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從國際經驗上觀察,在經歷金融危機之後,國際經濟格局難以重返舊的增長格局,而是要選擇並重新布局產業結構,尋找新的技術進步和新的增長點,從而為下一輪經濟上行周期開闢道路。

     各國推動戰略新興產業

     從國際視角與產業政策來看,目前各國已經把著力點由大規模的刺激政策轉向「以補貼技術開發和扶持代表性的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政策,並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推動技術進步。

     美國在2009年金融危機應對期間,國會就通過《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日本在實施了應對危機的金融穩定政策之後,通過日本的政策性銀行加大對環保汽車和環保家電的支持。法國則設立基金扶持宇航、海洋風力發電、環保汽車等產業。德國則通過「經濟基金」提供信用與融資保證、以及購買新車補貼,大力培育海運和電氣汽車等。

     由此可見,許多發達國家正把握危機之後的重要時間視窗,對諸多新興產業和技術進行前所未有的投入,這是未來全球經濟走向可持續復甦的根本保證。

     目前,關於中國經濟談論最多的是「人口紅利」的消失,但與之相對應,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卻容易被忽視。所謂「人口紅利」的消失,側重於人口老齡化和低端勞動力供給減少所引起的勞動力成本上升,此結構的轉換也為促進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長提供了條件。另一是高端勞動力供給的日益增多,為經濟轉型提供了人力資源。在沿海地區遇到高勞動力成本和高要素價格等壓力時,中國廣大的中西部地區提供了廣闊的腹地和迴旋的空間。

     從勞動力供給結構上看:其一,20至65歲間的工作人口在未來10年必會達到高峰,出現明顯下滑,特別是35至55歲間的核心工作人口,下滑的幅度與速度都將較快。

     勞動力供給結構的改變

     其二,1990年代後,中國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為低附加值的簡單加工製造業提供大量的勞動力;然而在經過20多年的轉移過程,目前低端勞動力已日趨減少,預計不久後就可能達到拐點。

     其三,高端勞動力的供應持續增長,從資料上看,每年都有近500多萬的大學畢業生進入社會。中國經濟面臨的約束條件,一方面是低端勞動力的持續減少,另一方面是高端勞動力的持續增加,中國過去那種過度的投資依賴與重工業化進程,必須要得到轉變。

     基於這種認識,中國經濟在危機後的政策「動態調整」,應致力於對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給予前瞻性扶持,同時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和升級,並且通過放鬆管制來激發市場的活力,推動區域的均衡化發展,加快城市化的進程。

     資本市場短期內,因看不到轉型的清晰方向和進展,而顯得缺少信心。宏觀政策不僅要有大的政策框架,也必須要有清晰的、可以評估的轉型進展,例如保障性住房的具體建設進度要求、城市化推進的主要內容及進展安排、刺激消費的具體進展和要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具體戰略步驟等。只有明確這些具體的轉型方向,才可能給經濟主體清晰的方向,也才會給金融市場信心。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 2010-07-14
  • 旺報
  • 【巴曙松】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