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紅.jpg 

一向被視為禁忌人物的謝雪紅,最近二十年漸被關注,不僅相關論著、研究史料、回憶錄四處可見,舞台上,她也開始以不同容貌被扮演。汪其楣導演的《謝雪紅》,透過劇場三個時空,以主角自我呈現的獨角戲型態,抒發這位前台灣共產黨、台灣民主自治同盟要角的世紀風雲與心路歷程,也嘗試讓觀眾進入謊言與歷史的辯證。

     謝雪紅堪稱台灣現代史最勇敢、也最受爭議的女人。她出生於殖民地時代台灣彰化的一個貧窮家庭,原名「謝氏阿女」。像許多地位低微的台灣女人一樣,從小被送做養女,沒有機會上學,甚至被賣給大戶人家做小妾。然而,她不認命,也不願被環境所擺布,在男人群中挺身而出,奔走於台灣、日本、中國之間,曾先後在上海大學、莫斯科大學學習。她反抗日本殖民統治,不同於地主、知識階級的體制內改革,也不同於左翼工農運動。她直接訴諸革命,卻又有別於激進的無產階級革命分子。

     謝雪紅竟日談政治、革命,身邊有秘書型的男士伴隨、護衛,熟悉政治選舉有「婦女保障名額」的現代台灣人,很難想像她的大半生都在跟男性同志(也包含少數女性)做永無休止的鬥爭。二二八事件期間,謝雪紅率眾武力反抗國民黨,失敗後潛逃香港,成立台灣民主自治聯盟,再轉赴北京,參加中共全國政協會議,在天安門的開國大典中,謝雪紅風光露臉,卻也成為中共解放台灣的急先鋒與傳聲筒。

     中共建國之初,為了統戰需要,加重謝雪紅的代表性;而後東亞局勢丕變,她的樣板作用漸失,從此每下愈況,五○年代的整風與反右運動,她迭遭批鬥,文革期間更飽受凌虐,而於一九七○年病逝北京,享年六十九歲。

     作為一個女人,近年的汪其楣喜歡扮演有膽識的台灣女人,所以在演出舞蹈家蔡瑞月、歌謠作家慎芝之後,繼續呈現謝雪紅,希望能為這位謎樣的女人尋找合理的歷史座位。她選擇在蔡瑞月舞蹈社遺址的古蹟玫瑰演出,反映戲劇家的一貫舞台思維。這次的謝雪紅呈現,不是台灣劇場首例,臨界點劇象錄劇團的《阿女﹒白色瑪格莉特》(一九九三),台灣渥克劇團的《少林派武當派蘋果派還有兩個左派─蔣經國與謝雪紅》(二○○三)皆以謝雪紅為創作題材。如果單從創作動機看這三齣戲,前兩齣反映小劇場運動者挑戰禁忌的熱情,《謝雪紅》則表現戲劇家的同理心,演謝雪紅,也演自己。

     在舞台《謝雪紅》上演的同時,聽聞中國也計劃拍攝電影《謝雪紅》,同時在中國、台灣上映。計畫拍戲的雷姓導演身兼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拍《謝雪紅》的動機是為了正本清源,因為「台獨」把謝雪紅視為「台獨之母」,他要告訴大家:謝雪紅是個什麼樣的人,台灣人為「祖國」做了什麼樣的貢獻…。

     謝雪紅何時真的被視為「台獨之母」?在半世紀的兩岸政治環境,她早就淪為無主孤魂,沒有人為她的人生做詮釋,台灣朝野政黨不會奉她為革命元勳或政治先進,而在中共歷史上,她曾倡導的「台灣高度自治」也站在政治不正確的一方,導致後半生的淒慘。謝雪紅地下有知,一定想不到,在二○一○年的今日,除了歷史意義之外,竟然還有人看上她的統戰目的與市場價值。

     雖然謝雪紅的題材接連演出,但風雲詭譎的台灣現代史,及大環境影響下的藝文生態,台灣的劇場很少出現台灣歷史,也不容易創造深入人心的歷史劇,觀眾很難在劇場觸及現代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要改善這種生態,戲劇家透過舞台剖析,讓歷史人物的面貌更加立體與清晰,是劇場看見台灣的不二法門。

     古蹟玫瑰的觀眾觀賞《謝雪紅》,感受劇場的歷史氛圍,及戲劇家急著訴說的一籮筐心情故事。然而,謝雪紅的一生仍需要更多的扮演與詮釋,觀眾才能跳脫現今的意識形態與政治鬥爭,從戲劇重新了解這一段台灣女性傳奇。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 2010-05-19
  • 中國時報
  • 【邱坤良】
  • look40020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