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的11種使用法.jpg 

【文、圖節錄自大家出版社《東京的11種使用法》】

給東京下一個定義?

Milly沒有定義東京的企圖,更以為沒有能力去定義,甚至不知道該用「它」或「他」或「她」來稱呼東京。畢竟已是多少次來去,但當試圖去描繪東京印象時,卻怎麼堆疊文字,都不能抓住東京的全貌。

 坦白說,踏入東京很容易,深入東京很難,企圖融入東京更是「無理」(不可能)。

 愈是接近東京,愈是意識到真正的東京離自己很遠,掌握不了或許正是不論去過多少次卻依然留戀東京的理由。那麼東京該是去征服還是甘心被降服?是要去企圖鑽入核心,還是從遠處窺看淺嘗即止?

 在種種自問自答後,Milly於是決定何不「使用東京」便好,不去分解不去定義,只是心甘情願地,掉入那不斷誘惑著你去消費的陷阱中。

 放縱地朝討好自己的方向出發,以消費去體驗那因為是東京才存在的景物、窺看東京時尚的人物、側聽東京的物語、鑑賞東京的物品、品味東京的食物……一起戀物吧!以愉悅的方式。

新書內容:

 東京情緒散步路徑

白貓媽媽帶著小貓三隻,正在大探險的模樣很可愛生動。仔細一看,原來是雕塑啦!.jpg 

 谷根千不是一個地方是三個地方

 「猫が似合う町」,適合貓居住的城鎮。

這是寵物節目「寵物當家」裡一個很喜歡的貓單元,影片介紹了日本幽靜悠閒的城鄉角落,窺看那裡貓咪如何隨興地過著日子。於是Milly也開始自己下了定義,貓咪喜歡的城鎮就是Milly喜歡的城鎮。

 貓能悠閒過日子的地方,多數有著悠閒的步調。

 沒有太多的車輛,有穿來穿去的小巷或坡道,有一戶戶延展的老屋,有緩慢的島嶼港灣或是有大樹圍繞的寺廟和充滿人情的老商店街,像是鎌倉、川越、江之島、沖繩的島嶼、尾道、湯布院等等。然後意外地,大都會東京也有一些適合貓流連的角落。其中近年來已經儼然被愛貓一族視為貓探訪散步聖地的谷根千,更是最具代表的區域。

 谷根千不是一個地名,而是一個靠近上野、淺草和日暮里的舊市街下町區域,是「谷中・根津・千駄木」三個區域的總稱。決定要在2009年春天前去東京「混」一個月後,就同時決定這回一定要去探訪的路徑,谷根千貓散步路徑。

 只是一方面一個月間朋友來來去去,不好意思拖著朋友一起尋貓,而難得可以一個人在東京閒晃的空檔,又未必是適合去探訪貓路徑的好天氣。只好耐心地等待,終於在3月26日那天遇見了一個「貓散步日和」──適合去探訪貓的春日暖陽好天氣,立刻不猶豫地出發!

 

小石川金太郎飴,販售日式傳統糖菓,特色為怎麼切怎麼切都可以看到金太郎橫剖面圖案。.jpg 

從地鐵站「新宿三丁目」上車,利用副都心線先到達「明治神宮前」,再從這裡轉搭千代田線在「根津」下車。如果是搭乘山手線,可以在「日暮里」下車,從日暮里慢慢走往谷中銀座商店街方向,以此來探訪谷根千是很多雜誌推荐的熱門動線。

 

出了根津站,首先以根津神社入口為指標前進。時間還早,既然是探訪貓的悠閒路徑就不宜焦急,先去在很多日文散步日記中出現的根津神社看看。轉進前往根津神社的巷內,首先看見了一家老鋪小石川金太郎飴,在這個菓子老鋪內可以買到那種怎麼切怎麼切都可以看到金太郎橫剖面圖案的日式傳統糖菓。像這店鋪一樣由老夫婦所經營的老鋪,在谷根千區域處處可見,不知為什麼,看著白髮蒼蒼拱著背依然忙著製作傳統口味的老人家身影,總會有種被療癒、撫慰的感覺,或許這正是老街最大的魅力吧。

 

既然是旅人,沒有上班的限制,想去老街尋訪會建議在非假日,如此不但可以腳步悠閒些、氛圍閒靜些,同時也較不用花太多時間為了老鋪美食排隊。

 

拿著根津鯛魚燒邊走邊吃,往鯛魚燒店斜對角的斜坡路往上走去,目標是大名時計博物館方位。沿路充滿著吸引人的要素,像是老屋旁早開的櫻花透過陽光搖晃著光影的模樣,忍不住就停下來,一直看著遲遲不想離去。

 

繼續慢慢爬著斜坡,在大約五六分鐘後,在這谷中區域發現了第一批貓咪。不過不是真貓,而是在一間咖啡屋的屋簷花棚發現的雕塑,一隻白貓媽媽帶著小貓三隻,正在大探險的模樣很可愛生動。再留意一下,這間咖啡屋正是一間貓咖啡屋,猫町カフェ29,或許離開店時間還早,店門緊緊關著。透過掛著貓咪布偶的綠框玻璃門往店內探頭一望,發現整家店都放滿了貓道具貓擺設,果然是間貓CAFE。再仔細一看,餐桌上不正是一隻活生生的貓咪。貓咪瞪著大大的眼睛,對於Milly這賊頭賊腦的可疑人物露出了警戒的神情。

 

後來查看了猫町カフェ29網站,知道這隻可愛的貓咪似乎正是看板貓~小空(店內有兩隻貓咪,一花一黑,一隻是風一隻是空,天空和微風都是很美的名字)。咖啡屋12點才開張提供午餐,店內不時也會舉行小小音樂會的樣子。

 

雖說原本沿著坡道散步的目標是大名時計博物館,但實際到了博物館前要進去卻猶豫了。因為說是說博物館,其實卻怎麼看都像是一棟廢墟,誇張說的話甚至像一棟鬼屋呢。於是只從博物館門前繞過,切入一旁的三浦坂,往下坡走去,才走了一會就看見這被暱稱為貓町的區域中最鼎鼎大名的貓屋、貓咖啡屋、貓雜貨專賣店。不過依然是時間還早,店家沒開。說還沒到營業時間倒也不盡然,從資料上看來是間貓節奏的悠閒貓專門店,開張時間只有周五六日和假日,那天是周四,自然沒營業。

 

店門沒開,怪阿姨就一如往常,以可疑的行動環繞著店的每個角落觀察著。看見了很多可愛有趣的貓標語和路標,像是「貓斷注意」,取自橫斷注意;「猛貓出沒」,出自猛犬出沒;「ねこ注意」,出自注意兒童之類的。另外還有貓的小神社、貓的地藏等等。

 

正在東張西望的時候,貓咪發現!一隻老貓正在那木階梯上曬太陽,一隻眼睛似乎看不見。那時不知這貓的身份,只以為好一隻悠閒自在的老貓,從那大剌剌的態度來看,應該不是一隻簡單的貓。結果上網一查,原來正是店長シンイチ(通稱シンちゃん),男生!1997年出生。真是太幸運了,不能入內去吃那招牌的貓掌圖案咖哩飯,卻有幸見到了店長本尊。

 

在谷根千貓散步的一開始就能跟三隻貓巧遇,似乎這一天能順利發現貓咪的樣子。

 

Milly首次的谷根千散步路徑,雖說第一目標是貓,但是谷根千之所以能列入近日東京下町遊最有人氣的據點,還是因為這區域在寺廟、下町商店街、老鋪、職人、傳統美食等主題上也有相當豐富的觀光資源。除此之外,像是SCAI THE BATHHOUSE這樣的置身於老街的現代藝術空間,不但讓谷根千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歐美觀光客也會刻意從上野公園沿伸路徑來到這裡。

 

 

東京的11種使用法.jpg 

 

東京的11種使用法
 
作者:Milly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4月09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597945
裝訂:平裝


作者簡介

Milly

  初夏出生,固執卻又很喜歡自己堅持成分的金牛座。學的是新聞,文化大學新聞畢業,曾經的工作經驗都是關於電視這一行。

  1984年第一次踏進日本旅行,之後就義無反顧地去日本去日本去日本旅行,從背著包包住青年旅舍到開始住商務旅館、設計旅館、pension、憧憬旅店,一個計畫追著一個計畫,在回憶中自我滿足在旅行中愉悅散步。

  38歲高齡以學日文為藉口去東京放長假,企圖更悠閒體驗日本住遊之前,似乎去過30次以上的日本。

  東京滯留660天後,學會可以讓自己更自在旅行的日文,同時用日文的旅行文字來指引繼續旅行。現以「Milly散步中」PC HOME電子報、「Milly最喜歡」Blog,繼續悠閒的漫遊文字。

  完成旅遊作品《北海道,一個人的幸福旅程》(大家出版);《日本大旅行》、《Milly的京都私路》、《超完美!日本鐵道旅遊計畫》、《車窗外看見雪》(繆思出版);《東京生活遊戲中》(西遊記文化出版);《東京奢華小旅行》、《東京發!近郊小旅行》(平裝本出版)。

  期望自己可以一直持有豐富的好奇心和玩心,做個懂得寵愛自己的旅行達人。

  旅行是一種心情,晴天雨天,只要一個好心情,都是旅行好天氣。

 

內文


狐狸黃金色的麵包香

【最愛吐司】


麵包這個東西,對於Milly來說就是麵包。

最多就是再分出這是法國魔杖、可頌,那是美式Bagle、甜甜圈,或這是義大利的拖鞋麵包那是德國黑麵包,日本系列的麵包就最愛紅豆麵包,至於吃得最多的自然還是吐司。所以看著日文網站上一家麵包店洋洋灑灑地列出了一堆外來語麵包名稱, Baguette、Fondue Bread、de campagne……還真是無從理解(笑)。

但即使不知道這些像密碼般的麵包名,進入一家麵包屋,每一個麵包還是會以麵包香和誘人食慾的外表去自我介紹。

然後就買下來,一口咬下去。嗯,好吃!就這樣去跟麵包相會,就是最好。

後半段的東京旅程中,住宿在套房規模有廚房的旅館內,跟麵包的關係也從經由「麵包屋附設咖啡屋」品嘗麵包和空間,轉換成以採買的形式買個麵包或最愛的吐司當早餐。

Milly一直憧憬的畫面是,早上起床沖杯咖啡,將吐司放入吐司烤箱中,然後,叮的一聲!發出吐司已經烤好的通知。拿出散發溫柔麵包香的狐狸色金黃色吐司,一口咬下去,就是至福的一刻。

Citadines Shinjuku Hotel的房間內有一台吐司烤箱,帶來實現這憧憬畫面的可能,讓Milly之後出入各個麵包店時多了很多愉悅的因子。真的喔,將吐司麵包放入籃子的一瞬間,都會忍不住微笑起來,Milly要的幸福其實還挺簡單的。

不過,稍安勿躁,幸福的吐司早餐要先吃完那可愛的紅兔子scone。

3月22日住宿在赤坂時尚設計風旅館CENTURION HOTEL RESIDENTIAL赤坂,將罐裝咖啡移到咖啡杯中,以微波爐加熱,配上特別繞路去吉祥寺一家像繪本屋一樣可愛的Karel Capek紅茶屋買回來的scone。

當知道Karel Capek這可愛的紅茶屋是由繪本畫家山田詩子開創的連鎖店,便不意外整個空間都像繪本般甜蜜又可愛了。真的是很小巧的紅茶屋,很快就滿座。那天購買大愛的scone時,本想坐下來喝杯紅茶,這心願也就不能實現了。Milly非常喜歡吃scone,東京也不乏scone專門店,例如在自由之丘就有一間Picassol自由之丘店,一整家店都是scone,讓人興奮。太喜歡Karel Capek包裝上的紅兔子,只要能提著這放上心愛scone的包裝紙袋,心裡就很會自然地愉快起來,因此雖說離吉祥寺車站有些遠,都還是會繞路過來買。


第一個為了旅館的日常早餐而採買的麵包,是在代官山猿樂町舊山手通上的小小麵包屋Lotus baguette買的季節限定蕎麥色和抹茶色的櫻花主題麵包。店內不大,麵包自然也不多,一個個姿態樸實的麵包謹慎而安靜地排在竹籃和木架上。麵包的口感跟三軒茶屋的濱田家很類似,都是甜度內斂,吃在口裡有很微妙的QQ感,或許是因為兩者走的都是和風麵包路線。

 

不過比起濱田,家Lotus baguette的手工感更強烈,有著自家麵包的親切感。Lotus baguette是有機餐廳BOMBAY BAZAR的姊妹店,麵包自然是講究每一個材料都要是有機和無添加物,同時強調不求省工而讓麵糰經過長時間發酵。一口吃下那有著櫻花的麵包,櫻花似乎沒味道,也不是,應該是有浪漫的味道!小道消息是工藤靜香也在這裡買過麵包,就是說木村拓哉也可能吃過這裡的麵包(笑)。

 

店前的露台空間放了椅子,店內也有販售咖啡,好天氣買了麵包看看悠閒的代官山人,應該是不錯的選擇。雖說店內是淡雅和風,麵包屋的建築卻是以不規則玻璃為外牆,特殊的造型非常搶眼。

 

同日黃昏時分在惠比壽的tea espresso HATEA喝特殊的茶espresso時,在店內也順道買了用北海道鮮乳製成的牛奶醬,抹在土司吃,有點像軟軟牛奶糖的滋味。之後在JR惠比壽西口atré3F的神戸屋kitchen買了一包綜合吐司,不同外皮和口味的吐司各一片包成一袋販售。這對於猶豫不決,不知道該買哪一種吐司的Milly來說,真是太好的包裝。

 

神戶屋的各類連鎖店很多,在便利店內也可以買到神戶屋的麵包。其中湯種吐司是Milly很常去買的吐司之一。神戸屋惠比壽店營業時間是早上7:00-21:30,Milly在東京長期滯留期間跟朋友相約在惠比壽坐電車回去之前,一定都會在這間麵包店買麵包回去。

 

對於神戶屋麵包的印象是沒有很大的驚喜,但是絕對不會有失誤,有一定水準的品質和好味道。沒有過多的銷售手法或可以大聲張揚的歷史,但光是位於車站入口邊、營業時間長、麵包種類多、價位合宜等優點,就很容易列入愛用好用的麵包屋名單中。因此不論什麼時間,都有人排隊買麵包。雖然腳步會被有話題的麵包店情報牽引著,但日常中更需要這麼一家可靠的便利麵包屋。

 

之後搭車回新宿,返回旅館前還順道在24小時超市買了綜合野菜汁、咖啡牛奶、優格和蘋果,採買完成。

東京買物誌

 

【北歐ZAKKA IN吉祥寺】

以雜貨+器皿為主題在東京,清新風格的首先會想到自由之丘、吉祥寺,偏向亞洲風、自由風的則是下北澤、高円寺,偏向居家悠閒風的首推二子玉川,中目黑、代官山近年來則集結了不少個性店家。位在大都會中心的表參道Hills、Mid Town,也有很多精彩Made In Japan的雜貨專賣店。有了大概的區域概念,依著交通順線去探訪,自然可以在東京擁有一個愉快的雜貨+器皿小旅行。

 

遊晃吉祥寺,可以分為咖啡屋主題、甜點麵包主題、雜貨主題、烤雞串主題、商店街牛肉餅主題、井之頭公園櫻花主題,以及Milly還沒充分發揮的貓散步主題等。

 

不論以什麼主題,大約都分為兩大區塊,分別從車站公園口和北口出發。一般來說,吉祥寺的動線大多數是先從公園口出發往井之頭公園,在到達公園湖畔綠地之前,沿路上就有各式各樣的民族風服飾店、咖啡屋和雜貨屋。

 

Milly個人覺得頗好逛的是從丸井百貨一轉進去,立刻看見在街口有著獨立店面的karako吉祥寺店,這家雜貨屋不但有和風雜貨,更可以看見泰國、越南、峇里島風情的雜貨,走的是中價位,是家裡想要添購一些小擺飾、增加氣氛時會想去逛逛的地方。

 

另外一家店是較接近公園的民族風服飾兼雜貨店無限堂二號店,店內外圍巾、裙子、帽子、印度線香排得滿滿的,價位也很便宜。不便宜也不行啊,畢竟店頭上大大寫著「便宜賣是我們的誓願」。那天Mrs. Hu在一開店就買了三條印度風絲巾,1500日圓有找。之後一路逛去,沿路和周邊不乏夏威夷、亞洲民族風和美國復古風潮的雜貨屋,各有風味。

 

不過這次以雜貨主題探訪吉祥寺,最大的收穫是發現了不少個性化風格雜貨屋,不是在常逛的井之頭公園這端,而是北口出去通過PARCO看見東急百貨轉彎進入巷道,藤村女子高中附近的兩側店面(這個區域當地人也暱稱為東急裏)。這個區域不單是雜貨屋好逛,周邊還有Milly最喜歡的東京咖啡屋之一橫尾、精采麵包屋Dans Dix ans、非常特別把味噌當作精品販售的SOYBEARNFARM味噌&味噌料理店、洋溢著溫暖氣息的花店「四隻貓」(店名很奇怪,由來正是因為開店時店主剛好養了四隻貓)等。

 

另外這區有三個關於北歐的空間。一個是Moi咖啡屋,桌椅和杯盤都是北歐設計,店內販售著北歐雜貨。另外兩個是咖啡屋附設的卡片專賣店kortti+以及一旁的北歐雜貨屋CINQ plus。

 

Moi是挪威語,用在表示友好的打招呼時。這家北歐咖啡屋原本是開在東京的荻窪,2007年才移到吉祥寺,Milly前後兩次來到這以白色和木色為基調的咖啡屋,一次是太陽很大,進去躲日曬兼小歇,一次是雨天進去躲雨兼小歇,可以想見咖啡屋多麼有安穩感,不論晴天雨天都忍不住想進去放鬆一下。店內根據店主的浪漫意念,企圖營造一個空氣透澈有如芬蘭的空間。

 

等待咖啡上桌的空檔,起身觀看牆上的挪威雜貨以及一旁附設的卡片專賣店kortti+。kortti+根據季節變化長期放置著240種以上的各式明信片,明信片的圖案幾乎都沒看過,似乎背後都有著創作者。風格有歐風、和風,有清新的、繪本感覺的、小幽默的、典雅的,不論你多麼挑剔,都可以找到一張喜歡的卡片。心情到了,就買張明信片,坐下來喝著德島自家烘培咖啡屋aalto coffee的現磨的咖啡,寫封明信片給自己親愛的人,之後問店員,一定可以跟你說附近哪裡有郵局。之所以要附設一個這樣的明信片專賣空間,是因為店主岩間洋介有次到芬蘭旅行,在首都赫爾辛基看見中央郵局內附設了一家咖啡屋Kirje Kahvila(寫信的咖啡屋),感覺很美好,於是便將這美好轉移到自己的咖啡屋內。那天點了冰拿鐵,端上的飲料放在北歐貓造型的木杯墊上,好可愛清新。

 

緊貼著Moi的是北歐雜貨屋CINQ plus,簡約純白的店內擺設著從北歐直接進口的廚房道具、文具和雜貨。店內還會不定期舉行主題雜貨展,像是聖誕節期間就會舉行非常有風味的北歐聖誕吊飾展,有時也會舉行很有趣的幸福早餐主題道具展。另外較特別的是這裡也有些小Baby和小孩的道具和衣物,讓媽媽可以將品味放在心愛的寶貝身上。CINQ plus是表參道上CINQ的二號店,不同於一號店,吉祥寺店內也販售著日本製作精選雜貨和品味手工藝品。有天在黃昏後跟朋友用餐之前,繞路過來晃晃,CINQ plus從店內透出昏黃的燈火,整個感覺非常融合,好舒服的畫面。

 

這個區域有不少與北歐相關的雜貨和餐廳,因此也被稱為北歐街,像是北歐餐廳ALLT GOTT、販售北歐玩具的NIKI TIKI、北歐家飾雜貨屋marimekko吉祥寺,同樣販售北歐雜貨的coeur de coeur,喜歡北歐風格的人一定會充分得到滿足。


巴士跟東京的親密關係

這次長達一個多月的東京滯留,如果要說感受到不同以往的部分是什麼?

答案是:原來在東京搭巴士散步可以這麼好玩。

 

起源是Milly想去的一個東京手創市集,最方便前往的方式是巴士,更巧的是Milly住宿的新宿公寓式旅館對面就有巴士前往這個市集。嘗試搭乘後就完全愛上東京巴士旅行,熟悉後發現,和地鐵相比,巴士更能代替腳3來散步,只要手上有張巴士一日券。

 

在京都旅行,Milly非常愛用巴士一日券,但東京巴士系統比京都更複雜,像是Milly這次最常使用的是500日圓的都營巴士一日乘車券,因此就不能搭乘方便在世田谷區移動的東急巴士、新宿區間的西武巴士及京王巴士、吉祥寺區間的小田急巴士。儘管如此,還是愛用都營巴士一日券的原因是,這系統的巴士相對來說路線最密集也較全面。都營巴士一日券在巴士上就可以直接購買,搭乘時要認清車頭和站牌上有小綠人才能上車。本來問題也不大,但是偏偏有的路現是兩個巴士系統共同行駛,在搭乘時就要留意站牌上的時刻表。

 

利用都營巴士一日乘車券在東京遊晃,Milly分享以下的小技巧。

1. 搭車前不要只看下車的站名,而是要同時記得前兩個站名,如此才知道何時該準備下車了。

2. 如果是巴士途中下車的散步,下車後務必要記得下班車的時間,有效利用班車與班車間的間隔。

3. 東京巴士基本上是每站都會停車,不用刻意抬手,但是如果不放心,揮手跟司機示意要上車也是可以的,不會很糗啦。

4. 巴士首班車的時間還算早,跟捷運系統差不多,但是收班時間也就是末班車的時間相對早些,有的路線甚至九點多就發出末班車,這要留意。

5. 通常在車上都會貼有路線圖可以參考,有時車上也會有路線圖可拿。Milly則習慣在旅館先上網大致查一下路線,都營巴士的網站資料算是有很清楚。不過對於路線,Milly更相信凡走過必留下記憶的道理,一條路線一條路線地搭乘或只是單純地路過,腦子就會慢慢形成自己的巴士連結網。

6. 最理想的巴士移動時間是假日和下午時分,避開上下班時段,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塞車時間。雖說像東京這樣的都會,不塞車是不可能的,但是很奇蹟地,巴士都還算是能按照時刻表的時間到達,原則上絕不會早到或延遲十分鐘以上,除非遇見重大交通事故。很多站牌都會顯示巴士通行情報,巴士一進入前兩站就會有燈號顯示。

 

2009年3月29日,Milly的一人散步日,因為是一個人,自己對自己負責,迷路也是自己承擔混亂和樂趣。

 

有時迷路也是一種樂趣,是發現新路徑的契機。

 

也是這樣的日子,Milly會毫無忌憚地以強迫症般的心態,去充分使用一張500日圓都營巴士一日券,在東京不同角落隨興穿梭。都營巴士一日券比JR一日券的730日圓、東京地鐵一日券的710日圓或都營巴士地鐵一日券的700日圓都便宜。你會說不過是200日圓上下的差價,在東京或許一杯咖啡都喝不到,何必計較?這正是Milly熱愛計算的遊戲規則,不是省錢,而是一種遊戲戰勝的快感,知道同樣樂趣的人一定可以理解。很多時候Milly在規劃路徑時都會考慮今天要用哪種系統的套票,同時考量這天是否有必要使用一日券等等。一旦使用了某種系統的一日券,就要貫徹使用這一日券,挑戰最高使用極限。

 

挑戰極限!沒錯,就是這個步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碧琴司の 的頭像
    碧琴司の

    ✍ 碧琴司の →ße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