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趨勢.jpg 

「雙英辯論」收視率不低,正反辯論雙方皆離不開中國;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中國已經崛起,而且在世界舞台上正扮演著重要角色,也印證拿破崙預言的:中國崛起,全球震撼!

對中國的崛起,有人持正面的、肯定的態度,也有人抱持著懷疑、批判及看衰的心態等著看笑話。其中奈思比夫婦在2010年的新著《中國大趨勢》指出,中國的崛起,得力於下列八大支柱:

思想的解放

1978年中國恢復農民的責任田,推行市場經濟體系,並鼓勵生產消費品,從此開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工程。當個人的自我意識及自信心提升後,整個社會的旺盛企圖心就出現了。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結合

中國政府採「宏觀引導式領導方法」,即由全國代表大會認可決策方針後,交由九位政治局常委以集體領導方式作成最後決定。人代會的成員,除工人、農民、幹部、軍人、和知識份子外,也包括私營企業家及非共產黨員的社會精英。這就是所謂的「結合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的垂直式民主體系。」

圍地造林讓樹木自由成長

經由第二支柱形成國家的願景與目標後,授權地方在允准的範圍內有較大的自主空間推動國家建設。在政府鬆綁的法令下,讓中國創業家與科學家享有驚人的個人自由支持,共同開創國家的繁榮。

摸著石頭過河

中國的經濟成就,是一步步從試誤(Trial & error)的過程中不斷學習、調整、修改、整合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在全然開放的「零基」(Zero Base)心態下,各領域領導者有機會向各門各派學習最精華的秘訣,難怪能在短期內增一甲子的功力。

藝術與學術的發酵

中國的經濟起飛,許多人已能有中國5,000年來最富足的生活,需求也逐漸觸及更廣泛的領域,各級政府也紛紛在這些不同的領域提出獎勵辦法,而這種開放的氣息,正是吸引海外留學生及世界頂尖人才的誘因。

融入世界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即積極建設及修訂相關法令吸引外人投資。截至2007年底,已有9萬多家的外資企業,其中,全球頂尖的跨國企業已有450家在中國投資。當中國有了經濟實力之後,也沒忘了善盡國際社會責任,對非洲落後國家的經濟援助也在加強之中。

自由與和平

中國目前正在探索一種兼顧自由與公平的制度來平衡貧富落差。根據麥肯錫公司2009年報告,到了2015年,中國的富裕家庭數目,將成為世界第四大,僅次於美國、日本及英國。屆時中國有超過400萬的富裕家庭,這也是全球精品製造商看好中國市場的主因。

目標諾貝爾獎的創新之路

中國領導者知道,中國的經濟成就若想長久,必須從教育、從吸收全球頂尖人才下手。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張江高科技園區,以第一流的生活環境及第一流的待遇,吸引全球最先進的上上之才。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於2009年,被「金融時報」評選為全球最佳十大商學院之一,和華頓(Wharton)商學院、倫敦商學院、哈佛商學院並駕齊驅。因此,到中國商學院(除中歐之外,尚包括清華的經濟管理學院、交大的泰安經濟與管理學院、浙大的管理學院)拿MBA學位,將會是未來的趨勢。

中國崛起的背後,有什麼值得我們參考之處?

反思一 政權交替

中國改革開放,歷經三代領導人,交棒順暢,理念一致,政策得以貫徹。而台灣在過去20年來,情況正好相反。有理智的台灣人,應該好好思考。

反思二 領導思維

中國共產黨集體領導的九位政治局常委,個個是學理工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的思維理性、務實。台灣的政治人物,若以錯誤的形象來誤導選民以逞一己之私,將陷人民於萬劫不復的悲慘命運。

反思三 歷史進程

在政治上,中共六四天安門事件的不當處理,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事後回顧,此一悲劇沒有中止改革的步伐,因此,從歷史的進程、結果論來看,事件發生後的演變,也許更值得觀察與思考。

政府與政權存在的價值,在於能讓替人民謀最大的幸福,其順序是生存權優先,其次是公民權,再次是參與權的實現。因此,當有人提出某種改變現況的政治主張時,我們要思考它是基於什麼樣的優先順序及可能導致的後果。有政績才有政權,這是中國崛起最大的啟示。

【2010/05/13 經濟日報】

200115_01.jpg         araki_tokyo_200x11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