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要觀察及理解台灣的政治,首要之務就是要懂得台灣的政治語言行為。許多事情如果不從語言行為這一點切入,就幾乎完全無法理解。

     我們不妨把時鐘擺回到二○○四及○五年間,當時阿扁各種動作頻頻,包括美國總統布希在內都不斷放話指責,但阿扁那邊的說法則是:「美國罵假的啦」、「美國是在罵給北京看」等等。阿扁那邊的說法當然是在硬拗,但硬拗也不是完全沒有歪理,因為長期以來,美國的台灣政策乃是「不支持台獨」,但「不支持」就是「反對」嗎?美國正式態度可從未說過「反對台獨」這樣的話,於是「不支持」不等於「反對」的矛盾空間裡,遂給了人們對一句話到底是真還是假的自由聯想機會,以及硬拗的歪理。這也就是說,當時那種曖昧矛盾的情勢,同樣一句話原本就真真假假,可以做各種「選擇性的聽」;阿扁的「選擇性的聽」和「選擇性的解釋」,乃是「美國罵假的啦」、「美國是在罵給北京看」,而且我也相信當時綠營的多數所聽到的也是這個意思。這種「選擇性的聽」,才符合他們的利益和期待。

     由當年的那段往事,它提示了人們一個聽的道理:那就是人的耳朵受制於心靈,當一串話語掠過,心靈就會告訴耳朵,什麼話要聽見,什麼話要有聽沒有見。心是耳朵的過濾者,它會讓耳朵聽不見不想聽的話。這種「選擇性的聽」的遊戲,在綠營當道的時候,發生在台美之間;今天由於是藍營當道,遂改而發生在台北和北京之間。

     人們都知道兩岸關係複雜,台灣有台灣立場,大陸則有大陸立場,一定要坦率溝通和適時做出有遠見的決斷,這個難題始有可能被放進妥善架構內而循序改善解決。而這個問題對現在的國民黨政府卻最難,它不可能做出任何主張,因為那會有得也有失,這不是它願付的代價。於是「只得不給」或「只得少給」遂成了它考慮問題的基本。綜合許多人的觀察,最近兩年裡它對北京的說詞乃是:一、國民黨對北京比較安全,因此北京必須挺國民黨,否則民進黨上台,大陸就更麻煩。二、它向北京也是動作頻頻,若北京回應不積極,它就祭出「沒有善意」和「傷害台灣人民感情」這樣的口號,在過去兩年裡這幾招的確證明有效,以國民黨目前的風格,有人稱之「柔性勒索」。

     而在過去兩年裡,台灣固然有話要說,但北京也同樣有話要說,這時候「選擇性的聽」遂告出現。舉例而言,「胡六點」乃是國民黨政府不敢也不想回應的話,那麼怎麼辦?那就假裝沒聽見。再例如,前陣子溫家寶說了「我們因為是兄弟,所以才讓利」這樣的話,國民黨政府這邊「讓利」這部分聽到了,以後動輒把「讓利」當做理由,至於「我們是兄弟」這個前半段,它當然假裝沒聽見。這種「選擇性的聽」,大陸方面已表示過了它的不滿。

     而「選擇性的聽」,真正嚴重的是ECFA簽定當天,國台辦主任王毅的談話。王毅表示,「所有與大陸有邦交的國家,儘管形式不同,但他們都公開承諾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據此跟台灣展開經貿交往,這是客觀的國際政治現實」,但對出於經濟發展需要,希望跟其他經濟體簽署經濟協議,「大陸是理解的」,「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保持良性互動,不斷增進互信的過程下,一定可以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他並以「合情合理對待,務實妥善處理」做為結論。

     王毅的談話,台灣「選擇性的聽」,只在最後十二個字做文章;事實上,任何人一看都知道,這是典型「委婉修辭」(Euphemism),話講得客氣,但立場抓得緊,是在替台灣的FTA問題先打預防針和設定條件。國民黨要用ECFA替FTA當敲門磚的算盤,已被劃下了紅線。

     國民黨政府可以在ECFA上做文章,那是它的自由,但有關FTA,則最好不要「選擇性的聽」,否則只是阿扁那個故事以不同的版本重演一次而已!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 2010-07-06
  • 中國時報
  • 【南方朔】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