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眼界:葛拉威爾的奇想.jpg  

沒多久前,歐洲經濟學家常嘲笑美國經濟學家質疑歐洲邁向貨幣同盟是否明智。就在今年元月有一篇文章還宣稱:「整體來看,截至目前歐元的發展仍比許多美國經濟學家的預測好得多。」

這篇文章總結歐元懷疑者的觀點為:「它不可能實現,是個壞主意,不可能持久。」歐元真的實現了,但現在它似乎被懷疑者說中,是個壞主意。至於它能不能持久——突然這已變成爭議未決的問題。

要了解歐元的困境—和它帶給世人的教訓—我們不能只看新聞報導。現在所有人都只注意公共債務,以致大家可能以為這是單純政府未能控制支出的問題。但公共債務只是希臘問題的一部分,對葡萄牙更是如此,對西班牙而言也非全部的問題。

這些今日瀕臨危機的國家在三年前沒有一個出現嚴重的財政問題,即使希臘2007年的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也未超過美國1980年代中期的情況,而西班牙實際上還有盈餘。這些國家全都吸引大量外國資金流入,主要因為市場相信加入歐元區讓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公債變成安全的投資標的。然後全球金融危機發生,資金流入枯竭,稅收劇減,赤字激增,當年鼓勵市場擁抱這些危機國家的歐元區會員資格,如今變成了陷阱。

這是什麼樣的陷阱?在資金充裕的年頭,危機國家的薪資與物價上漲比歐洲其他國家快。但現在錢不再滾進,這些國家必須讓物價回到正軌。

但現在要這麼做比當年歐洲國家各有自己的貨幣時難多了。在當年,物價可以靠調整利率導引回正軌,例如希臘可以藉調降希臘貨幣德拉克馬兌換德國馬克的匯率,來壓低與德國的比較薪資水準。但現在希臘和德國使用相同貨幣,要降低希臘物價水準就只能靠德國通貨膨脹加上希臘通貨緊縮。由於德國不會接受通膨,所以只剩希臘通縮了。

問題是,通縮——薪資與物價下跌——不管在哪裡永遠是極痛苦的過程。它不可避免牽涉長期不景氣和高失業率,並會加劇公共和民間的債務問題,因為在收入減少時,債務並未減少。

如果希臘未來幾年經濟展望略微好些,希臘的財政災難仍會很嚴重,但也許還能控制得了。可惜不是。本周稍早標準普爾調降希臘債信時表示,歐元計價希臘GDP可能直到2017年才能恢復至2008年的水準,這意味希臘不可能靠成長度過難關。

這正是歐元懷疑者擔心發生的情況。他們曾警告,放棄調整匯率的能力將引來日後的危機,而這已經發生。

那麼歐元會如何?直到最近,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分析師認為,歐元崩解基本上不可能發生,因為任何即使只暗示考慮脫離歐元的政府都會引來災難性的銀行擠兌。但如果危機國家被迫違約,到頭來還是可能面臨嚴重的銀行擠兌,迫使他們採取暫停銀行提款等緊急措施。這將打開脫離歐元之門。

歐元本身是否陷於險境?簡單的說,是。如果歐洲領導人不快採取更強力措施,提供希臘足夠避免災難的協助,勢必引發一場始於希臘違約的連鎖反應,並很可能以範圍遠為廣泛的破壞收場。

另一方面,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教訓?

赤字鷹派正嘗試占據歐洲危機的解釋,說它是政府赤字罪惡活生生的教材。不過,這場危機真正告訴我們的是,政策拘束衣加身的危險。當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歐元時,三國的政府已甘於接受不能印製太多鈔票等規範的限制,但這麼做的同時也喪失了彈性因應危機的能力。

當危機發生時,政府須採取行動。這是歐元建構者忘記的事——但我們不能忘。(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吳國卿譯2010/05/01 經濟日報】

 seventeen200115.jpg        sl200115.jpg

 

金融時報-歐洲債務危機需要B計畫

 【2010-05-01 工商時報】
     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教授盧比尼(Nouriel Roubini)周五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希臘債務危機的A計畫-希臘同意大幅削減財政支出,換取國際貨幣基金(IMF)和歐盟的紓困貸款,是一項極可能失敗的高風險賭注。

     本周以來,金融市場和信評機構已對這項計畫投下反對票,並開始反映希臘可能重整公共債務以及債務危機可能蔓延到歐元區周邊國家。光是擴大希臘紓困額度,如IMF建議的1千億到2千億歐元,也沒有用。

     盧比尼認為,最好是改採B計畫。所謂B計畫包括:希臘進行預防性債務重整、歐元區周邊國家加強財政調整、深入的結構改革、擴大IMF和歐盟紓困計畫以援助希臘及阻止危機蔓延、歐洲央行進一步貨幣寬鬆、德國實施財政與內需振興措施,以及各國共同解決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的機構性弱點。

     外界時常援引比利時在1990年代成功的調整財政,以佐證現今的作法。可是,當時比利時享受到全球經濟繁榮及利率下跌的好處。相反地,希臘及歐元區周邊國家目前面對歐洲內部嚴重分歧、喪失競爭力、實質利率大幅上揚和經濟復甦脆弱的挑戰。

     A計畫要求嚴苛的財政緊縮以使債務回復到可維持的水準。近期將導致失業攀高,但在未來將可恢復競爭力。它將加劇南歐的通縮和政治壓力,長期內將迫使利率升高。它也將加深市場的償債恐懼:IMF越是提供更多金援,萬一將來仍無法避免債務重整,民間債權人將被削減更多債權。

     因此,A計畫可能造成混亂失序的倒債和金融危機。但是,B計畫-藉由以債換股進行預防性債務重整,只要早期實行,並獲得足夠官方財政和政治支持,就會成功,案例包括1999年的巴基斯坦和烏克蘭,2002年的烏干達,以及2005年的多明尼加共和國。

     盧比尼表示,只要採取下列措施,想要避免失序的危機仍為時未晚。第一,將以前新興市場的經驗做為主權債務重整的藍本。第二,提出以債換股方案,備齊多種選項供民間債權人選擇。第三,拿出部份的預定紓困貸款來強化新公共債務的信用等級;再用剩餘貸款去融通既有的赤字,但附加合理的利率。第四,利用延長債務期限以及削減債務現值所爭取到的時間,實施大規模結構改革計畫以提升競爭力。

     在採取以上措施的同時,其他歐元區周邊國家必須進行類似的財政調整和結構改革,尤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IMF擴大金援、設定條件和加強監督,對這項計畫亦有助益。歐洲央行必須從旁提供融資,以阻止希臘銀行業遭到擠兌;寬鬆貨幣政策以使歐元走低,進而協助恢復競爭力和預防通縮;同時為大量曝險的第三國銀行設立流動性機制。最後,必須採行措施刺激德國和其他北歐國家的內需,協助歐元區重返均衡成長。

     最後,盧比尼指出,B計畫有很高的成功機率,並且證明歐洲可以由過去學到教訓,即使是新興市場的經驗。遺憾的是,雖然B計畫益發迫切,卻未必會被接受。目前,政府部門頑固地堅持必然失敗的A計畫,即使IMF提供更多協助也無法解決其潛在缺陷。

(蕭美惠整理)

 loving_15068.gif   music_15068_1.gif  photo15068.gif

image.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