩頭大象之間,代理戰太危險。代理戰的本質,就是交戰雙方通過拉扯代理人試探對方的底線。小台灣絕對經不起接下來十年的拉扯,幾次拉扯下來,台灣僅餘的生命力也就完了。

不沾政策,對台灣最好,但是不能只口頭說說。台北應該在2012年之前,說服北京及華盛頓,把台灣由中美競爭曲線中移開,根本上棄絕「等距」概念,讓台灣變成不沾鍋。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兩岸簽署一個把台灣不沾鍋內涵定義得很清楚的和平協議。如此,中美之間少了一根雷管,雙方鬥來鬥去時誰也不必擔心台灣突變。

內爭不沾,是台灣當前高層的核心能力,應該把它昇華到 「外爭不沾」的境界。不沾鍋,也許真的就變成台灣未來活潑成長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深耕大陸多年,taibeijing@gmail.com

【2010/03/23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