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0510+2010 百大影響力人物.jpg 

這陣子,有兩位女性的新聞讓我深受震撼。一位是帝寶貴婦陸勝文,她讓我們看見全球唯一一件五百萬元的名牌皮草長什麼樣子;另一位是賣菜阿嬤陳樹菊,她讓我們了解辛苦存到的一千萬元可以如何幫助別人。這兩個故事代表的不同價值與人生風景,值得所有人細細思量。

     坦白說,我蠻感謝陸勝文的。如果不是她這麼大方,讓媒體記者進入盡情拍攝,我到現在還不知道帝寶豪宅的客廳、書房、餐廳、主臥室、衣帽間、衛浴間究竟是何模樣。拜她之賜,我就像劉佬佬進大觀園般,假想了一下自己是帝寶主人那種無與倫比的奢華感覺。

跟多數貴婦一樣,陸勝文喜歡買高跟鞋.jpg 

     陸勝文與先生矽谷富豪曹小帆擁有百億身價,因此,五億多的豪宅似乎只是合理配備。她一口氣秀出的五百萬Fendi皮草大衣、總值七百多萬愛馬仕柏金包,都讓人瞠目結舌,瞬間理解月入五萬上班族需要工作二十年才買得起這件皮草加這堆包包。

     反觀總是把包包掛在脖子上、將牛仔褲捲起褲管的台東賣菜阿嬤陳樹菊,她從民國五十二年開始賣菜至今,前後捐出一千萬元幫助孩童基金會及協助母校興建圖書館,並贊助認養台東育幼院三個小孩。

     據台東縣長黃健庭形容,走進陳樹菊的家裡,連一張椅子都沒有,訪客只能坐在裝菜的簍子上談話。這種住所與帝寶可說是兩種極端,然而,陳樹菊的「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價值觀,卻讓她榮登《富比士》善心榜與《時代雜誌》全球百大人物。

     有錢不是罪惡,努力賺錢更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動力,但資本主義邏輯無限上綱的結果,往往扭曲了金錢價值與人性尊嚴。因此,這種比較不是要貶抑帝寶貴婦,而是要提醒各界:有錢並不代表就有尊嚴。如何看待金錢的價值,以及使用金錢的方式,往往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尊嚴與高度。

     我的同事黃哲斌努力完成的「民國九九、台灣久久:起厝一百年」系列專題剛剛落幕,他在專題中闡述的「房子,只是居住的身體」概念,有助於各界在豪宅炒作風潮中重新反思房子與人的基本關係。

     至於已經赴美領獎的賣菜阿嬤,她的善行義舉與人生高度,更足以讓我們向後代子孫驕傲述說:因為有陳樹菊這樣的典範,我們才學會如何把金錢用在更對的地方,我們的生命才因而有機會真正發光發亮!

  • 2010-05-05
  • 中國時報
  • 【何榮幸】
  • 帝寶貴婦陸勝文 500萬Fendi皮草全球僅1件 5.3億豪宅獻寶2010年04月29日蘋果日報

     

    loving_15068.gif  music_15068_1.gif  

     

    寶島大劇場-重視平凡人生創造的平實價值

    2010-05-05 中國時報 【邱坤良】

    人類社會視成功為基本價值,尤其台灣歷史上出現民族英雄鄭成功,大城小鄉舉目所見,更充滿勗勉成功,崇拜成功的符號。兩千三百萬人中,應該有人家住成功路,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一路成功到底,畢業後到成功嶺服兵役,或在成功公司上班,最後嫁給台東成功鎮叫「成功」的男士。論成功的熱度,絲毫不遜住在中山路或中正路,一路唸到中山大學、中正大學的兩「中」派了。

         成功成為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與追求的目標,但何謂成功,卻無具體定義與流程。追求成功的人不須具備一定資格,也與是否知道辭典裡「成」字查那個部首無關。所謂時也運也命也,愛拚不見得會贏,但有貴人相助,就成功一半了。以驅逐荷蘭人、收復台灣的鄭成功來說,他一生的修身、齊家,不算成功,人格上的缺陷更使治國、平天下的大業功敗垂成。這種人格特質在舞台上轉換成悲劇缺陷,加上「貴人」沈葆禎在台南延平郡王祠撰寫的對聯,成就他悲劇英雄的形象:「開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一句缺憾還諸天地,令人低徊至今。

         現代人揚名的管道已非古代薦舉孝廉或賢良方正那套官方儀式,媒體傳播常取而代之,扮演成功者背後的貴人兼推手。姓名經常出現在媒體的人如過江之鯽,出名未必代表成功,但成功者伴隨而來的一定是名揚四海。今日媒體報導的內容與形式五彩繽紛,從黨政財經消息、犯罪新聞、天災地變報導,到天生身心障礙或遭逢巨變者奮鬥不懈的故事,外加社會名流婚禮、大企業尾牙,構成每日新聞的主要內容,最多再點綴置入性行銷性質的藝術展演與生活文化報導。

         現代傳播媒體報導成就功業者的故事與悲慘世界的奮鬥人生,是基於它本身的新聞性與趣味性,以及媒體所應擔負的社教功能;但何謂新聞性、趣味性,常來自媒體工作者的專業訓練與主觀的價值判斷。不管處理過程如何,經其品評,就能強力放送。以藝文活動來說,一場演出的現場觀眾人數可以估算,但透過媒體傳播,這場製作立刻成為具代表性的展演活動。同樣情形也發生在各地名產、小吃或社區活動新聞,一旦媒體報導,身價立刻上漲,每天都會湧入大批的顧客(觀眾)。

         不過,媒體所重視的新聞性與趣味性,有時常與戲劇性混淆,重視高潮迭起的情節。既有戲劇性,自然就有刻意安排與做作、表演的成分。其實,成就功業者令人羨慕,在悲困環境中逆勢而上的人更值得欽佩。但多數人一生兢兢業業,沒有大風大浪,沒有明顯的高低起伏,既無新聞性,也缺乏世俗的趣味性,然而,他們默默辛勞的一生卻是維持社會穩定的主要力量,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後盾。

         美國《時代雜誌》近日公布百大全球影響人物,台東善心女菜販陳樹菊與台灣當代幾位大企業家、富豪同時榜上有名,成為「台灣之光」,還要專程到美國領獎。這位年幼喪母、小學畢業後就姐代母職,扶養弟妹長大的菜販,曾捐巨款蓋圖書館,也多方照顧窮苦人家。她的故事如同現代版的武訓或王貫英興學,從平凡中顯現偉大。

         樹菊獲獎後的第一個反應,問什麼是《時代》,發生什麼代誌?她給社會大眾最大的啟示是:不必要高深學歷或家財萬貫,也無須天賦、才藝,只要心存善念,就能做好事。對於生活於底層的人來說,這位在街頭巷尾賣菜的人與自己的距離不遠,有為者亦若是。從世俗觀念,樹菊成功了,台東縣長陪同北上、總統召見、外交部長牽著她的手辦出國手續。可以想見,躋身名人榜的樹菊而後不容易再平凡了,一言一行,動見觀瞻。

         雖然如此,社會仍應在讚美台灣之光、鼓舞生命鬥士的同時,繼續關照許許多多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盡忠職守、默默做事的平凡人,分享其平凡人生所締造的平實價值。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