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中國是經濟總量大國,金融小國,國際金融市場話語權、國際規則熟悉度、人民幣國際化程度都很有限。讓金融業也能發揮加工製造業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是未來30年努力的方向。

     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已經有很多學者反思,美國雙赤字嚴重,日本、德國、中國卻有大量順差,國際經濟結構很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的平衡是如何維持的呢?恐怖平衡就是在這種情境下提出來的說法。

     金融恐怖平衡的情境

     分析經濟走勢和資產泡沫,往往在泡沫擴張階段,身在其中都會強調「這次不一樣」;當資產泡沫破滅後,我們卻看到每一次危機的內在邏輯基本都一樣。其實「金融恐怖平衡」是為了給這一輪危機之前的資產泡沫一個解釋。就是說,以當時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來看,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大量貿易順差,和美國大量的赤字,都是難以實現的。

     冷戰時期的恐怖平衡,是指美國和前蘇聯都擁有大量能實現「確保相互毀滅」的核武器,彼此形成雙向的威懾力。為避免同歸於盡,誰也不敢首先使用核武器,從而實現了長達數十年的戰略「核恐怖平衡」。

     金融恐怖平衡提出來之後,現在看來也確實是恐怖的平衡。由於美國和中國等新興國家相互依賴,形成了一種雙向的威懾力和制衡力,雙方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都不會輕易改變,或者短期內難以改變。但美國金融監管的缺陷引發了危機。現在的動盪,是全球經濟尋求新平衡的過程。

     在「恐怖平衡」的討論中,討論到所謂新布雷頓森林體系,就是指有的國家專門負責消費,有的國家專門負責生產。把美國的產業空洞化描繪成大量的產業轉移,由美國專門作有比較優勢的金融業,讓全球資金集中美國做投資和運作。但這種大風吹遊戲只要鑼聲一停,就會產生危機。

     建立本土的金融市場

     站在中國的角度,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發達的金融體系與本土的金融市場。金融恐怖平衡的邏輯是說,中國的金融體系不發達,所以我們的儲蓄要拿到美國作配置,我們買美國國債,通過資金流動變成美國的企業資金回到中國投資生產。我們何必如此?金融是在儲蓄和需求間做匹配,由於中國的金融業不發達,部分儲蓄不能很好的利用,只有流出了。

     宏觀而言,儲蓄減投資等於經常項目的順差,我們有大量的順差,就是因為儲蓄率很高,金融體系又不能有效吸收儲蓄。美國金融危機讓我們看到建立發達金融市場的必要。

     我們一定要建立中國本土的、系統的、完善的、多層次的金融市場,讓中國的儲蓄有地方投資,我們的房地產泡沫其實也是因為投資標的不夠。老百姓有了儲蓄,可投資金融產品太少。

     找尋經濟增長的空間

     目前為止,美國依然占據金融霸權,美元依然是主導性的國際貨幣,其大幅波動成為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的根源。美國一位財長曾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是你們的問題。從全球利益格局來看,這是開發中經濟體通過外匯儲備向美國輸送利益。輸送利益潛台詞無非是指,美國和美元如果維持國際金融體系穩定,開發中經濟體輸送利益也就罷了,但現在開發中經濟體通過持有美元輸送了利益,美國自己卻把這個體系弄得大幅動盪。

     所以,中國需要找到自身增長的空間。我們前30年靠外部需求帶動增長,現在要靠自己帶動增長,獲得增長的主動權。在出口主導時期,需求掌握在歐美消費者手裡,我們只能指望他們多消費一件襯衣。如果我們能激發中國老百姓自己的需求,提高老百姓消費力,提高城市化水準,企業為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生產,主動權就會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城市化帶動GDP的增長

     評估過去30年,工業化過程中,城市化也是快速推進的。深圳和東莞就是典型的案例,出口帶動加工製造,加工製造帶動了投資,投資帶動廠房建設和生活品,生活品帶動需求,需求又帶動物流和商務。這其實只是城市化被動跟隨工業化,甚至因為戶籍制度使得城市化慢於工業化,現在我們有條件使其較速,或是與工業化相匹配的速度推進。

     我們算一個簡單的賬,假定一個人完成從農村向城市遷移,基本的基礎設施配置帶動的投資需求至少要10萬人民幣,如果我們13億人,每年城市化上升一個百分點,就可以帶動兩三個點的GDP增長,我們何必指望歐美消費者帶動增長呢。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資源缺乏,消費能力很低,只有大量缺乏現代生產技術的廉價勞動力需要就業機會,只能通過加工來培養工人、學習企業經營技術。我們現在很多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冰箱、彩電,都是這樣學習過來的。

     擴展內需的內外壓力

     從國際來看,開發中國家人均GDP和發達國家差距懸殊時,後發效應和學習效應很明顯,當到達發達國家GDP百分之60或70時,後發優勢就非常小了,就一定要發揮自己的優勢進行創新,擴展內需。

     我們強調擴大內需已經很久了,但當時西方國家正處於泡沫經濟形成期,外需需求旺盛,企業很難有足夠的危機感意識到內需市場的重要,很多政策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這次危機已形成中國擴大內需的外在壓力。

     以前出口順利,實行擴大內需是很麻煩的。2008年底,有關部門曾針對廣交會廠商進行調研,當時廠商手裡雖然沒有訂單,但從沒有想到內需市場。因為擴大內需表示要自己建立行銷管道,建立品牌,進行技術創新,這些是很大的挑戰。

     如果我們的生產永遠停在簡單加工的環節上,利潤不可能提高,汙染和能耗等卻留下來,低價出口之後,外匯儲備又去買他國國債,這種迴圈必須打破。

     我們說儲蓄率很高,其實並不是居民的儲蓄率高,主要體現在政府和企業的儲蓄率高。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把政府和企業的儲蓄率降下來,用到居民身上,我們的居民並不是不願意消費,而是因為社會保障不完善、收入水準不夠高、消費能力不足所導致的。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編按本文為作者授權本報摘錄自大陸網站??價值中國網的採訪原稿。

  • 2010-07-09
  • 旺報
  • 【易憲容】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