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總統跟蔡主席辯論前夕,歐巴馬對待對手的風格,可以給雙方陣營和所有觀眾一些啟發。
一、對手也是人。我們習慣把敵人妖魔化,但這只凸顯了自己的心虛。歐巴馬一向把對手當人,於是有人的稱呼。在總統大選辯論中,希拉蕊和馬侃都用第三人稱「他」或「歐巴馬參議員」來稱呼就站在旁邊的歐巴馬。但歐總是用「你」、「希拉蕊」、「約翰」稱呼對手。從觀眾看來,歐巴馬的親切稱呼和直接對話不僅和善,而且自信。
二、對事不對人。對手是人,但辯論的內容是事,所以人身攻擊不會傷到對方,只會凸顯自己小器。競選期間,當媒體爆出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裴林十七歲的女兒未婚懷孕時,歐巴馬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用同理心說:「我媽媽懷我時也只有十八歲。」
三、不要戴帽子。政治宣傳的技巧之一是斷章取義,把小事放大。但這只能迷惑少數人,明眼人一看就反感。希拉蕊在一場辯論中說:「歐巴馬參議員,要跟你直接了當地辯論真的很難,因為你從來不為你在參議院投的任何一票負責。」這帽子太大,還不待歐巴馬反駁,現場觀眾就噓斷了希拉蕊的講話。
四、不要逃避問題。當記者在不同場合問希拉蕊是否後悔2003年投票贊成美國入侵伊拉克,希拉蕊拐彎抹角說「我後悔布希總統用不實資訊誤導我們」、「當時我贊成入侵是基於美國的長期利益」、「如果那時有今天的資訊,我當然不會投贊成票」。她說得也沒錯,但聽起來就是在逃避問題。
五、尊重對方的時間。希拉蕊令人敬佩的是在敗給後輩歐巴馬後,優雅地接受國務卿職位,並給歐巴馬絕對的尊重。今年二月,當得知老公因心臟病被送進手術房,她仍出席與歐巴馬的周會,並靜靜聽總統把話講完。她的專機在中東故障,她甚至改搭軍機,只為了趕回來參加與總統的周會。
六、強力反擊。真理要愈辯愈明,當然不能一味客氣。碰到對方說錯或扭曲,還是要冷靜清楚地反擊。馬侃在辯論中說歐巴馬的政策將使中小企業主付更高的稅,因而無法實現美國夢。多大的帽子!歐巴馬立刻說:「我想馬侃參議員可能看了太多自己的競選廣告,把我和他政策搞混了。」然後解釋兩人的不同點,以及他的政策並不會增稅。
七、可以贊同。辯論雙方若都服從理性,而非意識形態,不可能每一個論點都不同。歐巴馬和馬侃辯論時,適時會同意馬侃的論點。黨棍聽起來會覺得刺耳,但內行人反而更會對歐的客觀產生敬意。
八、有點幽默感。政治辯論當然應該嚴肅,但適度的幽默可以展現出當事人的風采。民主黨辯論時,主持人問希拉蕊,「民調顯示選民認為歐巴馬比較親切,容易喜歡,你對此有何感想?」希拉蕊故做委屈地說:「這民調太傷感情了!他的確非常討人喜歡,但我也沒那麼差吧!」一旁的歐巴馬立刻俏皮地說:「其實你也很討人喜歡,希拉蕊!」民眾要看的是這種即席的、互動的機智或真情,而不是看雙方把已經講過千百遍的論點再念一遍!
我期望周日看到一場精彩的辯論,更期望看到不同以往的,對待異己的方式。
(作者為作家)
【2010/04/24 聯合報】
遺憾明天雙英辯論不能建立新典範
明天的雙英辯論,原有機會創造台灣民主政治史上的新典範;然而,可惜的是,實際上卻已無可能。
這場辯論,想像中可以不是朝野雙方用似是而非的政治語言相互攻訐,也可以不是徒逞口舌之快的民粹舞台,更可以不是政黨惡鬥的殺戮戰場;而可以是史上首次出現的朝野頂峰就單一公共政策作深入的探討與辯難,雙方皆將政治鬥爭的意味降到最低,共同為開闢台灣的國際出路及生路貢獻心智。倘能如此,這場辯論自然即能創造台灣政治史上的新典範。
但是,辯論尚未開始,民進黨已經聲明,不管辯論結果如何,仍要上街頭,仍要公投;也就是說,民進黨對辯論的結論已定,亦即無論如何都要對立到底,抗爭到底。先有了這個結論,則在民進黨眼中,這場辯論的唯一目的就在建立繼續對立抗爭的正當性而已;那麼,如何還有什麼理性辯論的空間可言?
這是台灣政治的宿命。台灣被國際及中共政權嚴重孤立,但每當觸及台灣出路及生路的政治辯論,其實皆非試圖對外解決問題,而是必定要將對外的議題轉化變質成內部的政治鬥爭。還記得2008年的入聯公投嗎?正是精心操作一個對外的議題,煽動悲情、挫折與憤怒,使轉化變質成內部的政治鬥爭;尤其令人痛心者,如今已經證實,入聯公投根本只是陳水扁為開脫其貪腐刑案的權謀操作而已。這樣玩弄台灣的出路與生路,真能實現「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嗎?這樣的公投,亦失民主意義,只是政治鬥爭的工具而已。
如今,ECFA的爭議,儼然又墜入同樣的宿命。也就是說,一個探討台灣出路與生路的議題,又被轉化變質成內部的政治鬥爭。以ECFA建構的兩岸關係,當然未必是理想中的最佳狀態;如果尚有他途,理當為台灣爭取更有尊嚴及風險較低的方案。但是,在險惡的國家處境中,又在東協加一已實際運作的時空環境下,這或許已是「不統/不獨/不武」所能採行的必要策略。然而,當民進黨將此一對外議題轉化變質成內部政治鬥爭後,「反對到底」就是既定的結論;如此一來,遂已無關台灣的出路及生路,只是你死我活的政治內鬥而已。民進黨心中想到的,只是要將「馬英九下台」列為「早收清單」的唯一項目;蔡英文腦中想的只是「綠營群眾的心理感受」,及自己身為黨主席的標籤符號及立足論述。如此,何須辯論?辯論何益?
ECFA是什麼?簡單地說,首先就是要與東協加N同樣爭取到進入中國市場的關稅減免,別人是零關稅,不能只有我們台灣要繳九%關稅;再來,就是「早收清單」,以雙方政府的公權力介入,來規範哪些貨品優先減免關稅,如此非但能維護關鍵產業,亦可較有規劃地協助弱勢產業減低衝擊;再者,由於減稅等因素,應可提增台資、外資、陸資在台投資的誘因,有利「根留台灣」;此外,由於這是一個「架構協議」,而不是一步到位,所以是「逐段/漸進」的長期協商平台,即有迴旋緩衝、且戰且走的空間;最重要的是,若無ECFA,兩岸經貿也必然會在較無計劃、漫無目標的情態下繼續迅猛發展下去,而ECFA對台灣而言,只是使兩岸經貿交流在政府的參與下,更具可預判性、可規劃性及可控制性;另一附加效應是,由於北京採取「和平發展」的兩岸政策,因而在ECFA談判上願意「讓利」,台灣沒有理由不掌握此一機遇。
整體而言,ECFA固然也會給台灣帶來若干衝擊,但並未使台灣的兩岸政治關係更惡化或矮化,反而提升了政府參與的戰略地位,且使台灣的兩岸經貿關係更有利化、規制化及可管理化;倘係如此,民進黨似乎應當從「求利/避害」的角度督責ECFA力圖周備,而不是無論橫豎都要完全反對到底。
蔡英文不可能以指她的辯論對手「傾中賣台」為她的辯論詞彙,但在辯論會場外,民進黨的全盤操作卻完全環繞在「傾中賣台」四個字上。然而,台灣的出路與生路這麼巨大的題目,能用如此簡化、情緒化、民粹化、鬥爭化、意識形態化的邏輯來處理嗎?二十年來,民進黨在台灣對外出路及生路的探尋上只有錯誤與失敗,而僅會以玩弄操作兩岸議題為內部政治鬥爭的工具;難道蔡英文也只能如此、只會如此?
這場辯論,不只是針對ECFA的辯論而已,而應是對台灣出路及生路的深入探討。其實,在現階段,ECFA主要只在處理關稅減讓、早收清單等議題,這些尚只是枝節問題而已;相對而言,台灣的出路及生路,則關涉到全球化、區域經濟組織、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及世界市場、美國國際角色式微、北京對台政策改採「和平發展」因而磁吸作用更難抵拒,及台獨路線在國際架構下已告完全破滅等複雜而深刻的大趨勢,這才是超越ECFA的大議題。所以,明天這場辯論,雙英理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討,才不致淪於淺薄的政治鬥爭,而能為台灣找到出路及生路。
因而,這不是一般的「辯論比賽」;國人不想看到哪一隻鬥雞的爪喙比較銳利,哪一隻雞的冠羽又被啄傷到什麼程度。這應當是一場面對台灣出路與生路的大思辯,發言者的胸襟比技巧重要,發言者的真誠比權謀重要,發言者深謀遠慮的政治家風範更比護衛自己藍綠標籤的機巧重要!
【2010/04/24 聯合報】
ECFA贏家與輸家之間的矛盾
2010-04-22 旺報 【洪奇昌】
對中共而言,香港是實行「一國兩制」給台灣和全世界看的最佳樣板。正因樣板,中共中央傾力支持香港發展,允諾50年不變。2003年,香港遭受SARS衝擊後,經濟陷入低迷,中共祭出CEPA挽救香港。當時,香港經濟在CEPA和陸客自由行的催化下,金融和房地產欣欣向榮;現在,中共決心把香港的「成功經驗」,在台灣複製,透過比CEPA更優惠的ECFA,力圖拉拔台灣經濟,乃至馬英九的聲望。
即使,一年多來馬政府鋪天蓋地以文字、聲音、影像,用盡心力大力宣傳ECFA。但是,從民調來看,不僅未達原先預期效果,贊成ECFA的比率,反而大幅下滑;最近「TVBS民調中心」針對ECFA議題,做出民調。贊成者,從半年前的46%,降為35%;表達沒意見者,從20%升為33%。以「年齡層」來看, 20歲至29歲的年齡層,贊成者從53%驟降18%至35%。
民意為何如此反應?
輸家的相對被剝奪感
台灣經濟之所以能在過去傲視群倫,成為亞洲四小龍的其中一個典範,除了美國強權所提供的「市場公共財」外,威權體制下,國民黨官僚體系的「有效行政指導」亦是重要因素。在政府官僚的行政指導下,工業化的商品貿易成為帶動台灣經濟奇蹟的推力,現在中國的經濟起飛,也就是當年台灣發展經驗的翻版。
時至今日,國民黨和中共在處理ECFA議題時,卻仍處處可見傳統工業時期的商品貿易思維,簡單地認為:只要和中國進行「經濟自由化」,在「貿易創造」效果下,台灣必能再現經濟奇蹟的「均富」生活;而台灣未來的產業出路,只要簽署ECFA,一切即能迎刃而解。
然而,國共兩黨的ECFA如意算盤卻無法實現!
因為,國共兩黨的「唯GDP至上論」,忽視了市場開放後,所必然出現的「輸家」、「贏家」,兩者之間在社會分配正義上的根本矛盾。
因為,經過民主化、自由化及產業轉型,傳統的行政指導手段,早已無法滿足當今的台灣經濟體制,徒然造成「輸家」產生相對被剝奪感。
「後ECFA」產業戰略擘畫
因為,「輸家」的人數,這次遠超過「贏家」;「輸家」的所得減少,而財富卻將集中在「贏家」手中。豪無疑問,ECFA是一樁不符合社會分配正義的經濟政策!但馬政府卻一意孤行。
面對人數眾多的「輸家」,馬政府只是一再重複陳腔濫調:「會照顧勞工的生活」、「保證不開放大陸勞工」、「不開放大陸農產品」、「會對受害產業進行補償」,但對於「後ECFA」的台灣產業戰略擘畫,馬政府至今卻沒有提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和方向。
當「輸家」和領著每月22K薪水的社會新鮮人,在電視上目睹國民黨官員不斷和一批批財團企業主、政治權貴,與中共高官把酒言歡,望著酒酣耳熱的國共兩黨高官,「輸家」自然認為,中共和國民黨聯手下的ECFA,最後仍是大財團和政治權貴得利;經濟效益(至少短期內)甚難滲透到廣大的社會民間,因而,「簽ECFA關我何事」的消極情緒不斷在社會基層蔓延。
在民眾不斷累積的負面觀感下,造成了馬政府越是安撫「輸家」,政府的公信力越是衰退。而馬英九總統上任近兩年來,施政重心卻又幾乎以兩岸事務為唯一重點,結果,中共與國民黨原本希望以ECFA提升台灣經濟、以及馬總統的支持度,終究將會是一場鏡花水月。(作者為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