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jpg 

ECFA即將簽訂,並把工具機產業列為早期收穫清單,因此ECFA簽訂,對工具機股是一大利多。再者,工具機產業已經復甦,日韓工具機股紛紛噴出,這將激勵工具機股股價上漲。

早在去年底馬英九總統參觀工具機大廠永進機械時,就要求經濟部把機械產業納入ECFA早期收穫名單之中,一旦ECFA簽訂,在中國進口關稅減免,工具機廠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將大大提高,爭取更多訂單;配合企業資本支出提高及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業者已經樂觀預估台灣工具機產業將會有「黃金十年或二○年好光景」,工具機股也將走大多頭行情。

與汽車產業關係密切

工具機俗稱為工具母機,為各種基礎加工或精密產業不可或缺的機器設備,與汽車產業的關聯性最高;因為生產一台汽車的零組件要上萬種,而工具機就是生產這些零組件的機器,因此,工具機產業的發達與否,與汽車產業有很大的關係。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表示:「日本、德國及美國等地區的工具機產業之所以這麼發達,主要原因是它們有強大的汽車產業當後盾。」

 

日韓業者聯袂大漲

過去中國汽車產業都依附在歐美日等大型汽車公司下發展,零件大多都向合作的國外汽車廠採購,零組件的自製率很低。

 

但從去年開始,大陸汽車公司決定走自己的路,擺脫對於國外汽車廠的依賴,提高零組件的自製率,開始大規模採購生產汽車零組件的工具機,下單手筆之大是國內工具機業者不曾見過的,而且訂單已經排到下半年,其他亞洲工具機業者也是如此,都受惠於中國汽車產業崛起。

中國汽車產業崛起帶動亞洲工具機產業復甦,激勵亞洲相關工具機股股價大漲,其中以日韓工具機股表現最佳。雖然中國大陸及香港工具機股股價表現不像日韓的工具機股強,但相對於當地的大盤走勢,還算強,其中友佳近期股價還出現急拉,並創新高。

因此,在日韓等工具機股股價噴出的激勵、ECFA題材發酵,以及香港友佳TDR掛牌後大漲等利多的激勵下,近期國內工具機股也開始表態,有機會成為下一波台股的主流。

上市櫃的CNC工具機股約有九檔,若把上游線性滑軌的上銀加入,總計有十檔,雖然去年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業績表現不佳,如今景氣已經回溫,訂單陸續回流,其中以大陸汽車相關訂單最為明顯,預估今年業績將明顯成長。

類股本益比升至十五倍

例如東台,去年PCB鑽孔機出貨僅二三○台,TMV綜合加工機二九四台,CNC車床一七五台;合併營收三七億元,估EPS○.六二元;今年在大陸、印度及東南亞等地區的客戶訂單湧入,目前接單已經接到七月。

 

雖然CNC工具機股今年EPS將明顯拉升,但股價已緩步上漲反應了,目前本益比也已經拉高至一○倍,回到過去的水準;過去工具機股在缺乏中國大陸市場想像下,市場認為業績爆發力不強,僅願意給一○倍本益比,長期下來,使得工具機股一○倍本益比是常態。如今多了中國大陸這市場,而且台灣工具機龍頭台中精機老闆黃明和已經喊出工具機產業黃金十年,也就是說在中國市場的加持下,國內工具機股至少有十年好光景,既然未來業績看俏,成長空間變大,股價也應該有更大想像空間才對。

友佳、高鋒及上銀具指標

目前本益比一○倍上下的工具機股有喬福、友佳、高鋒、東台、瀧澤科、福裕及亞崴;若再考慮股性及市場的熱度最值得留意,尤其是友佳。

 

本期其它精彩當期文章延伸閱讀

◎封面故事:興櫃LED三雄竄起
◎特別報導:國際航空業再起
◎產業脈動:IC通路商啟動併購潮
◎焦點議題:高配息大戰低利率
◎謝金河專欄:第二季的潛力股在哪裡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563期】

先探週刊.jpg 

【文.劉軒彤 2010/04/02 】

黃明和:工具機至少五年黃金期

一九五四年就誕生的台中精機,活脫脫是台灣工具機產業縮影,做為台灣龍頭,總經理黃明和對這個產業,有相當精闢的見解。他認為,工具機業黃金歲月已經來臨,就從中國汽車工業崛起開始。

 

台中精機貴為台灣工具機龍頭,這次的漲價,它也是帶頭公司之一,總經理黃明和透露,去年金融海嘯,業界營收掉到只剩高峰的三、四成,慘不忍睹,可是今年來自中國內需訂單全面竄起,以他自己公司為例,第一季營收做到十·五億元,跟去年同期的二億元相比,簡直天差地別。

 

漲價反應原物料成本

 

以下由本刊以黃明和第一人稱的方式,為讀者整理出他對工具機前景的看法。

 

去年真的很差,是精密機械產業從沒碰過的大衝擊,台灣工具機廠商去年做了很多措施,做三休四、減薪,連協力廠也跟著緊縮,所以這次需求上來全面性措手不及,供不應求。另外,將近一年大家都沒進料,今年二、三月間備料也清的差不多,便宜原物料用光,因此要漲價,讓新訂單吸收原物料成本。

 

不過,這一波工具機同業業績明顯上來,也不是全面性大好,還是要看客戶組合,如果你在中國有汽車、3C客戶,而且中大型客戶為主,那就很OK;有些訂單集中在歐美市場的同業,業績也沒起來呀。所以我認為二○一○年,工具機產業大者恆大會更明顯,只要過去在中國有品牌、有通路、也有大的工廠,就跟得上商機。

 

汽車是工具機業火車頭

 

過去台灣工具機很少供應汽車原廠,都是做售後服務與周邊廠,但這次中國汽車廠多是推出一千六百CC以下國民車,價格不高,對於零件需求精度沒那麼高,不會買很貴的汽車加工設備。還有,以前中國汽車廠是與美、日車廠合作,設備都用外國貨,現在中國汽車公司也想提高自主力,考慮成本,所以會跟台灣採購。

 

你想想看,中國一年一千多萬台汽車需求,未來三到五年就有幾千萬台,累積的售後服務市場也很可觀,所以台灣跟中國的工具機產業,未來會有很大空間。我舉個例子,去年第四季起,比亞迪就跟我們大規模採購了,那一季試用就訂了二○多台,今年初交貨後,又下了批量採購單,一次一百台,這種手筆,過去台灣很少見的。

 

很多人會問,去年中國工具機產值已經躍升世界第一,韓國又緊咬我們,台灣廠商怎麼掌握商機?其實,中國大型工具機經過改革、合併,起起伏伏,大概有十家左右,像大連機床、瀋陽、北京等等,都是國營事業,也已經培植上市,平均年產值一、二百億元,台灣相對屬於小規模。

 

可是,大陸大型工具機廠是有任務的,他們大多做大機種,配合國家政策,所以很多都做礦場機械、農業機械等等,這些台灣廠商不能比;但是我們強在汽車、3C產業工具機,不但機動有彈性,售服效率又高。

 

黃金年代一○~二○年

 

我聽說兩岸談ECFA,共識最大的就是工具機業,在大陸做工具機,要求自製率五○%,其他進口零件,要課八%到九%的關稅,假如簽了ECFA,我們免關稅,他們的鑄件也能進台灣,我們有競爭力,不怕大陸廠商進來。根據統計,台灣工具機外銷,將近六○%與大陸及東協有關,所以ECFA愈拖愈不利。

 

不止是汽車,中國還要發展航太與廣建高鐵,我想說的是,如果跟上中國內需,那麼台灣工具機業就有一○~二○年黃金年代,至少五年也有吧!

本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563期
 

能力雜誌 2月號 2010 第648期.jpg 

【文/黃麗秋】

機械產值 贏取兆元商機

金融風暴逆襲全球機械產業,市場版圖重新洗牌。台灣裝備製造實力在全球爆發強勁的競爭力;大陸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容量,亞洲球機械產業的發展逆勢看漲。

後金融海嘯時代,亞洲勢力崛起。哪個產業會將在未來虎虎生風?根據經濟部技術處發布的台灣機械產業報告,預估台灣機械產業下一階段產業成長將在2010年重新啟動,2014年機械總產值可望突破兆元大關,成為新興兆元產業。

中國生產力中心特舉辦「2010兩岸機械(數控機床)交流研討會」,邀請國內工具機表現亮眼的友嘉實業總裁朱志洋,以及近年來經貿地位躍升的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陳文釗會長與產業代表團,共同探討兩岸工具機械業如何優勢互補,再創榮耀。

關鍵技術自主強化全球布局

朱志洋指出,製造業占台灣產業的32%,工具機則占製造業15.95%,僅次於零組件的16.20%。台灣工具機產業自1999年起產值為492億元逐年攀升,到了2008年已創造1573億元。目前全球工具機市場規模2008年為810億萬美元,其中台灣為6.7%。

再就全球工具機排名來看,全球工具機排名第一為德國,第二名為美國,日本與中國大陸分居第三與第四名,而台灣工具機為全球第四大出口國、第五大進口國。但2008年下半年遭受到金融海嘯影響,重創全球工具機業,德國衰退約40%,而日本衰退最為嚴重達到68%,產值從158億美元下降至48~50億美元,反觀大陸工具機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規模約193億美元,生產值僅是小幅下降仍有130億美元,但若加上與台灣創造的產值50億美元,則超越日本,贏過德國。

再以出口國家來說,亞洲地區的泰國、香港、印度等出口呈現上升,反而是歐洲國家出口呈現下滑的態勢。他樂觀預估,亞洲工具機有向上翻揚的趨勢。

朱志洋接著以台灣工具機產業分布說明,台灣工具機家數截至2008年為7百家,從業人員約21,500人,多屬於中小企業。主要是通用或泛用工具機供應中心,出口比率達78%,而在自製率達41.67%。若以地區來看,群聚效應非常明顯。

中部方面是以綜合加工機、車床、沖床、磨床、銑床、放電加工機為主,占72%達505家;北部為16%達110家;南部占12%達80家。

再以台灣的生產比重,綜合切削中心機占25%、NC車床占25%,其他NC工具機則是10%。「台灣目前已成為全球除了日本以外,對大陸及東協地區最主要的工具機供貨國。」他說道。

資源整合扶植產業發展

朱志洋細數台灣機械產業發展史。他指出,1990年代進入自製開發期,主要推動十大新興工業發展,促進機械工業升級。並推廣綠色、中品級工具機械零組件,以及推動提升高品級與技術水準相關計畫,開啟台灣工具機產業黃金十年,到了2000年硬體技術提升,軟體應用加值,進入全球競爭期,高品級複合化工具機、IC設備、FPD設備、智慧型機器人、太陽能設備、關鍵零組件、高科技防污設備,並推動高值化相關計畫,並透過ICT加值,促使台灣邁向全球前六大機械生產國,並推向製造服務業。

他分析指出,台灣機械產業擁有:1.產業群聚效應;2.擁有完整的供應體系;3.中小企業為主;4.價值鏈分割等四大特性。過去在價值鏈與生產鏈分割非常明顯,可將資產運用與各產業專業發揮極致。但全球化趨勢,企業往大者恆大、小者恆小的趨勢。2009年10月大廠已經合作與聯盟方式,甚至透過購併擴大資產。以友嘉實業為例,朱志洋透過併購,不斷擴大集團版圖,同時深耕大陸,建立綿密生產網絡,產值達1百億以上,成為兩岸工具機龍頭。

 

image.jpg 

【文/蔡士敏】

2010啟動新動能:汽車產業篇

全球經濟復甦指日可待,兩岸關係也從慢熟到熱絡,彼此間的合作關係越來越緊密,「2010年兩岸機械與車輛產業交流研討會」透過產學交流,尋找兩岸汽車產業合作契機,兩岸汽車產業透過務實的交流,尋找合作方向,實現進軍國際的夢想。

為強化兩岸優勢互補產業之合作機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兩岸期望在互惠互利下,積極推動兩岸產業「交流、洽商、合作」之階段落實任務。由「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與「福建省工業經濟聯合會」共同主辦「2010年兩岸機械與車輛產業交流研討會」,邀請福建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來台交流,並吸引眾多台灣汽車、電子、機械、空調等廠商、超過200人熱烈參與,透過兩岸經驗分享、交流,建立兩岸長期策略合作平台。

成長快速的亮眼新星

根據福建省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張金鑄表示,2009年福建汽車產量13.5萬輛,約占大陸汽車產量的1%,整車生產企業有7家;低速載貨汽車生產企業6家;專用車生產企業21家;零部件生產企業4百多家。雖占全大陸生產比例尚不高,但光轎車就占8,1746輛,比前期增加169%,呈現驚人爆發力。

張金鑄強調,福建客車產品在大陸擁有高競爭力,有大金龍、小金龍及新福達品牌,生產能力4萬輛,2009年產量2.4萬輛,占全國的20%左右,金龍客車銷量居全國第一位。加上廈門已被確定為首批大陸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在在顯示福建將是未來大陸汽車業不容小覷的耀眼新星。

以汽車相關零配件產值來看,2009年福建汽車工業總產值人民幣491.88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產值人民幣300.14億元,占61%。張金鑄表示,福建汽車零配件供應鏈主要集中在廈門,提供戴姆勒、大小金龍汽車等,與整車廠配套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中在福州青口和廈門,維修市場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主要集中在泉州閩南一帶。

福建汽車業雖呈現快速成長,但背後卻也隱含許多挑戰,像是關鍵零組件包括:發動機、變速器等,在發展上相對弱勢,且勞動力、土地等成本優勢逐漸遞減、產品研發能力不足等,將是福建發展汽車產業未來的挑戰。

「期望兩岸汽車產業應加速整合,以台灣作為全球運營資訊中心,福建提供產業集中區、生產基地,兩岸從現有生產環節合作,提高合作層次到共同研發、設計,瞄準全球商機,進軍國際。」張金鑄說道。

另一方面,福建省政府為掌握先機,推進汽車產業發展,研究制訂《福建省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方案》,有利於加快推進兩地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張金鑄提出兩岸汽車產業可建立的合作模式如下:

1.進一步提升兩岸汽車零部件產業合作層次

兩岸汽車零部件產業應同步對接研發基地和製造基地,做到同步設計、同步製造、同步應對瞬息萬變的各種市場變化,才能讓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做到立於不敗之地。以福建為生產和研發基地,以台灣為全球行銷中心和資訊中心,做到統籌兼顧、兩岸並舉、各得其所、各盡其力,可以讓兩岸的產業資源獲得最優化的配置,發揮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2.加快對接台灣具優勢的汽車電子、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產業,擴大研發投入,搶占汽車科技制高點福建具有優勢的客車資源和東南汽車自主品牌轎車資源,可望與台灣汽車電子生產企業共同開發大陸汽車電子產業。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0年2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